黄河三角洲的历史变迁及地理原因 5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黄河三角洲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指黄河冲击形成的扇形平原,同时,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徙往往导致主河道的改变,它曾北自静海(今属天津)东流,也曾南夺淮河入海,因此黄河三角洲还是一个历史概念。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来考虑,黄河三角洲主要指今天滨州和东营两个地级市以及淄博的高青县[①]。这一界定是由黄河主河道的现行位置决定的,也属于古代黄河三角洲之一,这个古代即是指自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和王吴治河成功到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黄河在八百多年时间里基本固定现行河道。
一
自有史记载以来,黄河就以频繁决溢著称,且多次改道。黄河的改道,以现行河道为界,大体分为南北两大片:南片常常是夺淮入海,河道较为固定;北片则变动不居,在今天河北与山东境内滚动,而入海口的变动,是考察汉代黄河变迁的重要参考。
西汉初年,黄河在稳定了近五百年后,又开始决口。西汉时黄河的决口,始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当时“河决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西南),东溃金堤”[②],经过堵塞之后,黄河稳定了三十余年,到汉武帝时,又屡次决口,并导致入海口的多次变动:第一次是从顺丘东南入海: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③]。师古曰:“顿丘,丘名,因以为县,本卫地也。《地理志》属东郡,今则在魏州界也。”第二次是夺淮入海:也在元光三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④]。这两次变动发生在同一年,岑仲勉先生有过精辟的概括,“春天的河决,是从东郡顿丘县东南的地方,冲开一条新道,东北向章武入海,那条新道后来呼作王莽河,也就是《水经注》五的北渎。夏天的河决,系在《水经注》二四所说的瓠河口东南,冲入钜野,会泗水入淮而后出海”[⑤]。瓠子决口二十多年后才堵塞住[⑥],汉武帝还在上面建造宫室,号称宣防。第三次是从今沧州境内入海:“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广深与大河等”[⑦]。按:《汉书·地理志》魏郡馆陶下云:“馆陶,河水别出为屯氏河,东北至章武入海,过郡四,行千五百里”[⑧]。章武,《后汉书·窦融列传》有言:窦融“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注曰:“章武,县,属勃海郡,故城在今沧州鲁城县也”[⑨],说明入海口在沧州一带。
汉武帝之后,黄河决溢频繁,到西汉末年更加严重,东汉初依然如此,建武十年(公元34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⑩]为治理河患,平息百姓的怨叹,明帝“发卒数十万,遣(王)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11]。千乘,《后汉书·明帝纪》有言:“夏四月辛酉,封皇子建为千乘王。”注曰:“千乘,国名,今青州县,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北。”[12]可见千乘即属于今天所说的黄河三角洲。这是汉代黄河入海口的第四次变动,黄河自此由河北境内入海,改由山东境内入海。这个入海口固定了很长时间,直到唐末,清代胡渭提到,“以今舆地言之,滑县、开州、观城、濮州、范县、朝城、阳谷、茌平、禹城、平原、陵县、德平、乐陵、商河、武定、青城、蒲台、高苑、博兴、利津,诸州县界中,皆东汉以后大河所行也”[13]。
从历史的角度看,上古三代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经浚县西,折北流至今河北平乡北,分为九条支流,到西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浚县西南,东北流经今山东高唐南,折北经德州市东、河北南皮西,又东北流经今沧县入海[14];从东汉永平十三年到唐末,黄河主河道固定在现行河道;从唐末到北宋,黄河多次在山东冠县至漳水间决溢,形成多条支流;南宋到万历初,黄河夺泗入淮,在马颊河、淮河间形成多条支流;万历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主河道固定在今郑州东去,经开封、徐州,自泰沂山脉以南入海,但中间多次经大清河入海;咸丰五年至今,黄河主河道固定在现行河道。因此,无论是从主河道固定的时间,还是从支流而言,今天所说的黄河三角洲区域的范围主要确定于汉代。
二
汉代黄河河道的变动,给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带来很大的影响:行政上,汉代政府为解决河患,除了依靠人力、物力和提高技术之外,在行政体制上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史载王景与王吴治河“修渠筑堤”,“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当时河道固定在今黄河三角洲区域,东汉在那里设有乐安国,应该也应该有河堤员吏。实际上,这种设置西汉时即已推行,上述引文注引《十三州志》曰:“成帝时河堤大坏,泛滥青、徐、兖、豫四州略遍,乃以校尉王延代领河堤谒者,秩千石,或名其官为护都水使者。中兴,以三府掾属为之。”[15]
经济上,在河患频发的汉代,尤其是西汉,黄河每次决溢都给地方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溢兖、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16],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败官亭民舍四万余所”。这几次决溢的范围,当时的河堤都尉许商提到,“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余里,今河虽数移徙,不离此域”[17]。
黄河变迁也给黄河三角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与入海口处淤积,逐渐形成大片沃野,外地贫苦百姓和灶户盐民,纷纷前来垦荒和制盐,借以谋生,散居的农户逐渐发展为村落、乡镇和县。如利津县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隋代建永利镇,南宋升为利津县,从侧面说明黄河淤积地对人口的吸引。其次,从战国开始,黄河下游两岸设立堤防,相距五十里,河中有大片滩地“填淤肥美”,日后居民日益增多,于是“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18]。经过一段时间,河床中淤积出新河滩,又在新的围堤防之外,再圈筑起一道新堤。到西汉后期,有的地方所筑围堤多达数重。可以说,筑堤是治理黄河的一大创举,掌握了这一技术,河道变得相对稳定,可以有效保护沿河区域的城市和乡村,对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汉代黄河三角洲在经济、人口、城市和文化方面也达到较高的水准。
三
司马迁提到,“齐带山海,膏壌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19],指出齐地适合种植桑麻。早在史前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先民就为遮体御寒而纺线织布,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纺轮、骨针等,即为当年织布成衣的遗存。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鼓励植桑养蚕,让百姓于房前屋后广植桑拓,黄河三角洲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齐国重要的蚕桑产地,到汉代时,纺织刺绣成为齐国“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20]的手工技艺,并代代延传。此后的唐宋时期,棣州优质精美的丝织品为朝廷规定必交的税种与贡品。唐朝每年向棣州征绢十匹,棣州绢成为与淄川绫、博州绸、齐州葛齐名的纺织精品。齐国立国的一项基本政策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21],制盐很早就成为黄河三角洲的优势行业。《管子·轻重甲》记载:“今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薪,煮水为盐,正而积之。”“渠展”的确切位置不详,王爱民先生认为“是胶莱河以西的沿海地区,其地域大部分都在现在的黄河三角洲以内”[22],可备一说。汉武帝为加强盐业的生产、运输与销售,在产盐多的地区设立盐官和机构,当时全国共设三十七所,其中青、齐地区十一所,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千乘郡即为其中之一。纺织业与制盐业的发展,推动了黄河三角洲商品经济的进步。博兴县历年出土的西汉“三铢”、“四铢”与“半两”钱范,反映了汉代黄河三角洲商贸活动的延存[23]。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黄河三角洲的人口也有所增长。《汉书·地理志》“千乘郡”下云:“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二十七,口四十九万七百二十”[24]。千乘郡在东汉时改为乐安国,《后汉书·郡国志四》“乐安条”下云:“乐安国,九城,户七万四千四百,口四十二万四千七十五”[25]。两相比较,西汉千乘领县十五,东汉乐安领有九城,人口相仅七万,说明从西汉到东汉黄河三角洲区域人口的增长。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汉代黄河三角洲的城市发展状况,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了解。无棣信仰乡谢家村西南发掘有信仰故城遗址,遗址平面呈矩形,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约1400米,总面积200万平方米。现存有南城墙西端和向北延伸部分,约500米,城墙残存高度6米许。故城内部分大、小两城,大城居东,小城坐落于大城的西北。信仰故城近海而建,地处黄河三角洲东北部,与北面的车辋故城址、东南的广武故城址,恰如三足鼎立之势,透露出汉代黄河三角洲的城市发展程度。
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黄河三角洲的学术在汉代也独树一帜。汉代是经学的兴盛时代,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尚书》的教授与传播独树一帜。《汉书·儒林传》“序”称:“言《书》自济南伏生”[26]。伏生故里,即在今邹平,民国《邹平县志》云:“邹平城东北十八里伏生祠即伏生故里”[27]。“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又传授倪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子阳,为博士。高孙地余长宾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论石渠。元帝即位,地余侍中,贵幸,至少府。戒其子曰:‘我死,官属即送汝财物,慎毋受。汝九卿儒者子孙,以廉絜著,可以自成。’及地余死,少府官属共送数百万,其子不受。天子闻而嘉之,赐钱百万。地余少子政为王莽讲学大夫”[28]。由是《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上述经济、人口、城市与学术在的发展体现着西汉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这种情况随着东汉黄河主河道的固定以及新增淤积地对外来人口的吸引而加速发展。
四
在黄河变迁史上,汉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黄河从先前的稳定变为频繁决溢,再到东汉的稳定。黄河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改道到西汉初年,基本处于稳定时期,西汉末年决溢频繁,“西汉二百多年间,黄河曾先后十二次决口泛滥,其中文帝时一次,武帝时四次,昭宣时一次,元帝时一次,成帝时四次,王莽时一次”[29],并多次出现改道的情况,而从东汉永平十三年到唐末,黄河未出现大的改道情况。第二,“黄河”之名首次出现于史籍的记载。黄河在先秦典籍中一般称“河”,汉代除继续沿用外,还出现“黄河”的称呼,《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30]又,《汉书·地理志上》常山郡元氏县下云:“元氏,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穷泉谷,东至堂阳入黄河。莽曰井关亭”[31]。因此有研究者指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黄河之得名,肇源于两汉时期,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称呼”[32]。第三,黄河之水变得浑浊,《汉书·沟洫志》云:“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沙”[33]。其中的原因很多,黄河中上游开发导致的泥土流失是一个重要因素,“西汉推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战略,黄河中上游的草地、林地大量被开垦成农田,水土流失加剧,导致了黄河泥沙的增多”[34]。
对黄河三角洲区域而言,黄河主河道在西汉时几经变动,最终于东汉初固定于现行河道,并持续长达八百多年时间,为今天确定黄河三角洲的地域范围提供历史依据,而且伴随黄河决溢而产生的滩涂和在入海口不断淤积的新增土地,成为黄河三角洲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动力,推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发展。当然,汉代对黄河滩涂的过度开发利用引起的弊端,也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
自有史记载以来,黄河就以频繁决溢著称,且多次改道。黄河的改道,以现行河道为界,大体分为南北两大片:南片常常是夺淮入海,河道较为固定;北片则变动不居,在今天河北与山东境内滚动,而入海口的变动,是考察汉代黄河变迁的重要参考。
西汉初年,黄河在稳定了近五百年后,又开始决口。西汉时黄河的决口,始于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当时“河决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西南),东溃金堤”[②],经过堵塞之后,黄河稳定了三十余年,到汉武帝时,又屡次决口,并导致入海口的多次变动:第一次是从顺丘东南入海: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③]。师古曰:“顿丘,丘名,因以为县,本卫地也。《地理志》属东郡,今则在魏州界也。”第二次是夺淮入海:也在元光三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④]。这两次变动发生在同一年,岑仲勉先生有过精辟的概括,“春天的河决,是从东郡顿丘县东南的地方,冲开一条新道,东北向章武入海,那条新道后来呼作王莽河,也就是《水经注》五的北渎。夏天的河决,系在《水经注》二四所说的瓠河口东南,冲入钜野,会泗水入淮而后出海”[⑤]。瓠子决口二十多年后才堵塞住[⑥],汉武帝还在上面建造宫室,号称宣防。第三次是从今沧州境内入海:“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广深与大河等”[⑦]。按:《汉书·地理志》魏郡馆陶下云:“馆陶,河水别出为屯氏河,东北至章武入海,过郡四,行千五百里”[⑧]。章武,《后汉书·窦融列传》有言:窦融“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注曰:“章武,县,属勃海郡,故城在今沧州鲁城县也”[⑨],说明入海口在沧州一带。
汉武帝之后,黄河决溢频繁,到西汉末年更加严重,东汉初依然如此,建武十年(公元34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⑩]为治理河患,平息百姓的怨叹,明帝“发卒数十万,遣(王)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11]。千乘,《后汉书·明帝纪》有言:“夏四月辛酉,封皇子建为千乘王。”注曰:“千乘,国名,今青州县,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北。”[12]可见千乘即属于今天所说的黄河三角洲。这是汉代黄河入海口的第四次变动,黄河自此由河北境内入海,改由山东境内入海。这个入海口固定了很长时间,直到唐末,清代胡渭提到,“以今舆地言之,滑县、开州、观城、濮州、范县、朝城、阳谷、茌平、禹城、平原、陵县、德平、乐陵、商河、武定、青城、蒲台、高苑、博兴、利津,诸州县界中,皆东汉以后大河所行也”[13]。
从历史的角度看,上古三代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经浚县西,折北流至今河北平乡北,分为九条支流,到西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浚县西南,东北流经今山东高唐南,折北经德州市东、河北南皮西,又东北流经今沧县入海[14];从东汉永平十三年到唐末,黄河主河道固定在现行河道;从唐末到北宋,黄河多次在山东冠县至漳水间决溢,形成多条支流;南宋到万历初,黄河夺泗入淮,在马颊河、淮河间形成多条支流;万历至咸丰五年(1855),黄河主河道固定在今郑州东去,经开封、徐州,自泰沂山脉以南入海,但中间多次经大清河入海;咸丰五年至今,黄河主河道固定在现行河道。因此,无论是从主河道固定的时间,还是从支流而言,今天所说的黄河三角洲区域的范围主要确定于汉代。
二
汉代黄河河道的变动,给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带来很大的影响:行政上,汉代政府为解决河患,除了依靠人力、物力和提高技术之外,在行政体制上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史载王景与王吴治河“修渠筑堤”,“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当时河道固定在今黄河三角洲区域,东汉在那里设有乐安国,应该也应该有河堤员吏。实际上,这种设置西汉时即已推行,上述引文注引《十三州志》曰:“成帝时河堤大坏,泛滥青、徐、兖、豫四州略遍,乃以校尉王延代领河堤谒者,秩千石,或名其官为护都水使者。中兴,以三府掾属为之。”[15]
经济上,在河患频发的汉代,尤其是西汉,黄河每次决溢都给地方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溢兖、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16],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败官亭民舍四万余所”。这几次决溢的范围,当时的河堤都尉许商提到,“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余里,今河虽数移徙,不离此域”[17]。
黄河变迁也给黄河三角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首先,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与入海口处淤积,逐渐形成大片沃野,外地贫苦百姓和灶户盐民,纷纷前来垦荒和制盐,借以谋生,散居的农户逐渐发展为村落、乡镇和县。如利津县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隋代建永利镇,南宋升为利津县,从侧面说明黄河淤积地对人口的吸引。其次,从战国开始,黄河下游两岸设立堤防,相距五十里,河中有大片滩地“填淤肥美”,日后居民日益增多,于是“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18]。经过一段时间,河床中淤积出新河滩,又在新的围堤防之外,再圈筑起一道新堤。到西汉后期,有的地方所筑围堤多达数重。可以说,筑堤是治理黄河的一大创举,掌握了这一技术,河道变得相对稳定,可以有效保护沿河区域的城市和乡村,对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汉代黄河三角洲在经济、人口、城市和文化方面也达到较高的水准。
三
司马迁提到,“齐带山海,膏壌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19],指出齐地适合种植桑麻。早在史前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先民就为遮体御寒而纺线织布,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纺轮、骨针等,即为当年织布成衣的遗存。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鼓励植桑养蚕,让百姓于房前屋后广植桑拓,黄河三角洲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齐国重要的蚕桑产地,到汉代时,纺织刺绣成为齐国“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20]的手工技艺,并代代延传。此后的唐宋时期,棣州优质精美的丝织品为朝廷规定必交的税种与贡品。唐朝每年向棣州征绢十匹,棣州绢成为与淄川绫、博州绸、齐州葛齐名的纺织精品。齐国立国的一项基本政策是“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21],制盐很早就成为黄河三角洲的优势行业。《管子·轻重甲》记载:“今齐有渠展之盐,请君伐薪,煮水为盐,正而积之。”“渠展”的确切位置不详,王爱民先生认为“是胶莱河以西的沿海地区,其地域大部分都在现在的黄河三角洲以内”[22],可备一说。汉武帝为加强盐业的生产、运输与销售,在产盐多的地区设立盐官和机构,当时全国共设三十七所,其中青、齐地区十一所,地处黄河三角洲的千乘郡即为其中之一。纺织业与制盐业的发展,推动了黄河三角洲商品经济的进步。博兴县历年出土的西汉“三铢”、“四铢”与“半两”钱范,反映了汉代黄河三角洲商贸活动的延存[23]。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黄河三角洲的人口也有所增长。《汉书·地理志》“千乘郡”下云:“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二十七,口四十九万七百二十”[24]。千乘郡在东汉时改为乐安国,《后汉书·郡国志四》“乐安条”下云:“乐安国,九城,户七万四千四百,口四十二万四千七十五”[25]。两相比较,西汉千乘领县十五,东汉乐安领有九城,人口相仅七万,说明从西汉到东汉黄河三角洲区域人口的增长。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汉代黄河三角洲的城市发展状况,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了解。无棣信仰乡谢家村西南发掘有信仰故城遗址,遗址平面呈矩形,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约1400米,总面积200万平方米。现存有南城墙西端和向北延伸部分,约500米,城墙残存高度6米许。故城内部分大、小两城,大城居东,小城坐落于大城的西北。信仰故城近海而建,地处黄河三角洲东北部,与北面的车辋故城址、东南的广武故城址,恰如三足鼎立之势,透露出汉代黄河三角洲的城市发展程度。
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黄河三角洲的学术在汉代也独树一帜。汉代是经学的兴盛时代,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尚书》的教授与传播独树一帜。《汉书·儒林传》“序”称:“言《书》自济南伏生”[26]。伏生故里,即在今邹平,民国《邹平县志》云:“邹平城东北十八里伏生祠即伏生故里”[27]。“伏生教济南张生及欧阳生”,欧阳生又传授倪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子阳,为博士。高孙地余长宾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论石渠。元帝即位,地余侍中,贵幸,至少府。戒其子曰:‘我死,官属即送汝财物,慎毋受。汝九卿儒者子孙,以廉絜著,可以自成。’及地余死,少府官属共送数百万,其子不受。天子闻而嘉之,赐钱百万。地余少子政为王莽讲学大夫”[28]。由是《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上述经济、人口、城市与学术在的发展体现着西汉时期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这种情况随着东汉黄河主河道的固定以及新增淤积地对外来人口的吸引而加速发展。
四
在黄河变迁史上,汉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黄河从先前的稳定变为频繁决溢,再到东汉的稳定。黄河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改道到西汉初年,基本处于稳定时期,西汉末年决溢频繁,“西汉二百多年间,黄河曾先后十二次决口泛滥,其中文帝时一次,武帝时四次,昭宣时一次,元帝时一次,成帝时四次,王莽时一次”[29],并多次出现改道的情况,而从东汉永平十三年到唐末,黄河未出现大的改道情况。第二,“黄河”之名首次出现于史籍的记载。黄河在先秦典籍中一般称“河”,汉代除继续沿用外,还出现“黄河”的称呼,《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30]又,《汉书·地理志上》常山郡元氏县下云:“元氏,沮水首受中丘西山穷泉谷,东至堂阳入黄河。莽曰井关亭”[31]。因此有研究者指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黄河之得名,肇源于两汉时期,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称呼”[32]。第三,黄河之水变得浑浊,《汉书·沟洫志》云:“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沙”[33]。其中的原因很多,黄河中上游开发导致的泥土流失是一个重要因素,“西汉推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战略,黄河中上游的草地、林地大量被开垦成农田,水土流失加剧,导致了黄河泥沙的增多”[34]。
对黄河三角洲区域而言,黄河主河道在西汉时几经变动,最终于东汉初固定于现行河道,并持续长达八百多年时间,为今天确定黄河三角洲的地域范围提供历史依据,而且伴随黄河决溢而产生的滩涂和在入海口不断淤积的新增土地,成为黄河三角洲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动力,推动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发展。当然,汉代对黄河滩涂的过度开发利用引起的弊端,也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展开全部
二、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变迁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河南兰阳汛,铜瓦厢、三堡河决,……穿运,归大清河,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按铁门关沿河至肖神庙十八公里,二河盖又在肖神庙东二点五公里,牡蛎嘴或因盛产牡蛎而得名,位于二河盖外的低潮线,黄河入海口距铁门关约二十公里许。其时黄河三角洲的南缘,位于小清河口的羊角沟以西,是清朝王家岗盐场滨海盐田的所在。三角洲的北缘在沾化县东北滨海的石桥海口。其位置约当套儿河河口。根据历史记载结合沿海渔民坨堡的建置,并参照卫星照片的分析,推测1855年岸线的走向,大体上北起徒骇河口,经小沙、李家坨子、肖神庙、罗家屋子、青坨子,至小清河口一线,全长约一百二十八公里。
新的黄河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河口潮流作用很弱,潮差通常只有零点八至一米,潮区界距河口不过二十至三十公里,入海的泥沙约有百分之四十左右在口门附近堆积。由于河口沙嘴向海外迅速伸展,从而使河槽纵比降减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迳流宣泄不畅。洪水时发生河道分汊或放弃旧河槽,另从低洼地寻找新的路径入海。此后,新的河道又将重复以上新老套迭的河道发育的历史过程,使尾闾河段一直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中,成为弱潮多沙延伸摆动频繁的堆积型河口。
自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渤海的百余年来,其决口改道的范围,北起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宁海为顶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全部面积达五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如以1855年的推测岸线为内界,则1855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
近代黄河三角洲范围内,自1855年开始的百余年间,黄河尾闾的决口改道达五十余次。其中较大的摆动改道有十二次之多。三角洲上废弃的河道,鳞次栉比,从而形成放射状的入海水系,发育成典型的扇形三角洲。综观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发展过程,其间除去1938年至1947年因花园口掘堤黄河改道南泛的几年以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价段:
1.1855—1896年黄河改道的初期
1855年铜瓦厢决口之初,下游入海河道未筑堤防,黄河所挟带的泥沙,大部沉积在张秋镇以上的冲积扇上,由此下泄至大清河口的水较清,泥沙很少在河口淤积。史载同治十二年(1873年)齐河至利津“每有涨溢,出槽不过数尺,尚可抵御,并无开口夺流之事”。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铜瓦厢以下陆续修筑南北大堤,泥沙淤积于河床,使河床垫高拓宽。光绪八年(1882年),历城桃园决口,下游河道从此以决徙为常态,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已是水行地上,河底高于平地。总的情况是,在这四十年内,黄河泥沙多因河水的泛滥沉积于河漫滩,河口外的堆积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
2.1897—1937年黄河尾闾大幅度摆动时期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黄河改道,经民丰以下,从最南面的丝网口入海,进入莱州湾。这条被称做永丰河的入海水道,行水八年之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北徙夺徒骇河入海,进入渤海湾。行水十二年之后,1917年,又经铁门关以北分道向东北流入车子沟及钩口。1928年,复南移至铁门关以南向东南经由青坨子以北入海。1934年,又北移经宋春荣沟入海,直至1937年止。这一时期,海岸线随着入海口的改变,自南而北,又由北而南,反复移动,此涨彼退,遍及整个三角洲海岸,使海岸线向前推移曲折成花瓣状。
3.1947—1976年河口向东、向北形成两大沙嘴时期
1938年,花园口掘堤,黄河改道入淮,三角洲田淤涨转入浸蚀后退,直至1947年3月花园口堵口河复故道时,东行由甜水沟入海。在行水六年期间,黄河泥沙在口外堆积,形成甜水沟大沙嘴。1954年,甜水沟入海道淤塞,改由西河口以北的神仙沟入海。1964年,在罗家屋子人工改道,使向北分流至钩口入海。随着神仙沟、钩口海岸的迅速向海推进,在偏东北方形成神仙沟——钩口大沙嘴。原来甜水沟大沙嘴的海岸即每年以一百至一百二十米的速度后退。这一时期,黄河入海道虽两度迁移,但已无泛滥之灾。黄河泥沙大量输入河口,年造陆速度达三十三至三十四平方公里,是三角洲增长速度较快时期。
4.1976年起改由清水沟入海时期
1976年5月,经过实地勘查,为更利于行水入海,再次人工改道,在西河口截流,使自军马场附近顺清水沟引河,由甜水沟大沙嘴北侧的小海湾入海,行水至今。
解放后,由于两次人工改道,使三角洲顶点由宁海下移至鱼洼附近,三角洲改道摆动的范围也缩小至钩口与宋春荣沟之间,这使海岸演变动力发生新的变化。今后三角洲海岸的发展趋势,甜水沟与神仙沟两大沙嘴之间的新河口区,继续猛烈外长。这一新淤涨的称作黄河孤岛的地区,正纵横竖立着胜利油田的油井,成为平畴沃野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三角洲北部神仙沟——钩河口大沙嘴将转入浸蚀后退阶段,三角洲南部甜水沟大沙嘴以南至小清河口的岸段,则将保持基本稳定或稍有增长的状态。
随着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它正与渤海湾北面的滦河三角洲,从南北两翼有如发动钳形攻势竞相把自己的三角洲推向渤海湾,使渤海湾越来越小。但是,黄河初改道由利津入海时,由于潮流受到新河口口门原河道沙嘴遮掩,海域浅缓,造陆迅速。百余年来,随着河道的延伸及河床摆动范围的缩小,河流的挟沙能力和海域的容沙能力都相对有了增加,今后的造陆面积势将出现逐步递减的趋向。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河南兰阳汛,铜瓦厢、三堡河决,……穿运,归大清河,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按铁门关沿河至肖神庙十八公里,二河盖又在肖神庙东二点五公里,牡蛎嘴或因盛产牡蛎而得名,位于二河盖外的低潮线,黄河入海口距铁门关约二十公里许。其时黄河三角洲的南缘,位于小清河口的羊角沟以西,是清朝王家岗盐场滨海盐田的所在。三角洲的北缘在沾化县东北滨海的石桥海口。其位置约当套儿河河口。根据历史记载结合沿海渔民坨堡的建置,并参照卫星照片的分析,推测1855年岸线的走向,大体上北起徒骇河口,经小沙、李家坨子、肖神庙、罗家屋子、青坨子,至小清河口一线,全长约一百二十八公里。
新的黄河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河口潮流作用很弱,潮差通常只有零点八至一米,潮区界距河口不过二十至三十公里,入海的泥沙约有百分之四十左右在口门附近堆积。由于河口沙嘴向海外迅速伸展,从而使河槽纵比降减小,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迳流宣泄不畅。洪水时发生河道分汊或放弃旧河槽,另从低洼地寻找新的路径入海。此后,新的河道又将重复以上新老套迭的河道发育的历史过程,使尾闾河段一直处于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周期性演变过程中,成为弱潮多沙延伸摆动频繁的堆积型河口。
自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渤海的百余年来,其决口改道的范围,北起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宁海为顶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全部面积达五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如以1855年的推测岸线为内界,则1855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
近代黄河三角洲范围内,自1855年开始的百余年间,黄河尾闾的决口改道达五十余次。其中较大的摆动改道有十二次之多。三角洲上废弃的河道,鳞次栉比,从而形成放射状的入海水系,发育成典型的扇形三角洲。综观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发展过程,其间除去1938年至1947年因花园口掘堤黄河改道南泛的几年以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价段:
1.1855—1896年黄河改道的初期
1855年铜瓦厢决口之初,下游入海河道未筑堤防,黄河所挟带的泥沙,大部沉积在张秋镇以上的冲积扇上,由此下泄至大清河口的水较清,泥沙很少在河口淤积。史载同治十二年(1873年)齐河至利津“每有涨溢,出槽不过数尺,尚可抵御,并无开口夺流之事”。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铜瓦厢以下陆续修筑南北大堤,泥沙淤积于河床,使河床垫高拓宽。光绪八年(1882年),历城桃园决口,下游河道从此以决徙为常态,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已是水行地上,河底高于平地。总的情况是,在这四十年内,黄河泥沙多因河水的泛滥沉积于河漫滩,河口外的堆积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
2.1897—1937年黄河尾闾大幅度摆动时期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黄河改道,经民丰以下,从最南面的丝网口入海,进入莱州湾。这条被称做永丰河的入海水道,行水八年之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北徙夺徒骇河入海,进入渤海湾。行水十二年之后,1917年,又经铁门关以北分道向东北流入车子沟及钩口。1928年,复南移至铁门关以南向东南经由青坨子以北入海。1934年,又北移经宋春荣沟入海,直至1937年止。这一时期,海岸线随着入海口的改变,自南而北,又由北而南,反复移动,此涨彼退,遍及整个三角洲海岸,使海岸线向前推移曲折成花瓣状。
3.1947—1976年河口向东、向北形成两大沙嘴时期
1938年,花园口掘堤,黄河改道入淮,三角洲田淤涨转入浸蚀后退,直至1947年3月花园口堵口河复故道时,东行由甜水沟入海。在行水六年期间,黄河泥沙在口外堆积,形成甜水沟大沙嘴。1954年,甜水沟入海道淤塞,改由西河口以北的神仙沟入海。1964年,在罗家屋子人工改道,使向北分流至钩口入海。随着神仙沟、钩口海岸的迅速向海推进,在偏东北方形成神仙沟——钩口大沙嘴。原来甜水沟大沙嘴的海岸即每年以一百至一百二十米的速度后退。这一时期,黄河入海道虽两度迁移,但已无泛滥之灾。黄河泥沙大量输入河口,年造陆速度达三十三至三十四平方公里,是三角洲增长速度较快时期。
4.1976年起改由清水沟入海时期
1976年5月,经过实地勘查,为更利于行水入海,再次人工改道,在西河口截流,使自军马场附近顺清水沟引河,由甜水沟大沙嘴北侧的小海湾入海,行水至今。
解放后,由于两次人工改道,使三角洲顶点由宁海下移至鱼洼附近,三角洲改道摆动的范围也缩小至钩口与宋春荣沟之间,这使海岸演变动力发生新的变化。今后三角洲海岸的发展趋势,甜水沟与神仙沟两大沙嘴之间的新河口区,继续猛烈外长。这一新淤涨的称作黄河孤岛的地区,正纵横竖立着胜利油田的油井,成为平畴沃野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三角洲北部神仙沟——钩河口大沙嘴将转入浸蚀后退阶段,三角洲南部甜水沟大沙嘴以南至小清河口的岸段,则将保持基本稳定或稍有增长的状态。
随着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它正与渤海湾北面的滦河三角洲,从南北两翼有如发动钳形攻势竞相把自己的三角洲推向渤海湾,使渤海湾越来越小。但是,黄河初改道由利津入海时,由于潮流受到新河口口门原河道沙嘴遮掩,海域浅缓,造陆迅速。百余年来,随着河道的延伸及河床摆动范围的缩小,河流的挟沙能力和海域的容沙能力都相对有了增加,今后的造陆面积势将出现逐步递减的趋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黄河的泥沙堆积加上海水的冲刷,沿这个思路答就可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8-11
展开全部
集沙造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