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静物中罐子质感怎么表现?
推荐于2016-10-29
1、开始画素描静物时,线条是不用注意的,主要注意构图和形体结构,用较软的铅笔(我一般用8B,如果感觉自己控制不住最好使用4B或者5B)勾勒出大体的位置形状并一再纠正构图,然后用随意的线条标出明暗关系,这时脑中一定要明确明暗对比与物体间的主次关系,不要忘记衬布呦,这时衬布的暗部只需用很少的线条表示自己明了即可。
2、整体明暗的再次调整,这时不要画细节,线条也不必太注意,主要画暗部,上好色后可用卫生纸擦一下,这样线条的感觉会减弱,为下一步细节描写作准备,这时的线条太突兀的话会对细节描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时尤其要注意各个物体暗部的差异,衬布可根据其颜色绘出其固有色,还是要用纸擦减弱线条,明确横竖面关系。这一部一定要画出空间关系,这个尤为重要,还需注意整体画面,不要画花掉(即明暗关系错乱)切记。(铅笔的硬度可减弱,主要用3B或者4B,技术好的可以用更软的)
3、细节刻画,这时开始刻画物体的细节,铅笔要随时更换,根据需要从2B一直到4H(一般情况下最多用到4H,很少会有人用到6H)依次使用刻画,可从物体的整体性出发逐个刻画、层层递进,一个物体刻画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开始刻画另一个物体直上个物体的刻画程度,全部刻画到一个程度后再开始新一轮的进一步刻画,整体意识好的话可以一个一个局部刻画直至满意为止。要注意的是,物体细节的刻画要着重于灰面,一个物体像不像都在于灰面的表现。这时虽然是细部的描绘,但是对于一幅画来说,整体的空间感与整体感才是最重要的。
4、固有色,这个和质感的表现本属于细节刻画里的东东,为了更详细我就特别拿出来说一下吧,呵呵。每个物体都有它固有的颜色,一个物体是白的那么就算在黑夜里它也还是白的,相对的一个物体是黑的它在其他时候也还是黑的,有的时候一个白色的物体的暗面比黑色物体的亮面还亮,在保持本物体整体明暗体积关系的前提下,不要让它暗下去不要比黑色物体还黑,相对的黑色物体也一样。
5、质感的表现,每个物体都由不同的材质制成,要画出物体的质感必须多观察,物体的暗部反光、高光、固有色都是不同的,仔细的观察它的特点,用心记下并绘出。就拿你说的上釉的罐子为例,这种罐子的特点就是反光很厉害,它会在“身体”上映出周围物体的形状,而且很干脆明了,反光如果表现好了整个罐子便会显得油亮光彩,不过一定要注意的是罐子的反光不要太亮,反光亮是因为它在暗面跟罐子黑的地方对比强烈,可不管怎么说它还是暗面的一部分,所以它不能比罐子的亮面还亮,要保证罐子整体的体积感;随后是高光,这种罐子的高光是相当亮的,跟亮面的对比十分强烈(白色罐除外),有时候由于灯光的关系会出现多个高光,这时要看好一个主要高光,其他的小白块要相对的变灰(比主高光暗,比凉面亮)。大体就这些,很需要仔细观察的哟,平常练一些物体局部速写刻画对这很有帮助的。不管怎么表现质感,都不要忘记物体的整体效果,画一段时间要放远的自己看看哦。
6、整体调整,话说很少会有人关注这一步,但这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关系这这幅画的整体效果和视觉冲击力。这一步主要是调整整体的空间关系、物体与物体件的明暗关系,将该表现弱的地方弱下去,把主要物体凸现出来。
整体说来素描静物就需要注意这么多了,简单的说就是要注意:空间关系,明暗关系,主次关系。
话说我也好久没画素描静物了,去年美术高考后就没再画过,不过这些都是我6年来画素描的心得,不管是静物素描也好人物素描也好都会对你有所帮助的,呵呵~~话说今年美术高考早过了,是为明年的考试作准备么?
质,是指物体的物质属性。不同的物质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知,这就是质感。如陶罐的粗糙,玻璃的光洁,丝绸的柔软,金属的坚硬等。
量,是指物体的重量,不同的重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知,这就是量感。在造型艺术中,量感与质感的表现是密切联系的。物体的量感和某些质感本应是触觉感知,但当物体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后,唤起了我们的感知经验或某种心理联想,而产生了视觉上的质感和量感。
在素描造型中,对物体质感与量感的刻画,将使物象的表现更真实而富于感染力。
A、无光物体的质感表现
无光物体如砂锅,陶罐、缸钵等陶质用品,以及纤维制品中的粗布、毛呢等,其质地粗细适中,反射光不强,高光不明显,除深色无光物体外,明暗变化的规律显示却比较全面。
陶制品的质感表现
陶制品的质地一般较为粗糙,宜用稍软的铅笔以粗松的线条铺色调,中间色调变化丰富应着力刻画。深色陶制品暗部及光较弱,应注意处理暗部色调的虚实关系。画暗部色调时要分层加色,用力不宜过重,避免形成笔迹反光而影响质感的表现.
B、有光物体的质感表现
有光物体指釉陶、陶瓷日用品、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一般来讲,有光物体表面密度大,透光性弱,反射力强,因此对光源极为敏感。高光是光面物体最重要的视觉特征,高光的高度一般都很强,但由于物象的形体特征。固有色的明度差异等,因此在其高度,形状及虚实关系上,都呈现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同形体的塑造、质感的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
釉陶与陶瓷的质感表现
画釉陶和陶瓷物体一般开始用较软的铅笔铺色调,适当地用布擦拭,再用较硬的铅笔深入刻画,以表现质地的密度和坚实感。表现高光要注意其位置。形状和明度。位置与形状不准,会破坏物象的造型;明度把握不当,会影响其光洁度和质感表现的真实性。在深入刻画过程中,线条要紧密,不宜“松”、不宜“跳”,以得质感表现.
深色釉陶和陶瓷物体,高光与固有色形成强烈的反差。其暗部色调明度差异很小,要善于在有限的明度范围内,表现其明暗层次,以利于形体的塑造。
玻璃的质感表现
玻璃器皿是光洁度度很高的物体。它能透光性,也有不全透光的质地,高光在不透光部分显很特别明亮,其透光部分受环境色影响呈现微妙的变化。因其透明性,高光周围的色调往往比背光部分的明度稍低。玻璃的透光力与反射力是成反比的,即透光力愈强,反射的明暗愈不明显,反之则愈明显,明确这一规律对把握玻璃的质感很有帮助。
金属的质感表现
光洁度高的金属物体,对光具有高反射性质,其无论对光源或环境的散光,都能予以较充分的反射,因而无论是高部或暗部都可能出现高光,其形状、位置和亮度也各不相同,但仍以对光源的反光最强。从整体上讲,它仍有着明暗变化的一般规律,色阶层次往往较为清晰。深入刻画时多以硬铅笔为主,线条要细腻,有力度。
光洁度低的金属制品,其质地粗糙,有重量感,高光很弱,甚至无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