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的特点
蒙氏教育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1、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2、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3、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推荐于2017-09-09
一、 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的教学观点,而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二、 不教的教育:
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主动学习,建构完善的人格。
三、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岁的儿童会出现特定的敏感期,若顺着敏感期学习,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四、 老师扮演老师的角色:
蒙氏教育是启导员,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提供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五、 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大目标就是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六、 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有不同特点的儿童因材施教,不主张设置课程表,不搞一刀切的教育
七、 混龄教学:
让三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以个别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并培养爱心和责任心。
八、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氏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反复操作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九、 摒除奖惩制度:
蒙氏教育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十、 爆发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新生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会在某一时间内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特点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孩子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台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肢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的目的。
蒙氏教育
以儿童为主——为的是给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提供充分的教具——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蒙氏数学分四期完成,通过蒙氏教具让孩子去认识理解数的概念,通过科学教学方式帮助孩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逻辑思考能力和抽象思考的能力,想象力,判断力,分析能力等,为孩子入学后特别是三年纪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甚至通过教具可以让孩子触及到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几何,图形的构成,代数二项式,三项式等这些在传统教学认为深不可及的数学知识,通过我们的环境,教具和老师的引导,把深奥的东西简单化图形化,实物化,由难变易,由繁变简,真正提高孩子的兴趣帮助培养孩子度过数学领域的难关。
凡运用了蒙氏教具的孩子教学能力都极为优秀。
是指生物(包括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某一年龄段是孩子特别喜欢而有主动反复操作练习的活动,也就是这个活动是孩子一生最容易吸收掌握的时期,称为敏感期。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很难获得。
二、生命自然发展论
是指生命的发展过程到完成实际上是内在和外观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蒙氏发展孩子在产生以前就有了发展的预定计划。也就是蒙氏说提到的“精神胚体”中的“发展蓝图”。人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努力和自我建构。自由+条件(环境与人的互动)=正面的发展。
三、吸收性心智论
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自然知识的能力,即“吸收性心智”。借助于这种能力,儿童通过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3岁前于下意识的不自觉中获得个种印象和文化,从而塑造自己,形成个性和移动的行为模式,因而没有教导的,每个人都是自我教育而成的。就像“感光底片”一样。
四、工作人性论
活动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指儿童会因为其内在的生命的驱使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产生的一种自发性活动,从而使儿童获得相关经验,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五、奖惩无用论当孩子有成就感时,家长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或自我为中心,觉得应该给予孩子奖励。这是误导孩子为了别人的奖励而去努力。而是要孩子内化成自己的需要。同样,不要让孩子为了不受惩罚而学习而努力。
蒙氏教育的特色
一、有一整套特殊教育意义而有符合各年龄段特征的教具。让孩子不断的操作来学习。
二、教育的摆放和每种教具只有一件的特点,注重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和耐心。
三、采用的是小组和个别教学,真正的做到了因材施教。
四、采用混龄教育,特别适合中国的孩子,像一个大家庭相互影响。
五、自由,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平等而且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非常好。
六、真正做到幼儿为主,因为教师是一名引导者,她的工作就是观察孩子、分析孩子需要什么,然后给予相关的环境和引导。
蒙式教育的内容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
一、日常生活练习意义: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1)能帮助儿童达到智慧的充分发挥。
(2)能让儿童学会照顾自己。
(3)能帮助儿童继承其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主要内容:
(1)从事生活的动作练习。
(2)照顾自己的练习。
(3)管理家务的工作。
二、感官教育意义:这是蒙氏教育中最有特色的部分。
(1)教具的完整性。
(2)认识物性。
(3)能养成儿童集中专注的习惯。
(4)建立逻辑思考的能力。
(5)促进儿童的感觉机能。
主要内容:包括视觉,触觉,味觉,祁嗅觉,听觉五大类的练习。
在这种教育中,蒙台梭利还特别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重视觉,听觉,触觉,特别是触觉的练习。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触摸的练习不仅可以为他们小手肌肉动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儿童自己动手,可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2)感官教育的适宜期是3-7岁左右,如果忽视,成人之后就会相对停滞不前,无法进行补救。(3)感官有响应的步骤和程序。“命名——确认——记忆”即三段式教学。
三、语言教育意义:
(1)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2)掌握本土语言的技能。
(3)借助教具开始书写。
(4)促进书会交往的能力。
内容:
(1)口述语言。
(2)书写语言。
(3)词汇的归类。
(4)阅读能力。
四、数学教育意义: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教具操作,培养孩子学会在自主操作中学中学习。
内容:
(1)数与量的练习。
(2)10以内的四则运算。
(3)十位百位千位1位。
(4)平方立方的概念。
五、文化科学教育意义:
(1)萌发儿童热爱自己的家乡,祖国。
(2)了解民族文化特色。
内容:
(1)历史。
(2)地理。
(3)动物。
(4)植物。
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一、感官教育
1、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2、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3、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4、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5、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6、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二、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1、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
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
3、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4、学习空间、时间概念。
5、学习守恒。
三、语言教育
1、培养幼儿认读能力。
2、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3、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4、欣赏文学能力。
5、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6、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科学文化教育
1、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4、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
5、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日常生活教育
1、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口眼耳协调能力、自信心。
3、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4、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5、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
6、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7、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8、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9、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