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癌的老中医,最好是民间的
2019-12-05 · 京城御方堂,中医肿瘤专科连锁品牌!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0-10-10 · 专注为大众传播健康科普知识
中年以上男性是肝癌高发人群,今天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中医肿瘤专家王三虎主任来和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会得肝癌?如何预防肝癌?
研究显示,肝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表明,肝炎病毒(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主要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又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肝癌大国,发病人数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中国是乙肝大国,中国的肝癌很多是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饮酒。长期饮酒,特别是酗酒者,容易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硬化,从而增加患肝癌风险。乙肝病毒感染者如果酗酒,则更容易诱发肝癌。
3、某些饮食和生活习性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比如长期进食含亚硝胺的食物、霉变食物以及不洁饮水等。
4、某些地区的肝癌发生还可能和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5、遗传因素也在肝癌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说,某些人有肝癌家族史。
如何预防肝癌?
所谓预防,只要明确了确切的病因才能真正预防,而遗憾的是,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完全阐明,目前只知道一些肝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因此也只能有限地降低患癌风险。针对肝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以降低肝癌风险。
1、预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治病毒性肝炎,包括“防”和“治”两方面:
首先是要切断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尽量避免感染,比如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防护,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避免不洁注射等。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特别是要重视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病毒携带者,应定期监测病毒的水平,根据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抗病毒治疗(在肝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别是母婴垂直传播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更要加强监测以及必要的抗病毒治疗。另外,日常生活工作中不要过度劳累,注意呵护机体免疫力。
2、戒烟酒。吸烟、饮酒是肝癌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同样要引起重视,戒烟、戒酒是预防肝癌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戒酒,至少要限酒,避免长期饮酒,特别是长期酗酒,有乙肝者尤其不要饮酒。
3、避免进食变质过期霉变食物,食材尽量新鲜,注意保存期,注意食物贮存条件以免霉变。避免不洁饮水,某些地区的水源有问题,需要当地政府从源头上进行解决。
4、寄生虫感染相关的肝癌现在是越来越少了,但在少数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可能仍然存在,这个主要是要靠当地的卫生防疫部门来解决,但作为个体,要了解当地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比如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避免感染上寄生虫,及时进行驱虫治疗。
5、部分肝癌具有遗传倾向,具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更要注意避免以上各项危险因素的接触和暴露,并主动进行肝癌筛查。
6、肝癌高危人群(比如长期吸烟嗜酒者,肝炎病毒携带或慢性肝炎者,有肝癌家族史者)应主动进行肝癌筛查,一般建议高危人群40岁以上每半年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如筛查发现可疑病灶则考虑进一步做肝脏CT或磁共振等。
肝癌可能会有哪些异常表现?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除了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对肝癌可能有的一些表现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早期肝癌或亚临床期的肝癌基本上没有明显的不适表现,有明显症状表现的肝癌多数已经是中晚期,但肝癌仍存在一些可能的早期表现,当然这些早期表现也同样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所以更要提高警惕,不要掉以轻心。
1、首先是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这是消化不良的表现,有的人感觉腹部闷胀不适,有时会伴有恶心甚至是呕吐,出现这些表现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胃肠道疾病,但肝癌也可能会有这些症状,所以当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后,也要想到肝癌的可能。
2、右上腹部(肝区)隐痛不适或腹胀感,或者肝区紧绷感,以及上腹部摸到包块,要注意排除肝癌的可能。早期肝癌一般无法触摸到包块,对于可以触摸到的腹部包块,必须尽早到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上腹部特别是右上腹的包块要警惕肝癌可能。
3、和其他癌症一样,肝癌也可能会有消瘦、乏力、发热等表现,对任何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或者原因不明的发热,一定要查明原因。
4、另外,肝癌还可能会有出血倾向、腹泻、双下肢浮肿、皮肤瘙痒等表现。出血倾向(比如容易鼻出血或皮下出血)我们可能主要是想到血液方面的疾病,其实肝癌也可能导致凝血异常。腹泻我们一般会想到胃肠道疾病,比如胃肠炎或者大肠癌,但肝癌也可能引起腹泻,只是发生的概率没有那么高。
北京三溪堂中医诊所中医肿瘤专家王三虎主任说至于双下肢浮肿和皮肤瘙痒更是没有什么特异性。当肝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出现以上这些症状表现,并非典型的早期表现,在此列举,主要是提醒大家重视,早一些发现诊断总比发现得太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