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爱因斯坦在德国,为德国效劳,那么二战结果会改变吗?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没可能,
爱因斯坦是个犹太人,如果他留在德国,根据德国的种族清洗政策,最有可能就是被丢进集中营进毒气室然后被埋在某处乱坟岗。
就算爱因斯坦可以进入相关的研发机构,并能够正常工作,
但是,
1、因为德国本身的资源贫乏,开战之后,外贸的输入急剧缩小,所以下令将短期内无法出成果的科技停止研发,将资源投入军工生产。就因为这个原因,本来雷达的研发进度超过英国,停止研发后,被英国超过。
2、德国在一战后受到制裁,军工科技的研发有了技术断层,加上部分科研人员的外流,使得重整军备的时候举步维艰。所以,大部分军事科研的目的性并不明确,所以才有了上一条的停止研发,而且爱因斯坦也大大低估了核弹的威力,所以,也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3:纳粹对核研究的组织工作不得力。希特勒将科学研究和人的品德对立起来,他强调:“德国教育需要的是个人为团体的牺牲精神,而不是由科学助长起来的物质利己主义。”尽管德国邮电部长奥尼索格在1940年就对希特勒讲过原子弹,斯皮尔在1942年又向他汇报过,但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记载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曾采取行动的文件。1942年以前,希特勒完全把赌注押在闪击战上,认定战争会很快结束,认为不需花费大力气去研制尚无把握的新式武器,没有原子弹照样可以取胜。纳粹头目们还从发动战争的实用需要出发,一开始就把研制火箭武器放在首要地位,仅从1937年到1940年,德国陆军在发展大型火箭方面就花费了5.5亿马克,而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批准给予“铀计划”的经费,只有100多万马克。这与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相比,还不到千分之一。
4:德国人对原子弹的研究发生了偏差。制造原子弹离不开反应堆,有了反应堆才能摸清形成大量核裂变的规律,而制造反应堆必须有能够使中子裂变速度变慢的物质,即减速剂。德国科学家最初找到了两种控制中子裂变的物质,一是重水,二是石墨。德国科学家开始采用的反应堆是石墨沸水堆,石墨有减慢中子的作用。布雷格根据自己的理论推断和计算的结果,很有预见地认为最理想的减速剂是石墨。于是他提出需要100块长3米、宽0.6米的石墨片进行深入的研究。生产任务交给了位于拉齐步日的一家工厂,由于石墨片的规格特殊,数量大,加上紧迫的交货期限,引起了总工艺师埃尔温·施密特的猜测,他断定这是用于军事目的,于是,他设法使生产出来的石墨片中含有二氧化铁、钙和硫等杂质。布雷格不知其中缘由,他用这些含杂质的石墨片进行试验,结果屡试屡败,最后不得不怀疑是自己的理论或计算出了问题,布雷格只得另从其他途径寻找新的减速剂,原以接近制造原子弹的日期便大大推迟了。而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芝加哥设计的用石墨作减速剂的原子反应堆,却于1942年12月2日试验成功,打开了可控核裂变的大门,为美国制造原子弹铺平了道路。正如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1954年为《纽约时报》著文所说的那样:“本来布雷格教授是会比美国早两年造出原子弹的,只是由于他的一个差错,才使得人类免遭一场全面的浩劫。”布雷格面对失败,不得已另找途径,经过多次试验分析,德国科学家们最后确认重水可以充当减速剂。
爱因斯坦是个犹太人,如果他留在德国,根据德国的种族清洗政策,最有可能就是被丢进集中营进毒气室然后被埋在某处乱坟岗。
就算爱因斯坦可以进入相关的研发机构,并能够正常工作,
但是,
1、因为德国本身的资源贫乏,开战之后,外贸的输入急剧缩小,所以下令将短期内无法出成果的科技停止研发,将资源投入军工生产。就因为这个原因,本来雷达的研发进度超过英国,停止研发后,被英国超过。
2、德国在一战后受到制裁,军工科技的研发有了技术断层,加上部分科研人员的外流,使得重整军备的时候举步维艰。所以,大部分军事科研的目的性并不明确,所以才有了上一条的停止研发,而且爱因斯坦也大大低估了核弹的威力,所以,也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3:纳粹对核研究的组织工作不得力。希特勒将科学研究和人的品德对立起来,他强调:“德国教育需要的是个人为团体的牺牲精神,而不是由科学助长起来的物质利己主义。”尽管德国邮电部长奥尼索格在1940年就对希特勒讲过原子弹,斯皮尔在1942年又向他汇报过,但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记载希特勒在这个问题上曾采取行动的文件。1942年以前,希特勒完全把赌注押在闪击战上,认定战争会很快结束,认为不需花费大力气去研制尚无把握的新式武器,没有原子弹照样可以取胜。纳粹头目们还从发动战争的实用需要出发,一开始就把研制火箭武器放在首要地位,仅从1937年到1940年,德国陆军在发展大型火箭方面就花费了5.5亿马克,而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批准给予“铀计划”的经费,只有100多万马克。这与美国的“曼哈顿工程”相比,还不到千分之一。
4:德国人对原子弹的研究发生了偏差。制造原子弹离不开反应堆,有了反应堆才能摸清形成大量核裂变的规律,而制造反应堆必须有能够使中子裂变速度变慢的物质,即减速剂。德国科学家最初找到了两种控制中子裂变的物质,一是重水,二是石墨。德国科学家开始采用的反应堆是石墨沸水堆,石墨有减慢中子的作用。布雷格根据自己的理论推断和计算的结果,很有预见地认为最理想的减速剂是石墨。于是他提出需要100块长3米、宽0.6米的石墨片进行深入的研究。生产任务交给了位于拉齐步日的一家工厂,由于石墨片的规格特殊,数量大,加上紧迫的交货期限,引起了总工艺师埃尔温·施密特的猜测,他断定这是用于军事目的,于是,他设法使生产出来的石墨片中含有二氧化铁、钙和硫等杂质。布雷格不知其中缘由,他用这些含杂质的石墨片进行试验,结果屡试屡败,最后不得不怀疑是自己的理论或计算出了问题,布雷格只得另从其他途径寻找新的减速剂,原以接近制造原子弹的日期便大大推迟了。而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在美国芝加哥设计的用石墨作减速剂的原子反应堆,却于1942年12月2日试验成功,打开了可控核裂变的大门,为美国制造原子弹铺平了道路。正如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1954年为《纽约时报》著文所说的那样:“本来布雷格教授是会比美国早两年造出原子弹的,只是由于他的一个差错,才使得人类免遭一场全面的浩劫。”布雷格面对失败,不得已另找途径,经过多次试验分析,德国科学家们最后确认重水可以充当减速剂。
展开全部
有可能,爱因斯坦为美国研制核武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反复给罗斯福写信让美国赶在德国之前研制出来核武器,如果没有他美国都不知道核武器是个什么原理更别说造出来了,而如果德国造出了核武器那么苏联就可能完蛋,世界也危险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追问
后者是主要
队友太坑爹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会的,因为当时而言,就算武器更强一点,德国也会失败的,只是时间晚一点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会的。只是战争时间可能拖得更长久,赢的会晚一点。
毕竟,不管过程多难,牺牲多大,正义最终都会胜利的!
毕竟,不管过程多难,牺牲多大,正义最终都会胜利的!
追问
如果他当时在德国,只有德国制造出了原子弹,还需要跟他们慢慢耗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