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对《家》的评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从情绪上来说,这部小说是一张控诉状,写出了旧家庭制度的一切罪恶,如爱情的不自由、个性的压抑、礼教的残忍、长者的绝对权威和卫道者的无耻。
——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种情感化色彩化的语言形态是在激进的反传统反专制的30年代文化心态下形成的,但同时它又成为这一种文化心态能够延续和发展的基本载体。
——许子东《巴金与“青年革命心态”》
http://blog.stnn.cc/sanersbook/Efp_Bl_1002188718.aspx
——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种情感化色彩化的语言形态是在激进的反传统反专制的30年代文化心态下形成的,但同时它又成为这一种文化心态能够延续和发展的基本载体。
——许子东《巴金与“青年革命心态”》
http://blog.stnn.cc/sanersbook/Efp_Bl_1002188718.aspx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