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很好的控制普通话

我是四川人说普通话的时候总是有"川普"... 我是四川人 说普通话的时候总是有 "川普" 展开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高粉答主

2011-08-14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万
采纳率:63%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下载标准发音的资料听听,多听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多听中央台的收音机,多和别人交谈
1.要有这样的观念:普通话光荣,口音可耻!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要怕别人的嘲笑,应该被嘲笑的是他们。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这个东西是无法速成的。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

3.重在模仿。我们学习普通话有着优越无比的语言环境。要拿出听BBC和VOA的劲头来听普通话新闻。中国还有哪个城市普通话环境比北京好?来北京上次大学连普通话都不学好,岂非入宝山而空手还!

4.谦虚,多向语音标准的同学请教。把国语当外语学。你别说我言重了。二外有人打死都发不出[r]音你知道不?汉语英语都是。

三.说好普通话的一些基本发音障碍及解决方案。

1.zh,chi,shi和z,c,s.

对于大多数方言区尤其是南方方言区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首要的也是最常见的难点。天津话的一部分及东北话以及少数其他北方方言也存在这个问题。其实南方也不尽然。比如四川以自贡为中心(我家乡,所以我学普通话有先天之利)和以西昌为中心的地区,ZH组和Z组就基本分清了。同样的还有云南部分地区。

要准确地发出zh组的音并不太困难。Z组发音的时候,舌头平放,舌尖轻抵下齿,舌中部稍拱起,空气从舌中部和上腭之间摩擦而过发音。ZH组发音时舌尖稍翘,舌头整体后缩稍用力使后部拱起,空气从舌后部和上腭之间摩擦而过发音。总的来说,ZH组音更为靠后,更为费力。

难的在于记住哪些字属于ZH组哪些属于Z组。

(1)用偏旁进行类推,这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召”是ZH组音,“此”是Z组音,那么以他们为偏旁的字也基本属于同一组。这是笼统的说法。学习中要贯彻一个原则,就是记少不记多。比如某个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属于A音组,只有几个属于B音组,那么我们就记住那几个少数的就得了。这不是废话吧。

其他类推字自己多注意总结:占,章,商,詹......

(2)用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来记。比如:Z组的声母大多可以和韵母ua,uai,uang相拼,而ZH组的声母是不能和这三个韵母相拼的。

(3)下苦功!!这也是学习普通话乃至学任何语言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下面就不再提了。

练习: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要把十四说成习细,谁的舌头没捋直;谁要把四十说成细习,谁的舌头有问题。

2.鼻音N和边音L

这是南方方言区最大的一个死敌。北方部分方言也部分地没有分清。这跟上一组音不一样,鼻音N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发。我当初小学的时候自学普通话,这个音练了一个多月,记忆犹新。同志们要对照广播电视多加练习,并参照下面的发音技巧。

L音好发,没有谁不会。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上腭,气息从舌头两边通过,所以叫边音。而鼻音N除了舌尖上翘之外,舌中部也要贴住上腭,舌两边上抬使气流无法通过口腔,经鼻腔发音,所以叫鼻音。

多说两句。其实汉语拼音方案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象鼻音N,准确的来说应该分为两个音:一个是标准音;而另一个是N跟i以及i为首的音相拼的时候那个音。比如“年”,“你”,“牛”等南方人都能毫不费力地发出来。

记忆发音也用偏旁类推的办法,注意N声母的字相对较少,重点记忆。

类推举例。N音:宁,南,乃,内,那。L音:连,仑,卢。

这音挺难,切勿放弃!!

练习:男篮,那个南方的男人穿着蓝衣服拦下了一个老人抬着的烂楠木家具。

3.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in,en和ing,eng.

这组音的发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在于记忆相关字的读音。除了用上面屡屡提到的类推法以外,还要注意如下规律。

下列声母不与in相拼:f,d,t,g,k,h,zh组全部声母,z组全部声母。注意n只有二声才拼(您)。

下列声母不与en相拼:t,d,l,j.q,x.注意n只有四声才拼(嫩),

不与ing,eng相拼的声母就不用说了,你自己读着都别扭。西北部分方言只有后鼻韵母,没有前鼻韵母,来自这部分方言区的同学要特别注意一下。

4.变调的问题。

这是汉语的发音习惯,类似于英语的连读。主要有以下变调:

(1)两个三声字相连的时候,前一个字发近似二声的音。如“老虎”就应该念为“牢虎”。如果连续多个三声的字相连,那就得按照意思把他们分为多个单位然后再变调。比如:总有/想起/老李

(2)“一”和“不”的变调。

“一”本来的读音是一声,“不”是四声。但在与其他字连读的时候要遵照以下规则:

A.一,不,在四声字前时,要变为二声。如:一定,不要。

B.在一,二,三声前,“一”念四声,“不”仍四声不变。

C.一,不,在重叠词之间念轻声。如:想一想,找一找,吃不吃,烦不烦啊你

5.轻声

这也属于汉语发音的习惯问题。发轻声的主要是很口语化的词的最后一个字以及助词,语气词等。主要靠自己积累。

要注意的是同一个词是否采用轻声意义大不相同。“大爷”念本音是指牛叉的人,“粥都喝不上一口还楞充大爷”。而把那“爷”字念轻声就成了你爸的大哥了。“莲子”是莲蓬的果实。而“帘子”就应该是轻声了。“老子”是道教创始人李耳,轻声就是指父亲或者是四川人的口头禅。

记得有个同学说过他们有个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就犯迷糊。讲历史的时候一口一个“孔子”“老子”,全念轻声。我听了是笑做一团。你自己念念,可乐了。

6.儿化!!!

我那三个叹号可不是白加的。这个问题对于初到北京的外地同学来说尤其重要。众所周知,儿化是北京话的的一个重要特色。儿化音过多是北京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之一。于是乎初到北京的某些同学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动辄儿化,弄得人是啼笑皆非。诸如“天安门儿”,今天有我的“信儿”吗?......

要知道北京话里儿化也不是没有规则随处可见的。北京人口中的儿化音有这么一些用途:

(1)主要表达一个细小轻微,或者是喜爱轻蔑等感情色彩,反正是离自己生活近的东西。这是原则。比如上面提到的“信儿”一般指消息口信什么的,而书信的信是不儿化的。至于天安门那个例子,在北京话中除了“广渠门、东便门、西便门”三个城门要儿化以外,其他的所有城门都不儿化。想来想去,大概是因为两个便门地位卑微,广渠门当年的作用不如别的城门大吧。人家西直门是运水之门,阜城门是运煤之门,朝阳门是漕运之门,安定门、德胜门更是军事要地,当然不能儿化。更别说堂皇的天安门和前门之类的了。 再有,北京的街道名,“大街、路”都不能儿化,但小胡同的名字一般都要儿化,您把“九道弯胡同”按不儿化说,听着就像台湾广播似的。说着不别扭,听着还别扭呢。

(2)据我观察,大多数是名词儿化,动词儿化极少如“颠儿”什么的。

(3)同上,儿化和不儿化意义也是有很大区别的。“画”是动词,“画儿”是名词。“头”意义丰富,“头儿”则指老大。

我们要学的是普通话,所以要注意北京话儿化和普通话儿化的区别。

儿化音发音没有难度,但一些些细微的差别还是有点费劲。下面的发音猪哥哥能区别,你试试看?

(刀)把儿 - (花)瓣儿 ar-anr     (眼)镜儿 - (有)劲儿 ingr-inr (小)褂儿 - (小)罐儿 uar-uanr     (花)瓶儿 - (粉)皮儿 ingr-ir (小)车儿 - (小)吃儿 er-?r      (电)影儿 - (马)尾儿 ingr-ir (唱)歌儿 - (鞋)跟儿 er-enr     (门)缝儿 - (两)份儿 engr-enr 这儿 - (一)阵儿 er-enr    (麻)绳儿 - (眼)神儿 engr-enr 爷儿(俩) - 姨儿 ier-ir     (肩)膀儿 - (木)板儿 angr-anr (树)叶儿 - (玩)意儿 ier-ir     (蛋)黄儿 - (铁)环儿 uangr-uanr (红)果儿 - (打)滚儿 uor-uenr    娘儿(俩) - (窗)帘儿 iangr-ianr

7.L和R音。

这主要是存在于闽语粤语的人群当中。他们的语音系统里没有R这个音。而凡是有L音的都发成“诶捞”。比如TCL就叫“踢西诶捞”。这个没有普遍性,自己多注意对照标准音练习矫正。我就不多谈了。这类似于zh组音的问题,要翘舌头加收缩舌大部,南方同学不习惯。

8.H和F

部分地区这两个音不分,或者是只有其中一个音。没什么规律可言,自己注意。

练习:

白粉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飞。

9.北方同学请注意!v和w音。

这是北方方言大部分地区的一个发音缺陷,尤其以北京等地最为严重。南方人一般不会犯这个错。

大家都学过国际音标,这两个音怎么区分不用我多言。我要说的是在汉语拼音方案的标准。大家把自己手头的汉语辞典翻到最后,一般都有汉语拼音方案。里面有v这个音。但注意下面的注释:“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明白了吧。就是说标准的汉语通用语发音里面是没有这个v音的。但我们在生活中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vei什么?吃van了,还有什么ven题吗?......

这虽然不妨碍交流,但它就是个错误。

顺便说一下,北方同学乃至北京同学也要学好普通话。下面有专门转载文章论述。

电视广播里的主持人几乎不存在这个毛病。但现在大量的非科班出身的业余主持人充斥在各种媒体上,满口的北京腔以及港台味异常刺耳。这样谬种流传,民族罪人也。

三.词汇和语法问题。

把我们讲的第二部分发音都弄明白了的同学,是不是普通话就没有问题了呢?嘿嘿,大家来听这样两句话,用标准语音念:

1.你龟儿刘全进唆!

2.---渠海边个? ---我条菜。

有点晕吧?第一句是四川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丫SB吧!”当然意义要轻些,南方人嘛,到底要细致委婉一点。“龟儿”略同北京话的“丫”,但基本没有骂人的意思,仅在内部使用。肯定不能跟师长和陌生人用的。刘全进来自二十四孝的典故之一“刘全进瓜”,是用歇后的手法说你是“瓜”的,就是成都话说的“傻,笨,没见识”。

第二句是广东话,翻译过来是“---她是谁啊?---我女朋友。”这里有一个广东话的语法特点。“我条菜”意思是“我的那条菜”。把菜叫条是有道理的。广东人好吃蔬菜,而且喜欢不切整个烹饪,还讲究吃得鲜活。所以盘子里的菜端上桌的时候还是“一条一条”的,并且颜色翠绿如生。那为什么把女朋友叫“菜”呢?是因为面有菜色吗?非也。据美食家沈宏非说,因为广东人对蔬菜的喜爱和须臾不可离,而且吃的菜都是新鲜之极,生机盎然,所以就用来形容可爱青春一天到晚不分开的女朋友了。不管是否成说,姑妄听之。

明白我想说什么了吧。纯正的普通话除了发音标准以外,还在于规范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果仅仅是标准的发音而用方言的结构的话,这样的话不能算是普通话,只能跟人妖一样尴尬。我上面提到过的那位发不出[r]音的同学,不仅语音烂到极点,而且说话完全是用的粤语语法结构,也就我这样懂点广东话也懂点普通话的能猜出她说的什么。对,是猜,谢谢。

这个问题太大了点,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所以猪哥哥就省事了啊,自己多注意吧。我也不能什么都手把手地来吧,呵呵。捡两个话题侃侃。

1.丫,丫头的丫

“丫”是绝对的北京话。这里应该是大多数同学都知道来龙去脉,我还是多叨叨两句吧。“丫”的完全形式是“丫头养的”。这是一句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脏话。为什么丫头养的就是骂人呢?这不是仅仅说人的母亲是丫头而已。这涉及到封建的婚姻制度。我国封建社会是以蓄妾等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三妻四妾的说法是不严密的,因为正妻只能有一个。这是为了维护封建大一统的需要。正妻生的儿子是财产,权力等资源的合法继承人,偏房的孩子总是受歧视的。而“丫头养的”又等而下之了。是指男主人跟丫头私通所生的私生子。即使是被收房的丫头所养,一样是抬不起头的贱民。这话的原始意义可真是有点狠。直指人家的血缘纯洁!

后来人们嫌“丫头养的”字多,就简化为“丫挺的”。注意这个“挺”的发音,是介于“顶”和“挺”之间的一个过度音,这才是老北京正宗的发音。再后来,就完全简化为“丫”了。一般做人称代词。单独使用为第三人称,一般是单数。也可结合使用,如“你丫”,“你们丫”,“他们丫”。当然不会有人自取其辱用在第一人称了。

这是北京话的糟粕,我们不是来学这个。知道怎么回事也就罢了。二外校园里时常有那么一些同学满口的南方口音还磕巴磕巴地“丫”,“丫”不停。看见这样的人我真想上去抽“丫”一大嘴巴!

2.“咱们”和“我们”

“我们”属于万应灵丹,没有什么使用的限制。南方基本没有“咱们”这个词,用“咱们”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咱们”的基本用法是指把说话人和听话人包含在内,比如“咱什么时候考试啊”就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是一个集团的,一起参加这个考试的。“咱们”还有一个用法就是套近乎,比如记者说:咱们这小区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啊?他并不是这小区的人,只是为了套近乎而已。要注意别出问题。你同学女朋友回家了的话你可千万别问:“咱媳妇什么时候回来啊?”这就出事了。
幸福忄谎言
2011-08-1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多练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