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职问题:什么是经略使、宣抚使,安抚使、置制使等?

读关于宋史的书,知道文官上有宰相,下有有知州、知府、知县、县丞。但搞不懂以下官职是做什么的:宣抚使、经略使、安抚使、安抚大使、安抚置制使、置制使、置制大使等官。这些官职如... 读关于宋史的书,知道文官上有宰相,下有有知州、知府、知县、县丞。但搞不懂以下官职是做什么的:宣抚使、经略使、安抚使、安抚大使、安抚置制使、置制使、置制大使等官。这些官职如此之多,我还想问,这些官职之间有什么区别???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389bd4a
高粉答主

2019-01-2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万
展开全部

经略使是宋代军事长官,宣抚使是历史官名,安抚使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使臣,制置使是北宋边疆地区临时性的军事统帅。

宣抚使、制置使都是方面大员,是战区一级的最高统帅,安抚使一般是一个路的地方军政长官,经略史主要是保卫边疆的地方军事长官。

1、经略使

一种临时性的边疆地区军事长官,唐贞观年间始设,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其主要职责为抗击西夏和招抚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

2、宣抚使

巡视地方、存问官吏百姓的一种临时官职,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以后演变为一路或数路的军事统帅。

南宋以后,常带“处置”二字,称宣抚处置使,职权较宣抚使更大。宣抚使在南宋初年设都督军事之前,为方面军最高统帅,此后的地位、职权低于都督军事。

3、安抚使

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的一种临时性的地方军事长官,后渐成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以知州、知府兼任,必须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曾任侍从官者兼任。

南宋,各路均设安抚使司,唯广东﹑广西两路仍于“安抚”前加“经略”二字。一般以各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安抚使。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有“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

4、制置使

北宋边疆地区临时性的军事统帅,唐大中五年(851)始置。北宋不常置,掌筹划沿边军事。南宋设置渐多,掌本路诸州军事,多以安抚大使兼任,有四川、江淮、京湖等制置使。

5、制置大使

与制置使一样,一种临时性的地方军事统帅。辖区内的安抚使及地方官吏并受节制,后改为只节制军事,其它归地方政府。制置使官高者称制置大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抚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宣抚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置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略使

wowxjlcjq
2011-08-16 · TA获得超过67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9万
展开全部
简单的说 宣抚使在宋代早期是中央下派到地方 去巡视监督工作或者哪个地方出了灾祸去安抚慰问的官职 后来就成了区域内政治军事一起管的官职了 类似于后来的总督或者督师 举个例子 岳飞就是因军工受封宣抚使 经略使本来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官 类似于唐代的行军大总管 和明代的经略 相当于抗日战争的时候的战区司令 出现了战事临时指派一个人去出任这个管 一般都是朝廷的大员出任 主要是防止将领互相扯皮 谁也不服谁 排一个高官来统一管理就很有利 水浒传里鲁智深还是提辖的时候 他的长官北宋一代名将种师道就号称老种经略相公 至于安抚使 制置使 安抚制置使之类的 其实就是行政区域内高级长官 根据不同的情况职权虽有大小 不过差别也不大 就像宋代的枢密院 正副长官可以叫枢密使 枢密副使 知枢密院事 签书枢密院事 等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gyljj
2011-08-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宣抚使:是指镇抚一方的官员,职位高于安抚使。安抚使:是为各路灾伤以及用兵的特遣专使。安抚制置使。唐代后期在用兵前后为控制地方秩序设置,位在刺史之下;五代时成为地区的军事长官。宋代延置,掌措置捍卫疆土的军事,初不常设。南渡后,因对金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使兼充,得以便宜制置军事,资望特高的,称制置大使。制置使:掌筹划沿边军事。南宋设置渐多,掌本路诸州军事,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可便宜制置军事,有四川、江淮、京湖等制置使。其秩高望重者称制置大使。经略使:唐贞观二年(628)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为边防军事长官,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宋不常置,咸平五年(1002)始置于西北地区,自宝元(1038-1039)后,陕西沿边大将都兼经略使名,河东、陕西、岭南各路经略使常兼安抚使,称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军事及民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遗民汉唐
2011-08-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01
展开全部
宋代官职表(三师)

(三公)

(三孤)

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正一品

(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一品总理全国政事参知政事正二品副相

枢密院枢密使(知院事)从一品正二品专司“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戌赏罚之事”

副使(同知院事)正二品

门下省侍中佐天子,审中外出纳之事。

门下侍郎佐侍中

中书省中书令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侍郎佐令

尚书令奉天子命而施政尚书省左、右仆射佐令左、右丞相佐令

三司使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副使

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正三品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文件翰林侍读学士正三品翰林侍讲学士正七品崇政殿说书从七品

谏院知谏院掌规谏朝政缺失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各一人)从二品宋之六部、组织上属于尚书省。

侍郎(各一、二人)从三品郎中正六品员外郎从六品

御史台御史大夫从二品专掌监察、执法1.“大夫”为加官,不除人。“中丞”为实际上之台长。

御史中丞从三品台长侍御史(台院)从六品殿中侍御史(殿院)正七品监察御史(察院)从七品

(九卿)

(九寺)

卿(各一人)正四品(或从四品)

宋之九卿: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少卿(各一至二人)从五品(或正六品)

国子监祭酒从四品掌教育行政司业正六品国子博士正八品国子监丞正八品

路转运司:转运使、副使、判官掌一路财赋、又兼管监察官司吏之事南宋谓“漕司”

提刑司:提点刑狱公事掌司法和刑狱南宋谓“宪司”

提举常平司: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掌常平仓及贷放钱谷等事务南宋谓“仓司”

提举学事司:掌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以上各官谓之“监司”。

经略安抚司经略安抚使南宋谓“帅司”

府知府事(各一人)

(府尹)开封尹正三品掌府之事宋于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称“府”

(少尹)开封少尹从六品(判官)

(推官)开封府均从六品

州(判某州事)

(刺史)从五品掌州之治宋不设“太守”,“刺史”乃虚衔。

判某州事(权知某州军州事)

知州(简称)兼指挥军事监县知某军事戌兵驻县官,兼管军事宋代之县,分为:赤县:在京城内畿县:京城外望县:四千户以上紧县:三千户以上上县:二千户以上中县:千户以上中下县:不中千户下县:五百户以下

知某监事知县(县令)赤县:正七品畿县:正八品其它:从八品掌县之治县丞(小邑不置)赤县:正八品畿县:从八品其它:从八品主簿(小邑不置者以尉兼)赤县:从八品畿县:正九品其它:从九品尉赤县:从八品畿县:正九品其它:从九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予意在山水
2011-08-15 · TA获得超过6.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17万
展开全部
宣抚使
宋朝宣抚使地位相当于执政大臣,或由执政大臣担任。最初的职责是巡视地方、存问官吏百姓,如咸平三年(1000)参知政事向敏中为河北、河东沿边宣抚大使即是。以后演变为一路或数路的军事统帅,庆历八年(1048),参知政事文彦博任河北宣抚使,则是专为镇压贝州王则而设的军事统帅。皇祐四年(1052),枢密副使狄青任宣抚使,是武臣任宣抚使之始。北宋末,宦官童贯等也曾任宣抚使。  北宋时,宣抚副使只是副长官,并不单独设置,判官则是高级属官。南宋设置的宣抚副使和宣抚判官,都系长官,这是因为资浅而降低使名之故。

经略使
宋代在西北﹑西南边境地区亦设置经略使,但不常置。咸平五年(1002)﹐宰相张齐贤出任经略使﹐为西北的军事统帅﹐节制西北数路军马以抗击西夏。未几即罢。同年秋﹐钱若水任并﹑代经略使﹐为一路的军事长官﹐次年亦罢。宝元二年(1039),因西夏进扰﹐泾原﹑秦凤路安抚使夏竦﹐鄜延﹑环庆路安抚使范雍﹐皆带经略使。此后﹐陕西各路和河东路的安抚使﹐例皆带经略使﹐其主要职责为抗击西夏和招抚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皇祐四年(1052)﹐因侬智高叛乱﹐设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安抚使﹐皆带经略使﹐此后遂为定制﹐直至宋亡。此外﹐绍兴六年(1136)曾以襄阳临近伪齐﹐按照陕西旧例﹐荆湖北路的安抚使也因而带经略使﹐次年罢。

安抚使
安抚使是中国古代官名,为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宋初沿之,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后渐成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以知州、知府兼任。
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始设西川﹑峡路安抚使﹐泾源等十五军州安抚经略使等。以后﹐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辄派安抚使“体量安抚”﹐事毕即罢。仅陕西﹑河东﹑河北及两广等路常置安抚使司﹐掌管一路民政﹐以知州兼任安抚使﹐但必须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曾任侍从官者兼任﹐官品低者只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或“管勾安抚司事”。南宋初期﹐各路均设安抚使司﹐唯广东﹑广西两路仍于“安抚”前加“经略”二字。一般以各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安抚使﹐如系二品以上﹐则称“安抚大使”。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有“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宁宗后﹐各路兵民之政分别由都统制司等分管﹐安抚使反成为闲职

安抚大使
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

安抚制置使。置制使、置制大使
唐代后期在用兵前后为控制地方秩序设置,位在刺史之下;五代时成为地区的军事长官。宋代延置,掌措置捍卫疆土的军事,初不常设。南渡后,因对金作战,设置渐多,多以安抚使兼充,得以便宜制置军事,资望特高的,称制置大使。
官名。唐大中五年(851),始以大臣充诏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北宋不常置,掌筹划沿边军事。南宋设置渐多,掌本路诸州军事,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可便宜制置军事,有四川、江淮、京湖等制置使。其秩高望重者称制置大使。唐代后期在军事行动前后为控制一方秩序而设。北宋边疆地区临时性的军事统帅。如太平兴国四年(979) 灭北汉时﹐潘美曾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元丰五年(1082)﹐宋夏战争期间﹐陕西各路原已设有经略安抚使﹐作为常设的军事长官。此时﹐宋政府拟由泾原路进攻西夏﹐任命宦官李宪为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制置使﹐授以节制陕西各路军队之权。后因宋政府的计划改变﹐制置使亦随而撤销。后又任命李宪为熙河﹑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兼制置使﹐不久又罢。崇宁四年(1105)﹐为夺取河湟地区﹐曾任命宦官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北宋末﹐曾以种师道为京畿﹑河北制置使﹐作为抗金的军事统帅。南宋初﹐常设制置使为方面军统帅﹐以抗金或镇压叛乱。辖区内的安抚使及地方官吏并受节制﹐后改为只节制军事﹐其它归地方政府。建炎四年(1130)定位在招讨使之下﹐后又规定安抚使不再带制置使﹐制置使只作统兵文武官员的官衔﹐也不常置。只有四川安抚使仍带制置使﹐职权略同于宣抚使﹐但不管财政。官高者或称制置大使。此外﹐还设沿江制置使﹑制置副使﹑沿海制置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