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遗传的文学作品以及中文互联网中的概念

 我来答
瓜子脸08hmE
2016-05-29 · TA获得超过28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9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64.3万
展开全部

在中文互联网环境中,搜索“记忆遗传”,会发现一系列以讹传讹的词条:如搜搜百科、互动百科中的相应词条。词条中具有类似下面的段落: “遗传记忆是马雷于1911年首先提出的。从那时起,人们就一直在激烈地辩论这个问题。用最简单的话说,这种理论认为,遗传机制控制着所有身体特征的遗传,但它又不限于控制身体特征的遗传。低等动物的行为也是由遗传决定的,它们的复杂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但是高等动物的行为可变性较大,需要学习和记忆。问题在于高等动物的心理机制,特别是人和猿猴的心理机制,是否有通过遗传因子先天生就的成分。” 以及 记忆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后天积累的,个别的,巨大的,长时间的事件可能会成为一种遗传记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本能。比如当一种动物连续几百代受到某种动物的袭击其后代就有可能在对该种动物表现出本能一般的恐惧和躲避,这就是记忆的遗传。
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人类的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但是按照达而文的进化论来说,生物中长期不会用到的部分会逐渐退化掉。那么为什么人类没有用到的95%的大脑资源没有退化掉呢?
其实,那没有用到但是也没有退化掉的95%的脑资源,并不是真的没有用到。而是它的实际作用没有被人类所发现而已。很多生物一生下来就拥有了生存的技能。例如蜘蛛一生下来就会织网,蚊子一生下来就会吸血。这是为什么?本能吗?不!这是生物意识产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经过大脑的逻辑模糊计算与传输处理而实现的。那么为什么有些生物在出生之后,没有父母和同类的教导及传授技能便已经具备了这些生存技能了呢?
我认为,只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他们父母或祖先的部分生存技能的记忆,有选择性的遗传到了他们后辈的大脑里。使他们与生俱来就具备了生存技能的记忆。所以他们能够一生下来就会织网,一生下来就会飞就会吸血。其实人类也是一生下来就拥有了生存的技能,简单举个例子,当婴儿接近母乳的时候,婴儿自己就知道了如何吸吮乳汁。那么人类的其他祖先的生存技能为什么没能遗传下来呢?其实也不是没有遗传下来,而是所有遗传下来的记忆都被自己的大脑封闭起来了。就封闭在那没有用到的95%的大脑资源里。
“那么人类的记忆是如何遗传的呢?首先人类自身的DNA会抛弃一些无用的记忆以尽量将你自身的精华和求生基本技能以及身体各部分细胞的排列顺序和运动规律通过某种编码压缩到一个小小的精子和卵子里。当精子遇到卵子后,这些记忆组件开始解压缩,并利用母体内的营养资源组建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体。”
“为什么人类不能开启自身的里记忆?因为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几亿年的经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体。如果这部分的记忆突然被激活,首先大脑就会对所有记忆进行一次自我检查,那么多的信息一下子涌入一个小小的信息处理器,导致的结果必定是大脑崩溃,甚至死亡。所以潜意识将深层记忆封闭起来,甚至断绝了通往深层记忆的通道。” 上述段落的出处为何马编写的《藏地密码》小说,随后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广泛传播,也在其他文学故事作品中被广泛借用,甚至整段整句原样地照搬抄袭:如《白色的爱》,《刚果惊魂》以及《杀人游戏之谋杀感应》等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类描述并不具有科学性,通过借用部分科学名词和少量概念,组织成与现代科学完全违背的整体思想(参考:伪科学),对于非心理学和生物学专业的读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事实上,在上述描述中除“记忆是后天积累”的部分以外,多为主观的臆测和想象。例如:父母熟读“四书五经”,其儿女无法遗传获得上述记忆。在其他动物中,父母的高级捕猎技能也无法遗传给子代,因而需要重新接受教育,如:母猫会教育小猫、猩猩训练儿女学习吃白蚁等技能等等。该说法之所以在今天对公众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科学工作者而言,“记忆遗传”理论早已没有市场),关键在于其扩大了记忆的概念,譬如,将动物的捕猎本能也纳入了记忆的范畴,如:祖祖辈辈的狮子都“记得”饿了要吃肉,等等。显然,后者并非大脑的高级功能——“记忆”,而是属于本能的范畴。即便是只有几十个神经细胞的低等生物——线虫,也具有“趋利避害”的基础功能,这并非是记忆,而是生物的应激性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