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惠州
市情简介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惠州市属珠三角经济区,现辖惠城、惠阳两区和博罗、惠东、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常住人口321万。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惠州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早在十年前,惠州已进入中国大中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综合实力50强”的行列,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近两年来,惠州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使惠州的环境优势更为凸现。目前,惠州已形成由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水路距香港仅47海里,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30多公里,年吞吐量可达1.2亿吨,现已建成2座万吨级通用码头和4座3.5万吨级的原油油气码头,形成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规模。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惠州交汇,即将建成通车的惠澳(惠州港)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接轨,将形成铁路连接港口的大陆桥格局。惠盐、深汕与在建的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211公里,公路密度65公里/百平方公里。惠州至深圳黄田机场1个小时车程,至广州白云机场只有2.5个小时车程。全市电话普及率73.2部/百人,在境内通过的多条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与境内通信网络相连接,构筑起发达的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市区自来水供水能力40万吨,输变电能力为全国主变容量超200万千伏以上的53个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惠州市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培育出TCL、德赛、华阳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创立了TCL电话机、TCL王牌彩电、TCL手机、富绅衬衫、德赛电池、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CECT手机等一批工业产品名牌。建立起一批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引进了美国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和中国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在惠州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构建起以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2亿元,工业总产值1216.3亿元。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办起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目前,惠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和镭射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成为中国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
2002年11月,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外方投资者是世界著名的英荷壳牌有限公司,将于2005年正式投产。该项目的上马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牵动效应,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该项目将给惠州带来600-1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个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惠州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惠州百年发展的格局,必将对惠州乃至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目前,惠州正加紧规划及实施三条战略经济带,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数码信息企业为内容,打造数码信息产业带,壮大数码信息产业。二是以建设大学园区,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落户为契机,带动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发展文化产业。三是依托惠州港大港口的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辟沿海重化工产业带,发展临海经济,以此打造惠州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的惠州政通人和,蓄势待发。市委、市政府正抓住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动工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迅速掀起新一轮发展潮,全面推进现代石化数码名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委、市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惠州建成“四个基地、一个中心”,即数码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加工基地、对外贸易出口基地、度假观光旅游基地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到2010年,全市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1700亿元,人均GDP超过5600美元。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力争2003年成为广东省文明城市,2005年左右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在3-5年内把惠州建设成为文明生态城市,并逐步夺取“中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及“国际花园城市”的荣誉称号。
城市建设
2005年,新建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惠阳区和大亚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快,惠城区完成了塘尾街等一批内街的改造,下角东江大桥建设、东新桥拆建顺利推进。至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36.3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657公顷;实有营运公共汽车696辆,实有出租小汽车975辆;实有铺装道路面积1075.8万平方米,铺装道路总长度814.50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372.4公里,排水管道长度862.72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9.5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0468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7463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1.4万吨,其中家庭用量10.3万吨。
科教文卫
2005年,全市考入大专以上学生11534人,比上年增加 1064人,增长10.2%;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7.2%;初中毕业生(包括了升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升学率71.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9%。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有7.48万人,增长10.9%,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有2.54万人,增长17.3%。2004年科技奖励项目33项。全年申请专利1109件,专利授权680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9.9%和27.8%。全市参加科协各类活动人数达28.82万人,比上年增长85.2%。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1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2亿元,增长16%。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66.2%。
2005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89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电台频道5套,电视频道6套,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2%和96.7%。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6.38万户,娱乐歌舞厅257家,网吧232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752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4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622人,注册护士3872人。已建立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83个,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网络乡镇7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61.6%。
2005年,全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62枚。其中,获亚洲赛金牌3枚;获国家赛金牌4枚;获省赛金牌7枚。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馆数39个。全年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1场,参赛运动员25000人次。
贸易旅游
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1.51亿元,增长18.0%。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0.99亿元,增长18.3%;县以下零售额70.52亿元,增长1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15.66亿元,增长18.5%;餐饮业35.85亿元,增长15.0%。全年汽车类商品成交额23.48亿元,增长33.4%;石油类产品零售额21.82亿元,增长35.7%;人人乐、万佳、丽日、百佳四大超市完成零售额合计9.28亿元,增长24%。
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1000.2万人次,增长33.4%;接待住宿游客459.8万人次,增长30.6%,其中国内游客人数380.02万人次,增长18.4%。旅行社组团方面,国内游29.68万人次,增长31.1%;出境游1.54万人次,增长7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94亿元,增长2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5亿美元,增长92.7%。
市情简介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惠州市属珠三角经济区,现辖惠城、惠阳两区和博罗、惠东、龙门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经济区面积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常住人口321万。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从唐到近代的一千多年间,有48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履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寓居惠州三年,孙中山、周恩来曾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廖仲恺、邓演达、叶挺、曾生等一批民主志士和革命家皆出自惠州。
惠州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全市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有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并具有资源多样性的特点,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有6处,拥有“岭南第一山”--罗浮山,“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南昆山,“东方夏威夷”--巽寮湾,“苎萝西子”--惠州西湖,还有全国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等。
早在十年前,惠州已进入中国大中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综合实力50强”的行列,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广大投资者所认同。近两年来,惠州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使惠州的环境优势更为凸现。目前,惠州已形成由深水港、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相互配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水路距香港仅47海里,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线30多公里,年吞吐量可达1.2亿吨,现已建成2座万吨级通用码头和4座3.5万吨级的原油油气码头,形成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规模。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在惠州交汇,即将建成通车的惠澳(惠州港)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接轨,将形成铁路连接港口的大陆桥格局。惠盐、深汕与在建的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211公里,公路密度65公里/百平方公里。惠州至深圳黄田机场1个小时车程,至广州白云机场只有2.5个小时车程。全市电话普及率73.2部/百人,在境内通过的多条国家一级光缆干线与境内通信网络相连接,构筑起发达的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市区自来水供水能力40万吨,输变电能力为全国主变容量超200万千伏以上的53个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惠州市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培育出TCL、德赛、华阳等一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创立了TCL电话机、TCL王牌彩电、TCL手机、富绅衬衫、德赛电池、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CECT手机等一批工业产品名牌。建立起一批全国性的市场网络。引进了美国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和中国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在惠州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构建起以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2亿元,工业总产值1216.3亿元。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办起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目前,惠州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和镭射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成为中国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城市之一。
2002年11月,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外方投资者是世界著名的英荷壳牌有限公司,将于2005年正式投产。该项目的上马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牵动效应,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该项目将给惠州带来600-1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个项目的建设,标志着惠州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惠州百年发展的格局,必将对惠州乃至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目前,惠州正加紧规划及实施三条战略经济带,一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数码信息企业为内容,打造数码信息产业带,壮大数码信息产业。二是以建设大学园区,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落户为契机,带动以文化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发展文化产业。三是依托惠州港大港口的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辟沿海重化工产业带,发展临海经济,以此打造惠州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的惠州政通人和,蓄势待发。市委、市政府正抓住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动工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迅速掀起新一轮发展潮,全面推进现代石化数码名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委、市政府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惠州建成“四个基地、一个中心”,即数码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加工基地、对外贸易出口基地、度假观光旅游基地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到2010年,全市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1700亿元,人均GDP超过5600美元。与此同时,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力争2003年成为广东省文明城市,2005年左右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在3-5年内把惠州建设成为文明生态城市,并逐步夺取“中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及“国际花园城市”的荣誉称号。
城市建设
2005年,新建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惠阳区和大亚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快,惠城区完成了塘尾街等一批内街的改造,下角东江大桥建设、东新桥拆建顺利推进。至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36.3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657公顷;实有营运公共汽车696辆,实有出租小汽车975辆;实有铺装道路面积1075.8万平方米,铺装道路总长度814.50公里;供水管道总长度2372.4公里,排水管道长度862.72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9.5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20468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7463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1.4万吨,其中家庭用量10.3万吨。
科教文卫
2005年,全市考入大专以上学生11534人,比上年增加 1064人,增长10.2%;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7.2%;初中毕业生(包括了升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升学率71.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99.9%。
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有7.48万人,增长10.9%,其中中级职称以上有2.54万人,增长17.3%。2004年科技奖励项目33项。全年申请专利1109件,专利授权680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9.9%和27.8%。全市参加科协各类活动人数达28.82万人,比上年增长85.2%。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1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2亿元,增长16%。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66.2%。
2005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89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电台频道5套,电视频道6套,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2%和96.7%。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6.38万户,娱乐歌舞厅257家,网吧232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752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43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622人,注册护士3872人。已建立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83个,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网络乡镇7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61.6%。
2005年,全市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62枚。其中,获亚洲赛金牌3枚;获国家赛金牌4枚;获省赛金牌7枚。年末全市拥有体育场馆数39个。全年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1场,参赛运动员25000人次。
贸易旅游
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1.51亿元,增长18.0%。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0.99亿元,增长18.3%;县以下零售额70.52亿元,增长17.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15.66亿元,增长18.5%;餐饮业35.85亿元,增长15.0%。全年汽车类商品成交额23.48亿元,增长33.4%;石油类产品零售额21.82亿元,增长35.7%;人人乐、万佳、丽日、百佳四大超市完成零售额合计9.28亿元,增长24%。
2005年,全市接待游客1000.2万人次,增长33.4%;接待住宿游客459.8万人次,增长30.6%,其中国内游客人数380.02万人次,增长18.4%。旅行社组团方面,国内游29.68万人次,增长31.1%;出境游1.54万人次,增长71.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94亿元,增长28.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65亿美元,增长92.7%。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7258.htm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