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侯耀文、石富宽对口相声《讲礼貌》台词。拜托了啊,老师们帮帮忙……

 我来答
gyxisuo
2011-08-16 · 超过3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1万
展开全部
  讲礼貌
  甲:人与人之间应该讲礼貌。
  乙:讲礼貌非常重要。
  甲:礼貌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感情的“粘结剂”,是打开友谊之门的“钥匙”,是伸向在困境中人的一只“温暖的手”。
  乙:看来还真得讲礼貌。
  甲:比如大家清晨第一次见面,一般都要打个招呼:“早上好”!别小看这句:“早上好”,它让人感到心理热乎乎的。
  乙:的确如此。
  甲:其实相互之间打不打招呼无所谓,谁也不该谁的、不欠谁的。可是,如果没有这句:“早上好”!你会觉得很别扭,不舒服,信吗?
  乙:有那么玄乎吗?
  甲:不信咱俩当着这么多观众的面,试一试,看你有什么反映,现在开始。
  乙:怎么个试法?
  甲:很简单,就当你我是早晨第一次见面,你从那边过来,我从这边过来,本来是老熟人,可是,见面后你看看你,我瞅瞅你,谁都不说话。
  乙:这太简单了。
  甲:来,开始。
  (动作:二人相对而行,相互大量对方)
  甲:怎么样?有何感受?
  乙:你还别说,还真别扭。
  甲:心里好受不好受?
  乙:当然不好受。你好受啊?
  甲:你知道我当时看到你那样有什么感觉?
  乙:你的感觉我怎么知道!
  甲:就觉得你这个人有病,病得还不轻。
  乙:你才有病哪,说啥不好,说有病,真是的。
  甲:其实,这礼貌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跟对方打打招呼的问题,它还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乙:有那么严重吗?
  甲:当然。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应该尊重他人。
  乙:也是,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甲:一个人光有礼貌还远远不够,还得懂得最起码的礼仪。对人有礼貌很重要,但不懂的礼仪照样不行。
  乙:这还得有礼仪?
  甲: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由金正坤教授讲授的《社交礼仪》就很好,不知道您看过没有?如果没有看过,建议您看看,很有益处。
  乙:还真得多学点礼仪。
  甲:这礼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不同的民族习惯的不同而不同。
  乙:看来这礼仪还有这么大学问。
  甲:可不是吗,就拿咱们国家来说,那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差别又很大,所以礼仪也不尽相同,要说世界之大,那么礼仪就更是千差万别了,咱民间也有一句话:十里不同俗。
  乙:听您这么一说,还真长学问,您能否给露两手?
  甲:听您这么一夸,俺心里挺舒服的,干吗露两手,干脆今天给您,同时当着大家的面露三到四手,您看怎么样?
  乙:说他胖还真喘上了,好吧,您就露四到五手吧。
  甲:没问题。首先咱从见面打招呼开始,您看这档次行吗?
  乙:行,从哪儿开始都成。
  甲:不过有时候您得配合一下。
  乙:没问题,什么三下四下的,就是五下六下都行,您请好吧您。
  甲:有这么好的配角,我得好好的表现一番。
  乙:谁是你的配角,臭美吧你。
  甲:别罗索了,现在开始。就说这见面的礼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都不一样。
  乙: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是怎样的?
  甲:你问的是古代还是现代?
  乙:就问古代吧。
  甲:你问的是男人间打招呼还是女人间打招呼?
  乙:先问男人间的招呼怎么打。
  甲:这很简单,如果两人是朋友或者是平辈之间,就是两人相互抱拳,然后寒暄。如果是辈分不同,下辈要给长辈抱拳作揖,然后寒暄。如果是给父母或者更年长的长辈打招呼,有时还有行跪叩之礼。要是给皇帝那就更讲究了,要行君臣大礼。你会吗?
  乙:多少从电视、电影上看到过,也多少懂得一点,不好意思。
  甲:你也会行“君臣之礼”?那你就给我行个君臣之礼,让大伙评判一下,给你打打分,看你合不合格?
  乙:你玩去吧你。
  甲:行不行礼没关系的,别气着身子。俺是‘斗你玩’。
  乙:那要是女人之间行见面礼,该怎么个行法?
  甲:这也很简单,就是相互道个“万福”。就这样(做动作)。
  乙:这是古代的,那么近代、现代的你也给学学。
  甲: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什么叫“学学”,确切的说得是“教教”。
  乙:教教?你教谁啊?
  甲:你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知者为师”。你怎么都给忘了。
  乙:好吧,就算你为师,既然这样,今天我得好好的请教一番(自言自语)。
  甲:问吧,徒弟,当老师的哪儿有留一手的,都是毫无保留,无私奉献。
  乙:老师,近代人和现代人见面怎样打招呼?
  甲:你这学生怎么这么笨,你连最起码的见面打招呼都不会,真是没有礼貌。
  乙:老师,您的礼貌多,给教教。
  甲:好吧,近代的礼仪也做了改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礼仪也不断的变化。作揖改成了握手。特别是女同志,见面问好不再道“万福”,年轻人见了长辈不用再下跪磕头,你想想,现在人们都讲究卫生,像你穿的挺干净、阔气的,要是见了师父我往地上一爬,给磕个响头,一是我过意不去,二是也不卫生,你说是不?
  乙:谁给你磕头下跪了。
  甲:不光是这礼仪有了变化,就连这寒暄的语言都有变化,特别是在近几年,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都讲究文明礼貌了,这礼仪也都成了现代人必修的一门“功课”,出门在外和别人打交道多,应酬多,这礼仪也学了不少。
  乙:还真是这么回事。
  甲:这寒暄的语言也是变化很大。
  乙:六七十年代见面都说什么?
  甲:那时候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一般人们见面都是先问句“你吃饭了吗”?简称“你吃了吗?”
  乙:干吗问这个,问点别的不行吗?
  甲:大家都这样,那时吃饭是第一问题,都把能吃上饭作为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有的地方就更有趣了,不论一年四季,大伙到吃饭的时候都在门外,男女老少都端着碗在外面,先不管碗里承的是啥“好东西”,好让别人看到,至少说明我家今天有饭吃,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是一种炫耀。
  乙:多不卫生啊!那该怎样回答。
  甲:一般都回答“吃了”,不管肚子饿不饿,饭吃没吃,先回答了再说。然后反问一句“你吃了吗?”,要是回答“没有”,很可能说明你们家没有米下锅,说不定连个媳妇都娶不到。
  乙:看来,这见面的寒暄语还有时代的烙印。
  甲:就这句“你吃了吗”?还没少出了笑话。
  乙:是吗,讲个听听。
  甲:有一次,我刚从厕所出来,正好过来一个同事,他也是上厕所,他第一就问“你吃了吗”?
  乙:你怎么回答?
  甲:我当然回答“吃了”,于是我就问他一句“你吃了吗?”
  乙:他怎么回答?
  甲:“还没有,一会吃”。
  乙:多尴尬,就没有别的话题。
  甲:那时候就这样,上了年岁的同志可能还记得。
  乙:老师,外国人见面都是行什么礼?请指教。
  甲:要说国外吗,那外国也太多了,今天就不给你一一讲述了,就拣几个比较典型的,像欧洲、非洲什么的简单的向你传授传授,这学费吗,今天你就不用交了,算是免费的,不过下不为例。
  乙:想得美,有钱谁向你讨教。
  甲:比如欧洲,男士们见面一般是相互拥抱或者是握手。
  乙:他们见面也问“你吃了吗?”这句话吗?
  甲:人家不这样问,一般都是用HI或Hello打招呼,见面一般都是谈论天气。要是见到老人中国人出于对老人的尊重,一般好问“您老人家今年高寿了?”
  乙:就是问年龄。
  甲:咱中国的老人会很高兴的告诉你他(她)的年龄。但是在国外这样是不礼貌的,特别是对年纪比较大的女同志,这是不礼貌的,她会很生气。像什么:你在哪儿发财啊?工资多少啊?都不能问。
  乙:那么该怎么问?
  甲:你夸她,她会很高兴。
  乙:怎么夸?比如我见到一位老态龙钟的女同志。
  甲:外国人一般不称“同志”,一般称女士。
  乙:我这样说惯了。
  甲:你这样说:“您看上去真年轻,您真漂亮”。她会说“谢谢!”
  乙:这样说在咱中国也肯定能行。
  甲:你错了,比如你在路上见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同志,你想和她搭话,说:“你真漂亮”。
  乙:她会很高兴。
  甲:她会说你“流氓”。
  乙:怎么骂人啊。
  甲:说你流氓是看得起你,这女同志要是一上火,把你扭到派出所,你吃不了就得兜着走,要是遇到她的男朋友或者老公,你就更倒霉了。
  乙:看来,这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差别还真大。
  甲:那当然了,咱们见面,多数都是面带微笑,热情打招呼,不过到非洲有个部落,第一次见面,欢迎你,向你打招呼先哭。
  乙:这别不别扭。
  甲:你为了对主人的欢迎表示高兴,你也得哭两句。如果你哭不出来,说明你没有真心。
  乙:这风俗差别这么大。
  甲:可不是吗。多数朋友或同事见面都是握手或拥抱,你到法国,法国你知道吗?
  乙:法国谁不知道。
  甲:到法国你要是见到你朋友的太太或小姐,你知道行什么礼吗?
  乙: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拥抱,谁不想拥抱啊,你说是不是啊,同志们。
  甲:错了。你得行吻手礼。
  乙:吻手礼?就是用我的鼻子去闻闻太太或者小姐的手?
  甲:不对,就是用你的嘴,亲自吻―――,吻就是亲的意思,就是用你的嘴亲一下对方的手,以表示尊重对方。
  乙:这,我可不干。用我的嘴吻她的手,她要是刚化完妆倒是还勉强可以,她要是刚从厕所出来我怎么办?
  甲:算你倒霉。
  乙:那我可就惨了。
  甲:你这人怎么这么小气,连女人的手都不敢吻,真不像男子汉。
  乙:你像男子汉,你吻过?
  甲:我吻过是不可能的。
  乙:就是嘛,叫你,你也不干。知道的是行“吻手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刷流氓。
  甲:这还算文明的,有的礼仪你根本就接受不了,不过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毕竟入乡随俗吗。
  乙:看来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得先学习人家的习俗,不然,会闹出笑话。
  甲:咱还是说国外,非洲有的地方,见面礼很特别。
  乙:怎么个特别法?
  甲:见到客人们来了,不是先上茶,而是先往客人身上抹泥巴。看你穿得西服洋装,等你一到,不一会,再看你,就认不出来了,整个一“雕塑”。如果这样(做动作)像个“思想者”。
  乙:这是欢迎吗,整个就是欺负客人。
  甲:你说错了,人家这可是最隆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