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需一本数学科普读物的书评,什么都可以,大侠帮帮忙啊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书评:《从一到无穷大》书评
前几天,爸爸翻箱倒柜为我找到一本他一直想让我看的书,并欣喜若狂地拿来对我说:“君君,这就是爸爸推荐给你的书,我珍藏了二十多年,现在我把它传给你。”我接过手一看,的确是一本放了许多年的旧书,纸已经发黄,有股霉味。原来是1978年出版的书,于是我便按照爸爸的意志开始读这本书。
虽然书本页面已显得陈旧,但内容却一点都不乏味。这本由美国的G·盖莫夫写的《从一道无穷大》主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中的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方面的成就。这本书除了具有内容生动、通俗文并茂易懂这些科普读物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般科普读物往往怕数学太“枯燥”和“艰深”而不敢使用它,只局限于作定性的概念描述。这本书则恰恰相反,全书都用数学贯穿起来,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应为使用了数学工具,本书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文字易读懂,可讲到数学概念方面就立刻呆住了。的确,有些基本概念还是我们尚未学过的,如“开根号”。关于时空相对性,公式都让我读得疑惑不解。可这本书也有许多我喜欢读的地方,我喜欢看书中的故事,如在讲“无序定律”中的“计算概率”时,就讲了一个勒格让先生破译神秘符号的故事,就像讲侦探故事一样,我边看边想符不符合常理,想通了便继续看,看到那些不懂的地方就问爸爸,他会耐心地讲解,直到讲完故事再回到要说的主题。
要说然我喜欢的地方,那可不止一些小故事,还有那些有趣、新颖的话题,就像做做数字游戏中的你能数到多少?说了些很可笑的事,从前的人只会数到3,超过3就是不计其数……都让人联想现代文化知识的进步。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并与其他学科有着重大的联系。
现在虽然还没有全部读完它,但是它的精彩却我等不及要看完它。我相信读完了《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后,会对我以后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网上找的,抄袭被抓到不要怪我,,好吧这书写的还是很好的,不过......我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人未必能看的懂这书,这破书中间的扑拓学搞得我痛苦万分,要不我再找一篇来看看?)
前几天,爸爸翻箱倒柜为我找到一本他一直想让我看的书,并欣喜若狂地拿来对我说:“君君,这就是爸爸推荐给你的书,我珍藏了二十多年,现在我把它传给你。”我接过手一看,的确是一本放了许多年的旧书,纸已经发黄,有股霉味。原来是1978年出版的书,于是我便按照爸爸的意志开始读这本书。
虽然书本页面已显得陈旧,但内容却一点都不乏味。这本由美国的G·盖莫夫写的《从一道无穷大》主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中的进展。书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方面的成就。这本书除了具有内容生动、通俗文并茂易懂这些科普读物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般科普读物往往怕数学太“枯燥”和“艰深”而不敢使用它,只局限于作定性的概念描述。这本书则恰恰相反,全书都用数学贯穿起来,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应为使用了数学工具,本书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文字易读懂,可讲到数学概念方面就立刻呆住了。的确,有些基本概念还是我们尚未学过的,如“开根号”。关于时空相对性,公式都让我读得疑惑不解。可这本书也有许多我喜欢读的地方,我喜欢看书中的故事,如在讲“无序定律”中的“计算概率”时,就讲了一个勒格让先生破译神秘符号的故事,就像讲侦探故事一样,我边看边想符不符合常理,想通了便继续看,看到那些不懂的地方就问爸爸,他会耐心地讲解,直到讲完故事再回到要说的主题。
要说然我喜欢的地方,那可不止一些小故事,还有那些有趣、新颖的话题,就像做做数字游戏中的你能数到多少?说了些很可笑的事,从前的人只会数到3,超过3就是不计其数……都让人联想现代文化知识的进步。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并与其他学科有着重大的联系。
现在虽然还没有全部读完它,但是它的精彩却我等不及要看完它。我相信读完了《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后,会对我以后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网上找的,抄袭被抓到不要怪我,,好吧这书写的还是很好的,不过......我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人未必能看的懂这书,这破书中间的扑拓学搞得我痛苦万分,要不我再找一篇来看看?)
追问
挺好的,我也有这本书,但能少点吗?
展开全部
感悟数学——读《从一到无穷大》有感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Πr²,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²=9²Π+6²Π=117Π,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²=15²Π=225Π,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Πr²,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²=9²Π+6²Π=117Π,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²=15²Π=225Π,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