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重要媒介。在近几年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不断进行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科研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本文是关于我们幼儿园在主题性区域活动课题拓展研究中所取得的经验以及我们将如何进行科研拓展活动的总结以及计划。
一、研究背景与指导思想
以往的主题教学活动常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主要是由教师控制教学时间、场所和教学材料,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不能很好地兼顾到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我园也重点提倡探索性学习,而区域活动最为符合这一要求了。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活动,特指幼儿教师依据主题教育活动目标,有目的地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域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区域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主题活动预设目标的一种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匹配主题活动内容,是幼儿一百种语言的体现,是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有力支撑,更有利于幼儿的和谐发展。主题区域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对于教师也就相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围绕着主题,使活动内容顺利进行,层层推进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学期我们以“主题性区域活动课题如何拓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认真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和园务计划,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研讨的核心,优化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设定与解读主题。要想让主题性区域活动深入探究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有中心具有“包容量”,才能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中心具有“生活中获取相关的生活经验”;中心具有“开放性”,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如果主题不具备以上几个条件,是很难开展深入探究的。
在解读主题的中心时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主题名称本身,更应该解读到主题背后所关联的信息。有的时候主题名称只是主题的一个切入点。在一个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应该寻找和 建立主题扩展链。以每个扩展链的细化和深入带动主题的深入。
2.以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推动主题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形的,却是巨大的。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被动、静止地去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来实现的。
材料是构成幼儿学习环境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创设区域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投放难易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多方面的需求。
3.利用幼儿的反馈推动主题的发展。主题区域活动的主导者是我们的幼儿。教师绞尽脑汁想着要把什么教给幼儿。有的时候我们倾尽所有效果并不好。不如我们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当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感兴趣的问题,那便是我们的下一个主题的分支。由此得来的主题内容既符合幼儿的特点,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解决了教师苦恼已久的问题。每个幼儿就是一个“活点子”,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仔细去观察去记录,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主题开展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不要沿着既定的方案一路走到黑。当我们发现新的信息时需要适当地调整我们的方案,或者更好地融合进我们的方案。
4.及时反思、总结推进主题的发展。每次主题区域活动后,我们应该进行积极反思,有人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我们通过自我反思、集体反思的方法,提高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着眼于自己区域活动组织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决策、所产生的结果、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反思我们的主题是否合适,投放的材料是否恰当,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从而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走向。
四、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组织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的主题性区域活动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科研活动。
1.前期参访调查。通过谈话活动、集体讨论、问卷调查和亲子参访来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拓展主题的分支。
2.前期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根据前期的参访结果决定如何划分区域,环境如何布置和投入哪些有利于幼儿操作和推进主题的材料。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由幼儿进行投票选举的方式来决定。
3.活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进行主题性区域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观察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图片以及影像记录。
4.后期总结和反思。后期总结和反思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为每次活动结束后的现场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及时反馈本次活动的感受与发现的问题以及幼儿对于下次活动的意愿。第二为每一个主题大分支活动结束后,利用谈话法帮助幼儿回忆这一阶段的活动,从中找出闪光点和问题,为下一主题分支做铺垫。
5.主题总结家长展示活动。从主题开始到结束,这一过程中 ,我们充分调动家长资源。每一次小的参访到大的家庭互动,都让家长陪伴幼儿参与其中。有些家长会认为在工作后,幼儿园又为他们增添了额外的任务,不免有消极情绪。这样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于主题活动的热情。虽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家长会和主题活动说明。不过教师再多的言语都不如让家长亲眼看到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更能让家长触动。所以在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尾声,我们都会组织一次主题总结家长展示活动。让家长和幼儿都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情景中,去感受主题区域活动的魅力。
一、研究背景与指导思想
以往的主题教学活动常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主要是由教师控制教学时间、场所和教学材料,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不能很好地兼顾到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我园也重点提倡探索性学习,而区域活动最为符合这一要求了。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活动,特指幼儿教师依据主题教育活动目标,有目的地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域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区域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主题活动预设目标的一种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匹配主题活动内容,是幼儿一百种语言的体现,是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有力支撑,更有利于幼儿的和谐发展。主题区域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对于教师也就相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围绕着主题,使活动内容顺利进行,层层推进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学期我们以“主题性区域活动课题如何拓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认真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和园务计划,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研讨的核心,优化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设定与解读主题。要想让主题性区域活动深入探究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有中心具有“包容量”,才能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中心具有“生活中获取相关的生活经验”;中心具有“开放性”,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如果主题不具备以上几个条件,是很难开展深入探究的。
在解读主题的中心时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主题名称本身,更应该解读到主题背后所关联的信息。有的时候主题名称只是主题的一个切入点。在一个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应该寻找和 建立主题扩展链。以每个扩展链的细化和深入带动主题的深入。
2.以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推动主题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形的,却是巨大的。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被动、静止地去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来实现的。
材料是构成幼儿学习环境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创设区域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投放难易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多方面的需求。
3.利用幼儿的反馈推动主题的发展。主题区域活动的主导者是我们的幼儿。教师绞尽脑汁想着要把什么教给幼儿。有的时候我们倾尽所有效果并不好。不如我们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当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感兴趣的问题,那便是我们的下一个主题的分支。由此得来的主题内容既符合幼儿的特点,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解决了教师苦恼已久的问题。每个幼儿就是一个“活点子”,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仔细去观察去记录,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主题开展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不要沿着既定的方案一路走到黑。当我们发现新的信息时需要适当地调整我们的方案,或者更好地融合进我们的方案。
4.及时反思、总结推进主题的发展。每次主题区域活动后,我们应该进行积极反思,有人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我们通过自我反思、集体反思的方法,提高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着眼于自己区域活动组织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决策、所产生的结果、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反思我们的主题是否合适,投放的材料是否恰当,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从而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走向。
四、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组织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的主题性区域活动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科研活动。
1.前期参访调查。通过谈话活动、集体讨论、问卷调查和亲子参访来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拓展主题的分支。
2.前期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根据前期的参访结果决定如何划分区域,环境如何布置和投入哪些有利于幼儿操作和推进主题的材料。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由幼儿进行投票选举的方式来决定。
3.活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进行主题性区域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观察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图片以及影像记录。
4.后期总结和反思。后期总结和反思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为每次活动结束后的现场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及时反馈本次活动的感受与发现的问题以及幼儿对于下次活动的意愿。第二为每一个主题大分支活动结束后,利用谈话法帮助幼儿回忆这一阶段的活动,从中找出闪光点和问题,为下一主题分支做铺垫。
5.主题总结家长展示活动。从主题开始到结束,这一过程中 ,我们充分调动家长资源。每一次小的参访到大的家庭互动,都让家长陪伴幼儿参与其中。有些家长会认为在工作后,幼儿园又为他们增添了额外的任务,不免有消极情绪。这样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于主题活动的热情。虽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家长会和主题活动说明。不过教师再多的言语都不如让家长亲眼看到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更能让家长触动。所以在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尾声,我们都会组织一次主题总结家长展示活动。让家长和幼儿都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情景中,去感受主题区域活动的魅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