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是
展开全部
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有两类:
一是自然人主体即公民;二是法律上拟制的人,即单位。
其中,自然人犯罪是基础、是原则,是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一楼的回答完全正确,呵呵,偶又罗嗦了两句,见谅
一是自然人主体即公民;二是法律上拟制的人,即单位。
其中,自然人犯罪是基础、是原则,是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一楼的回答完全正确,呵呵,偶又罗嗦了两句,见谅

2025-08-14 广告
根据新《刑诉法》规定,应当逮捕的情形包括:(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尚尧律师提供
展开全部
自然人犯罪主体
从主体的法律性质上分,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不具有普遍意义。
从主体的法律性质上分,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单位主体在我国刑法中不具有普遍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自然人,其中分为1、14周岁以下的;2、14—16周岁的;3、16—18周岁的;4、18周岁以上的;5生理有缺陷的和有疾病的特殊情况。
二、单位1、单位本身;2、单位法人代表
二、单位1、单位本身;2、单位法人代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自然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