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长安一零九坊是哪些! 125
展开全部
唐长安平面方正,每边开三门,宫城居中偏北,左祖右社,中轴对称。城内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把全城划为109个坊里。坊里有大有小,占地从28——91公顷不等。小30、中50(1022*530米)、大80。迄今仅知坊里四周有封闭的坊墙,小型坊设东西两个坊门中间有一字横街,大中型内设十字街,有4个坊门。有人推测坊里还有小十字街形成16个区,像日本平城京(今奈良)16町分区。据长安考古发掘十字街宽15米,分4大区。永宁坊发掘有2米宽小巷。按《两京新记》和《长安志》所述位置称呼有东南隅、北门之东、十字街西之北,没有证据说还有小十字巷。坊里内部有微径通到各家各户,称为坊曲,宽不能通马车。小巷是自发形成的,有北曲、中曲、短曲、毡曲、古寺曲等俗称。描述有“井在何坊曲?”,“永昌坊入北门,西回第一曲”。没有三级叫法。从小巷宽度只有2米来看它们也不是明确的次级道路。
唐长安道路等级结构是宫前横街220米、通向城门的二级干道100——150米、一般三级干道40——70米,坊里十字大街15米,坊曲2米。
十字大街比三经三纬的临街面少,是由于统治者制约百姓的需要。
外郭城是一个大长方形,面积74.6平方千米,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城内东西14条大街,南北1l条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里坊。朱雀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和主干道,以此为界将全城分成东西两半。城的东半部与西半部各有五条南北向的大街,构成街道的对称格局。根据考古实测,这11条街道以朱雀街最宽,约为150米(北部最宽处达155米),也是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以东的5条南北向街道,依次宽为67米、34米、68米、68米和25米(东顺城街);以西的5条南北向街道,依次宽为63米、108米(残存宽度)、63米、42米(残存宽度)和20米(西顺城街)。从实测结果不难看出,尽管朱雀街以西5条南北街的宽度均比以东的5条街略窄,但应该承认,在略去建筑施工上的误差以及地形地势的影响,仍基本上保持了东西对称的格局。另一方面,隋初在设计大兴城时,东、西、南、北均各开三门,在全城南北向街道中。通向南墙城门的三条街道都要宽些。启夏门街与安化门街宽度大体相当。外郭城墙内侧四面的顺城街都窄,大体在20米一25米左右。这样设计既保持了东西对称布局的特征,同时也符合城市交通的需要。东西向的14条街道也是同样布设,通向东西城门的街道比较宽,其中皇城南面的横街直通春明门(东墙中门)、金光门(西墙中门),宽达120米。这些街道在城内纵横交错,排列整齐,将居民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里坊。
唐长安城里坊碑刻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因为街道宽窄不一,排列在街道两侧的里坊也就大小不等。宫城两侧的里坊大体东西宽955米,南北长588米;皇城两侧的里坊大致东西宽955米,南北长808米;朱雀门街东西两侧第一列各9坊东西宽514米,南北长477米;第二列各9坊东西宽661米,南北长477米,三至五列里坊东西宽955米,南北长477米;共五组大小不同的里坊。整个城市以宫城、皇城、朱雀门街为正中,东西两侧里坊不仅两两对称,而且排列整齐。白居易曾写诗形容“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非常贴切。这种描述在唐代诗文中多有反映。
唐长安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都城市民居住区按坊里划分的制度,在外郭城中列置诸坊,作为都城百万人口住宅的分布区,这种坊里布局及结构严密而整齐,犹如一个个方块形的居住小区。
长安城内的“坊里”是由外郭城中的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交叉分割而成,隋文帝初建大兴城时将此棋盘式网格区域定名为“坊”,炀帝时改称“里”,唐时又称“坊”。因此,在唐人诗文中常可见到“里”、“坊”并用的情形。
唐长安城到底有多少“里坊”,历来说法不一。或云110坊,108坊,109坊,莫衷一是。应该说,随着都城建设的发展,长安城里坊之数前后是有变化的,大的增减变化大致有三次。最初,隋修大兴城时,按外郭城的面积以东西南北大街相互交叉来分割,将之划分为110坊另2市(每市各占两坊之地)。以朱雀街为中界,街东与街西各55坊另1市。但当时都城东南隅曲江一带并未设坊,故街东减去一坊,实际大兴城应为109另2市,街西55坊加西市,街东54坊加东市,这是隋朝初建到唐初时的坊里数。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修建大明宫,为开通丹风门南北大街,将郭城东北部丹凤门前的翊善坊、永昌坊一分为二,形成光宅、翊善、永昌、来庭四坊。这样,街东比初唐的54坊增加2坊,成56坊,然与此分合时间差不多久,也就是高宗、武后东封归来,以皇子渐长,“乃于安国寺东附苑城,同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令中官押之”。这就是后来的十六王宅,位于朱雀街东第五街,即皇城东第三街从北向南第一坊。这一坊无坊名,“尽一坊之地筑入苑”,这样,经过高宗时期这两次改建,朱雀门街东又形成55坊另1市的格局,因此,从高宗到开元初时,长安城共有里坊110坊另2市。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为建兴庆宫占去街东隆庆坊一坊之地。这样,街东坊里又减少一处,由原来的55坊变为54 坊。兴庆宫后来虽又向胜业、永嘉、道政坊增扩,但并未引起坊数的变化,这样,街东54坊、街西55坊,合计全城共有 109坊另2市,这是从开元二年以后长安城中的坊里之数,经此变故,长安城坊里之数基本再无变化。
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里坊作为唐长安城内单独的居住单元,尤如今天的居民小区,它排列整齐,规则划一,十分有序。这些小区均呈长方形形状,由于各街道宽窄不一,故各小区大小也不完全一致。全城里坊面积大小可分五类(参表7—1)。大体来说,最大的应属皇城东西两侧12坊,南北长约808.5米,东西宽约955.5 米,面积有0.77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朱雀街东西两侧的18 坊,南北长514米,东西宽477米,面积约0.25平方千米
里坊外围均有高大的围墙环绕,坊墙墙基厚度一般为2.3 米至3米不等,均为夯土板筑。各坊内一般都开辟东西南北十字街,四面各开一门。只有皇城南36坊只开辟东西街和东西门,不开南北街和南北门,史言“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事实上,长安城南36坊面积本身就相对较小,居民人口也少,只开东西街已能满足需要,无须再开南北街。凡有十字街的坊,十字街的宽度均为15米。被十字街隔开的4区,又各有十字巷,把全坊分为16个小区。这些巷的宽度一般达 2米多。按照唐人习惯称呼,对坊的四角都使用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的名称。对靠近东、西、南、北四坊门的部位,则称为某门之南、某门之东、某门之西、某门之北。对靠近坊内十字街中心路口的区域,则称为“十字街东之北”、 “十字街东之南”、“十字街西之北”、“十字街西之南”。这些称谓在唐人文集中常可见到。
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周、秦、汉、王莽新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早在公元的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沣河两岸、产河川道、hao河流域就出现了五楼村、王曲、嘴头、沉家村、杨湾、客省庄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人类居住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今天的沣河下游不到7公里长的河两岸,就分布有新石器时期村落38处,比现在的村落还要稠密,尤其是客省庄村,是新时期关中父系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
夏时,长安县属雍州辖,商代属崇候国。西周文王姬昌灭崇国后,由周原东迁,在沣河西岸营建丰京(今天的马王街道一带),后来周武王姬发又在沣河以东建造镐京(原镐京乡已于2001年撤乡并镇时合入现斗门街道办事处),沣镐二京是西安地区最早出现的全国性城市,长安是当时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大城市。
周代今长安境内分封的诸侯国有:杜伯国(韦曲街道至郭杜街道一带)、函侯国(今县西北部和未央区西部)、鲍伯国(今少陵原白鹿原一带)、樊侯国(今樊川道至秦岭终南山麓)、丰侯国(今沣河东岸五楼村至晋家堡一带),秦庄襄王在今县东设置过芷阳县。周朝东迁以后,杜伯国在这里建立汤杜毫国,以其祖先成汤曾建都于毫(河南偃师附近)故国号为毫,建都于杜京(今郭杜街道东北侧)。立国67年,其国境跨越渭河以北至今三原、礼泉一带。
秦武公11年(前687年),秦灭汤杜毫国后建立杜县,这是我国最早的县份之一,今长安县境在其辖区。长安县的前身为秦孝公12年(前350年)所设咸阳县,秦时县以下设县、亭、里,在今西安市境内就有长安乡(今长安西北部和未央区西北部)、建章乡(今长安北部和未央区三桥一带)。始皇时,封其弟成娇为长安君,长安为一乡聚名。这就是长安作为地名第一次出现。
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废咸阳县置长安县,雍正《陕西通志》载:“长安以秦长安邑为名。”高祖7年(前200)年,由栎阳迁都长安。长安属渭南郡,9年,隶属内史。太元初年(前104年)归京兆郡。县治在长安城西北横门内(今未央区六村堡北侧),此时的长安辖区基本上是今天的全部西安城区、长安西北部和未央区西部、雁塔区全部。当时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6、5公里,东邻霸陵县、奉明县、南邻杜县、西接户县、西北邻渭城县、北依长陵县。其中,在今县内杜县于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改为杜陵县,同时在上林苑开辟韦曲、杜曲等为居邑。东汉光武年间,将奉明县及渭城县划入长安,长安东西31、5公里,南北16、5公里。
王莽建国元年(前9年),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天凤二年(公元15年),改杜陵县为饶安县。刘玄更元年(公元23年),恢复两县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强迫献帝迁都长安。
三国魏置长安县,属京兆郡。
西晋设长安县,同属京兆郡,并将安陵(今咸阳市东)、长陵(今咸阳东北20公里处)两县并入长安县。晋愍帝时迁都长安,将长安北部划出设渭城、长陵、安陵三县。
后秦时,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当时划常安、蓝田地、杜县部分地方设山北县(今长安区引镇街道一带,因其位于终南山北而得名)。到了北魏时期,再次恢复长安县县名,县境东西14公里,南北16、5公里,东、东南与霸城县、山北县交界、南、西南与杜县、户县交界;西、西北与咸阳县、高陵县交界。
北周时期,撤销冯翊郡所辖万年县(治所在今临潼栎阳),并分长安、霸城、山北县地域在长安城内另置万年县。这时候,长安东西长7、5公里,南北长16、5公里,东及南与万年县交界,西、西南与咸阳县、户县交界,北与咸阳交界。天和三年(568年)撤销山北县,并入万年县,建德二年(753年)撤霸城县及杜县,东部地区并入万年县,西部地区并入长安县,此时万年、长安两县并存。
隋初定都长安,开皇三年(583)建都大兴城,改万年县为大兴县,县治移于大兴城宣阳坊(大概位于今天的碑林区雁塔路中段);长安县治移大兴城长寿坊(今雁塔区蒋家寨一带),此时两县共治大兴城。大兴县辖东部,东至灞桥,西至龙首原,南到终南山,北到渭河,西以子午峪北口至郭城中轴街道与长安县东西分界。长安县东、南、北三边与大兴县交界,西南与户县交界,东西32、5公里,南北16、5公里。隋文帝时两县属雍州,炀帝改雍州为京兆郡,两县皆属其治所。
唐时改大兴城为长安。武德元年改大兴县为万年县,仍由万长两县分治长安城。乾封元年,在万年县的西部设明堂县,县治在今碑林区文艺路南段;分长安县东南部设乾封县,县治在今雁塔区吉祥村附近。长安三年(703)万长两县撤销。永昌元年(689)分长安县南部设永昌县,又于神龙元年(705)撤销。唐天宝七年以“万国咸宁”意改万年县为咸宁县(这是咸宁县在历名上的第一次出现),53年后又复名万年县、长安县,此后两县再次并存并以朱雀大街为界,万年县治东,长安县治西。长安东、东南分别与万年、商州元县交界,南、西南分别与户县和金黄色州石泉县交界;北及东北分别于咸阳县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230公里,万年县北起渭河,南至秦岭,东起库峪,西至石贬峪。两县均属京兆郡辖,两县时分时合,变迁较大,但始终保持东西分治格局,隋大兴城设53坊,长安设55坊,唐时两县共辖109坊,万年有:长兴、永乐、永宁、曲池、敦化、安仁等54坊,长安有:善和、通化、丰乐、昌明、安乐、怀远、醴泉、昭行、义宁等55坊。两县在城外设乡,万年有:洪固、神禾、产川、白鹿、龙首、灞城、广明等45乡;长安有:永平、高阳、居安、渭阳、万春、昆明、安国等59乡。
唐昭宗天佑元年,朱温挟昭宗迁都洛阳,后来,长安节度使(隋唐时于重要地区设置的总管一职,后改为都督,总管数州军事工作,天宝初年设九个节度使)在原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长安新城,并在两侧各建东、西小城,长别驻万长两县。
后梁开平元年改万年县为大年县,治所在东小城(即碑林区东县门街),改长安县为大安县,治所在西小城(今西安市西关一带),两县均属大安府。
后唐同光元年(923),恢复万长两县县名,此后,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未变。
北宋宣和七年(1125),改万年县为樊川县,以县境内有樊川(相传为樊哙封地)而得名,时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长13公里。长樊两县均属永兴军路京兆路京兆府。宋时长安县东与乾佑县交界,南与石川县交界,西南与户县交界,西及西北与咸阳县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230公里。
元朝长咸两县属奉元路管辖,县治依旧于府城两侧小城,至元年间,将城内的咸宁,长安所属地划归录事司,管辖城关行政。
金设长安县,公元1146年,将南宋划出的乾佑县并入樊川县,辖地扩大到今柞水、镇安二县北部,大定21年(1181)改樊川县为咸宁县。两县仍京兆路京兆府。
明洪武2年(1369)废奉元路设西安府(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西安),长咸两县属西安府,咸宁与临潼、长安、镇安、蓝田、高陵交界,长安与咸宁、镇安、石泉、户县、咸阳交界,与北宋基本相同。城内继续由两县分治,县以下城关设里,咸宁设82里,代宗景泰年间,将秦岭南16里划镇安县,辖66里,城关辖新城、书院、文昌等12里;城外设东南北三乡,辖54里。明时长咸两县属陕西布政司西安府辖。明后期,咸宁所辖66里,长安所辖55里。
清代设长安县。1783年,把长安与宁陕县东北部局地划宁陕,把咸宁县与柞水县西北部归孝义厅。此时,长安与咸宁、宁陕、户县、咸阳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50公里;咸宁县东西20公里,南北85公里。1796年设县丞署,长安县署先后驻斗门、子午,咸宁县署先后驻灞桥、草滩。
据《咸长两县续志、序》载:“咸宁长安两邑,旧时同治省会,民国肇建,始裁并咸宁统入长安。”也就是说,在中华民国二年,废西安府设关中道后,公布全省各道辖县的时候,关中道下无咸宁县,长安县下注:原咸宁裁入。明文撤销咸宁县并入了长安县,当时的全县辖区约现在的西安市城6区和现西安市长安区。民国18年,长安设10区32乡,十区即:一区驻草滩镇,二区驻三桥镇,三区驻斗门镇,四区驻酒务头,五区驻子午镇,六区驻韦曲镇,七区驻杜曲镇,八区驻引镇,九区驻灞桥镇,十区驻新筑镇。
民国初年,长安属关中道,归省政府直辖,1928年,成立西安市政府,分长安县所属城内及四关划归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销西安市政府,原划地面仍归长安管辖,成立长安县城关区管理西安城关行政。1942年,成立西安市政处,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把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
1949年5月20日长安解放,6月3日成立县政府,政府驻大慈恩寺,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辖,6月6日驻所迁往韦曲镇,6月13日县政府驻大兴善寺,7月16日再次迁往韦曲,全县设灞桥、新筑、三桥、龙首、渭滨、阿房、郭杜等32区224乡,面积1796平方米公里。
1950年11月,将宁陕县高丰乡秦岭以北地区180平方公里的山区划入长安,1952年8月设17区,1955年初,将渭滨、灞桥两区25乡、狄寨区6个乡,三桥区6个乡一个镇,斗门区4个乡,郭杜区2个乡,大兆区1个乡和部分村,共446自然村35522户、178812人、292平方公里土地划入西安市。
1956年2月,与高陵县互换飞地马坊滩、班家村,归新筑区,将飞越于户县境内的沣西乡北梧村调给户县,设韦曲、大兆、东兆、狄寨4个直属乡,另6区39乡。1958年将4个区辖乡划新筑区管辖。同年将狄寨公社和大兆公社的王砭、鸣犊公社的常家湾、西江村、赵家庄及新筑公社等104平方公里土地划归西安市。
至此,全县设12个人民公社,96个管区,584个生产大队,953个自然村,共96096户492819人。南至宁陕、柞水,东邻蓝田,北与雁塔、未央、灞桥及咸阳相连。1961年全县计43个人民公社,1968年县革委会成立,1978年恢复生产大队建制,1983年5月实行政社分开试点,成立7个区公署,1984年成立43个乡镇建制,第二年增加一乡,2001机构改革撤销区公署合并乡镇,将原来的44个乡镇合并为22个,并取消了7个区公署。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市长安区,同年9月16日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撤县设区典礼,长安籍在外人士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孙永福、国家有色金属公司副总经理张健、原省委常委李焕政等回乡揭牌,从而结束了长安2000多年治县的历史。
关于县衙县署:汉代称县令、元代设达鲁花赤与县尹、明代称知县、清代长安设知县、县丞、典史石衙门,民国期间称公署、知县称知事,1914年合县后,县公署设红笔师爷,协助知事处理狱诉案件,1927年,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西汉惠帝长安城建成后,长安县治一直在城内,从新莽到北周,仍在京都长安城内,隋时在今西安市南徐家庄,从唐代以后,长安虽不在是京都,但一直为地政权治所,两县治所仍居城中,明代长安县治在城内铁锅一坊(今西安市北广济街西原西安市七中旧址),中华民国初年,长安县治移居西大街鼓楼东(今社会路省文化厅招待
唐长安道路等级结构是宫前横街220米、通向城门的二级干道100——150米、一般三级干道40——70米,坊里十字大街15米,坊曲2米。
十字大街比三经三纬的临街面少,是由于统治者制约百姓的需要。
外郭城是一个大长方形,面积74.6平方千米,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城内东西14条大街,南北1l条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里坊。朱雀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和主干道,以此为界将全城分成东西两半。城的东半部与西半部各有五条南北向的大街,构成街道的对称格局。根据考古实测,这11条街道以朱雀街最宽,约为150米(北部最宽处达155米),也是全城最宽的街道。其以东的5条南北向街道,依次宽为67米、34米、68米、68米和25米(东顺城街);以西的5条南北向街道,依次宽为63米、108米(残存宽度)、63米、42米(残存宽度)和20米(西顺城街)。从实测结果不难看出,尽管朱雀街以西5条南北街的宽度均比以东的5条街略窄,但应该承认,在略去建筑施工上的误差以及地形地势的影响,仍基本上保持了东西对称的格局。另一方面,隋初在设计大兴城时,东、西、南、北均各开三门,在全城南北向街道中。通向南墙城门的三条街道都要宽些。启夏门街与安化门街宽度大体相当。外郭城墙内侧四面的顺城街都窄,大体在20米一25米左右。这样设计既保持了东西对称布局的特征,同时也符合城市交通的需要。东西向的14条街道也是同样布设,通向东西城门的街道比较宽,其中皇城南面的横街直通春明门(东墙中门)、金光门(西墙中门),宽达120米。这些街道在城内纵横交错,排列整齐,将居民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里坊。
唐长安城里坊碑刻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因为街道宽窄不一,排列在街道两侧的里坊也就大小不等。宫城两侧的里坊大体东西宽955米,南北长588米;皇城两侧的里坊大致东西宽955米,南北长808米;朱雀门街东西两侧第一列各9坊东西宽514米,南北长477米;第二列各9坊东西宽661米,南北长477米,三至五列里坊东西宽955米,南北长477米;共五组大小不同的里坊。整个城市以宫城、皇城、朱雀门街为正中,东西两侧里坊不仅两两对称,而且排列整齐。白居易曾写诗形容“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非常贴切。这种描述在唐代诗文中多有反映。
唐长安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都城市民居住区按坊里划分的制度,在外郭城中列置诸坊,作为都城百万人口住宅的分布区,这种坊里布局及结构严密而整齐,犹如一个个方块形的居住小区。
长安城内的“坊里”是由外郭城中的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南北向十一条大街交叉分割而成,隋文帝初建大兴城时将此棋盘式网格区域定名为“坊”,炀帝时改称“里”,唐时又称“坊”。因此,在唐人诗文中常可见到“里”、“坊”并用的情形。
唐长安城到底有多少“里坊”,历来说法不一。或云110坊,108坊,109坊,莫衷一是。应该说,随着都城建设的发展,长安城里坊之数前后是有变化的,大的增减变化大致有三次。最初,隋修大兴城时,按外郭城的面积以东西南北大街相互交叉来分割,将之划分为110坊另2市(每市各占两坊之地)。以朱雀街为中界,街东与街西各55坊另1市。但当时都城东南隅曲江一带并未设坊,故街东减去一坊,实际大兴城应为109另2市,街西55坊加西市,街东54坊加东市,这是隋朝初建到唐初时的坊里数。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修建大明宫,为开通丹风门南北大街,将郭城东北部丹凤门前的翊善坊、永昌坊一分为二,形成光宅、翊善、永昌、来庭四坊。这样,街东比初唐的54坊增加2坊,成56坊,然与此分合时间差不多久,也就是高宗、武后东封归来,以皇子渐长,“乃于安国寺东附苑城,同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令中官押之”。这就是后来的十六王宅,位于朱雀街东第五街,即皇城东第三街从北向南第一坊。这一坊无坊名,“尽一坊之地筑入苑”,这样,经过高宗时期这两次改建,朱雀门街东又形成55坊另1市的格局,因此,从高宗到开元初时,长安城共有里坊110坊另2市。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为建兴庆宫占去街东隆庆坊一坊之地。这样,街东坊里又减少一处,由原来的55坊变为54 坊。兴庆宫后来虽又向胜业、永嘉、道政坊增扩,但并未引起坊数的变化,这样,街东54坊、街西55坊,合计全城共有 109坊另2市,这是从开元二年以后长安城中的坊里之数,经此变故,长安城坊里之数基本再无变化。
里坊和东市鸟瞰复原图
里坊作为唐长安城内单独的居住单元,尤如今天的居民小区,它排列整齐,规则划一,十分有序。这些小区均呈长方形形状,由于各街道宽窄不一,故各小区大小也不完全一致。全城里坊面积大小可分五类(参表7—1)。大体来说,最大的应属皇城东西两侧12坊,南北长约808.5米,东西宽约955.5 米,面积有0.77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朱雀街东西两侧的18 坊,南北长514米,东西宽477米,面积约0.25平方千米
里坊外围均有高大的围墙环绕,坊墙墙基厚度一般为2.3 米至3米不等,均为夯土板筑。各坊内一般都开辟东西南北十字街,四面各开一门。只有皇城南36坊只开辟东西街和东西门,不开南北街和南北门,史言“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事实上,长安城南36坊面积本身就相对较小,居民人口也少,只开东西街已能满足需要,无须再开南北街。凡有十字街的坊,十字街的宽度均为15米。被十字街隔开的4区,又各有十字巷,把全坊分为16个小区。这些巷的宽度一般达 2米多。按照唐人习惯称呼,对坊的四角都使用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的名称。对靠近东、西、南、北四坊门的部位,则称为某门之南、某门之东、某门之西、某门之北。对靠近坊内十字街中心路口的区域,则称为“十字街东之北”、 “十字街东之南”、“十字街西之北”、“十字街西之南”。这些称谓在唐人文集中常可见到。
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周、秦、汉、王莽新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早在公元的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沣河两岸、产河川道、hao河流域就出现了五楼村、王曲、嘴头、沉家村、杨湾、客省庄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人类居住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今天的沣河下游不到7公里长的河两岸,就分布有新石器时期村落38处,比现在的村落还要稠密,尤其是客省庄村,是新时期关中父系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
夏时,长安县属雍州辖,商代属崇候国。西周文王姬昌灭崇国后,由周原东迁,在沣河西岸营建丰京(今天的马王街道一带),后来周武王姬发又在沣河以东建造镐京(原镐京乡已于2001年撤乡并镇时合入现斗门街道办事处),沣镐二京是西安地区最早出现的全国性城市,长安是当时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大城市。
周代今长安境内分封的诸侯国有:杜伯国(韦曲街道至郭杜街道一带)、函侯国(今县西北部和未央区西部)、鲍伯国(今少陵原白鹿原一带)、樊侯国(今樊川道至秦岭终南山麓)、丰侯国(今沣河东岸五楼村至晋家堡一带),秦庄襄王在今县东设置过芷阳县。周朝东迁以后,杜伯国在这里建立汤杜毫国,以其祖先成汤曾建都于毫(河南偃师附近)故国号为毫,建都于杜京(今郭杜街道东北侧)。立国67年,其国境跨越渭河以北至今三原、礼泉一带。
秦武公11年(前687年),秦灭汤杜毫国后建立杜县,这是我国最早的县份之一,今长安县境在其辖区。长安县的前身为秦孝公12年(前350年)所设咸阳县,秦时县以下设县、亭、里,在今西安市境内就有长安乡(今长安西北部和未央区西北部)、建章乡(今长安北部和未央区三桥一带)。始皇时,封其弟成娇为长安君,长安为一乡聚名。这就是长安作为地名第一次出现。
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废咸阳县置长安县,雍正《陕西通志》载:“长安以秦长安邑为名。”高祖7年(前200)年,由栎阳迁都长安。长安属渭南郡,9年,隶属内史。太元初年(前104年)归京兆郡。县治在长安城西北横门内(今未央区六村堡北侧),此时的长安辖区基本上是今天的全部西安城区、长安西北部和未央区西部、雁塔区全部。当时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6、5公里,东邻霸陵县、奉明县、南邻杜县、西接户县、西北邻渭城县、北依长陵县。其中,在今县内杜县于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改为杜陵县,同时在上林苑开辟韦曲、杜曲等为居邑。东汉光武年间,将奉明县及渭城县划入长安,长安东西31、5公里,南北16、5公里。
王莽建国元年(前9年),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天凤二年(公元15年),改杜陵县为饶安县。刘玄更元年(公元23年),恢复两县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强迫献帝迁都长安。
三国魏置长安县,属京兆郡。
西晋设长安县,同属京兆郡,并将安陵(今咸阳市东)、长陵(今咸阳东北20公里处)两县并入长安县。晋愍帝时迁都长安,将长安北部划出设渭城、长陵、安陵三县。
后秦时,改长安县为常安县,当时划常安、蓝田地、杜县部分地方设山北县(今长安区引镇街道一带,因其位于终南山北而得名)。到了北魏时期,再次恢复长安县县名,县境东西14公里,南北16、5公里,东、东南与霸城县、山北县交界、南、西南与杜县、户县交界;西、西北与咸阳县、高陵县交界。
北周时期,撤销冯翊郡所辖万年县(治所在今临潼栎阳),并分长安、霸城、山北县地域在长安城内另置万年县。这时候,长安东西长7、5公里,南北长16、5公里,东及南与万年县交界,西、西南与咸阳县、户县交界,北与咸阳交界。天和三年(568年)撤销山北县,并入万年县,建德二年(753年)撤霸城县及杜县,东部地区并入万年县,西部地区并入长安县,此时万年、长安两县并存。
隋初定都长安,开皇三年(583)建都大兴城,改万年县为大兴县,县治移于大兴城宣阳坊(大概位于今天的碑林区雁塔路中段);长安县治移大兴城长寿坊(今雁塔区蒋家寨一带),此时两县共治大兴城。大兴县辖东部,东至灞桥,西至龙首原,南到终南山,北到渭河,西以子午峪北口至郭城中轴街道与长安县东西分界。长安县东、南、北三边与大兴县交界,西南与户县交界,东西32、5公里,南北16、5公里。隋文帝时两县属雍州,炀帝改雍州为京兆郡,两县皆属其治所。
唐时改大兴城为长安。武德元年改大兴县为万年县,仍由万长两县分治长安城。乾封元年,在万年县的西部设明堂县,县治在今碑林区文艺路南段;分长安县东南部设乾封县,县治在今雁塔区吉祥村附近。长安三年(703)万长两县撤销。永昌元年(689)分长安县南部设永昌县,又于神龙元年(705)撤销。唐天宝七年以“万国咸宁”意改万年县为咸宁县(这是咸宁县在历名上的第一次出现),53年后又复名万年县、长安县,此后两县再次并存并以朱雀大街为界,万年县治东,长安县治西。长安东、东南分别与万年、商州元县交界,南、西南分别与户县和金黄色州石泉县交界;北及东北分别于咸阳县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230公里,万年县北起渭河,南至秦岭,东起库峪,西至石贬峪。两县均属京兆郡辖,两县时分时合,变迁较大,但始终保持东西分治格局,隋大兴城设53坊,长安设55坊,唐时两县共辖109坊,万年有:长兴、永乐、永宁、曲池、敦化、安仁等54坊,长安有:善和、通化、丰乐、昌明、安乐、怀远、醴泉、昭行、义宁等55坊。两县在城外设乡,万年有:洪固、神禾、产川、白鹿、龙首、灞城、广明等45乡;长安有:永平、高阳、居安、渭阳、万春、昆明、安国等59乡。
唐昭宗天佑元年,朱温挟昭宗迁都洛阳,后来,长安节度使(隋唐时于重要地区设置的总管一职,后改为都督,总管数州军事工作,天宝初年设九个节度使)在原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长安新城,并在两侧各建东、西小城,长别驻万长两县。
后梁开平元年改万年县为大年县,治所在东小城(即碑林区东县门街),改长安县为大安县,治所在西小城(今西安市西关一带),两县均属大安府。
后唐同光元年(923),恢复万长两县县名,此后,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未变。
北宋宣和七年(1125),改万年县为樊川县,以县境内有樊川(相传为樊哙封地)而得名,时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长13公里。长樊两县均属永兴军路京兆路京兆府。宋时长安县东与乾佑县交界,南与石川县交界,西南与户县交界,西及西北与咸阳县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230公里。
元朝长咸两县属奉元路管辖,县治依旧于府城两侧小城,至元年间,将城内的咸宁,长安所属地划归录事司,管辖城关行政。
金设长安县,公元1146年,将南宋划出的乾佑县并入樊川县,辖地扩大到今柞水、镇安二县北部,大定21年(1181)改樊川县为咸宁县。两县仍京兆路京兆府。
明洪武2年(1369)废奉元路设西安府(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西安),长咸两县属西安府,咸宁与临潼、长安、镇安、蓝田、高陵交界,长安与咸宁、镇安、石泉、户县、咸阳交界,与北宋基本相同。城内继续由两县分治,县以下城关设里,咸宁设82里,代宗景泰年间,将秦岭南16里划镇安县,辖66里,城关辖新城、书院、文昌等12里;城外设东南北三乡,辖54里。明时长咸两县属陕西布政司西安府辖。明后期,咸宁所辖66里,长安所辖55里。
清代设长安县。1783年,把长安与宁陕县东北部局地划宁陕,把咸宁县与柞水县西北部归孝义厅。此时,长安与咸宁、宁陕、户县、咸阳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50公里;咸宁县东西20公里,南北85公里。1796年设县丞署,长安县署先后驻斗门、子午,咸宁县署先后驻灞桥、草滩。
据《咸长两县续志、序》载:“咸宁长安两邑,旧时同治省会,民国肇建,始裁并咸宁统入长安。”也就是说,在中华民国二年,废西安府设关中道后,公布全省各道辖县的时候,关中道下无咸宁县,长安县下注:原咸宁裁入。明文撤销咸宁县并入了长安县,当时的全县辖区约现在的西安市城6区和现西安市长安区。民国18年,长安设10区32乡,十区即:一区驻草滩镇,二区驻三桥镇,三区驻斗门镇,四区驻酒务头,五区驻子午镇,六区驻韦曲镇,七区驻杜曲镇,八区驻引镇,九区驻灞桥镇,十区驻新筑镇。
民国初年,长安属关中道,归省政府直辖,1928年,成立西安市政府,分长安县所属城内及四关划归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销西安市政府,原划地面仍归长安管辖,成立长安县城关区管理西安城关行政。1942年,成立西安市政处,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把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
1949年5月20日长安解放,6月3日成立县政府,政府驻大慈恩寺,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辖,6月6日驻所迁往韦曲镇,6月13日县政府驻大兴善寺,7月16日再次迁往韦曲,全县设灞桥、新筑、三桥、龙首、渭滨、阿房、郭杜等32区224乡,面积1796平方米公里。
1950年11月,将宁陕县高丰乡秦岭以北地区180平方公里的山区划入长安,1952年8月设17区,1955年初,将渭滨、灞桥两区25乡、狄寨区6个乡,三桥区6个乡一个镇,斗门区4个乡,郭杜区2个乡,大兆区1个乡和部分村,共446自然村35522户、178812人、292平方公里土地划入西安市。
1956年2月,与高陵县互换飞地马坊滩、班家村,归新筑区,将飞越于户县境内的沣西乡北梧村调给户县,设韦曲、大兆、东兆、狄寨4个直属乡,另6区39乡。1958年将4个区辖乡划新筑区管辖。同年将狄寨公社和大兆公社的王砭、鸣犊公社的常家湾、西江村、赵家庄及新筑公社等104平方公里土地划归西安市。
至此,全县设12个人民公社,96个管区,584个生产大队,953个自然村,共96096户492819人。南至宁陕、柞水,东邻蓝田,北与雁塔、未央、灞桥及咸阳相连。1961年全县计43个人民公社,1968年县革委会成立,1978年恢复生产大队建制,1983年5月实行政社分开试点,成立7个区公署,1984年成立43个乡镇建制,第二年增加一乡,2001机构改革撤销区公署合并乡镇,将原来的44个乡镇合并为22个,并取消了7个区公署。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市长安区,同年9月16日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撤县设区典礼,长安籍在外人士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孙永福、国家有色金属公司副总经理张健、原省委常委李焕政等回乡揭牌,从而结束了长安2000多年治县的历史。
关于县衙县署:汉代称县令、元代设达鲁花赤与县尹、明代称知县、清代长安设知县、县丞、典史石衙门,民国期间称公署、知县称知事,1914年合县后,县公署设红笔师爷,协助知事处理狱诉案件,1927年,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西汉惠帝长安城建成后,长安县治一直在城内,从新莽到北周,仍在京都长安城内,隋时在今西安市南徐家庄,从唐代以后,长安虽不在是京都,但一直为地政权治所,两县治所仍居城中,明代长安县治在城内铁锅一坊(今西安市北广济街西原西安市七中旧址),中华民国初年,长安县治移居西大街鼓楼东(今社会路省文化厅招待
展开全部
大唐帝都长安以气势恢弘而又严整的城市布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全城规划成方方正正,整整齐齐的109坊,街衢笔直宽阔,城墙内的城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今古城区面积的8倍)。
唐时改大兴城为长安。武德元年改大兴县为万年县,仍由万长两县分治长安城。乾封元年,在万年县的西部设明堂县,县治在今碑林区文艺路南段;分长安县东南部设乾封县,县治在今雁塔区吉祥村附近。长安三年(703)万长两县撤销。永昌元年(689)分长安县南部设永昌县,又于神龙元年(705)撤销。唐天宝七年以“万国咸宁”意改万年县为咸宁县(这是咸宁县在历名上的第一次出现),53年后又复名万年县、长安县,此后两县再次并存并以朱雀大街为界,万年县治东,长安县治西。长安东、东南分别与万年、商州元县交界,南、西南分别与户县和金黄色州石泉县交界;北及东北分别于咸阳县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230 公里,万年县北起渭河,南至秦岭,东起库峪,西至石贬峪。两县均属京兆郡辖,两县时分时合,变迁较大,但始终保持东西分治格局,隋大兴城设53坊,长安设 55坊,唐时两县共辖109坊,万年有:长兴、永乐、永宁、曲池、敦化、安仁等54坊,长安有:善和、通化、丰乐、昌明、安乐、怀远、醴泉、昭行、义宁等 55坊。两县在城外设乡,万年有:洪固、神禾、产川、白鹿、龙首、灞城、广明等45乡;长安有:永平、高阳、居安、渭阳、万春、昆明、安国等59乡。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修建大明宫,为开通丹风门南北大街,将郭城东北部丹凤门前的翊善坊、永昌坊一分为二,形成光宅、翊善、永昌、来庭四坊。这样,街东比初唐的54坊增加2坊,成56坊,然与此分合时间差不多久,也就是高宗、武后东封归来,以皇子渐长,“乃于安国寺东附苑城,同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令中官押之”。这就是后来的十六王宅,位于朱雀街东第五街,即皇城东第三街从北向南第一坊。这一坊无坊名,“尽一坊之地筑入苑”,这样,经过高宗时期这两次改建,朱雀门街东又形成55坊另1市的格局,因此,从高宗到开元初时,长安城共有里坊110坊另2市。
唐玄宗开元二年 (714年)为建兴庆宫占去街东隆庆坊一坊之地。这样,街东坊里又减少一处,由原来的55坊变为54 坊。兴庆宫后来虽又向胜业、永嘉、道政坊增扩,但并未引起坊数的变化,这样,街东54坊、街西55坊,合计全城共有 109坊另2市,这是从开元二年以后长安城中的坊里之数,经此变故,长安城坊里之数基本再无变化。
里坊作为唐长安城内单独的居住单元,尤如今天的居民小区,它排列整齐,规则划一,十分有序。这些小区均呈长方形形状,由于各街道宽窄不一,故各小区大小也不完全一致。全城里坊面积大小可分五类(参表7—1)。大体来说,最大的应属皇城东西两侧12坊,南北长约808.5米,东西宽约955.5 米,面积有0.77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朱雀街东西两侧的18 坊,南北长514米,东西宽477米,面积约0.25平方千米
里坊外围均有高大的围墙环绕,坊墙墙基厚度一般为2.3 米至3米不等,均为夯土板筑。各坊内一般都开辟东西南北十字街,四面各开一门。只有皇城南36坊只开辟东西街和东西门,不开南北街和南北门,史言“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事实上,长安城南36坊面积本身就相对较小,居民人口也少,只开东西街已能满足需要,无须再开南北街。凡有十字街的坊,十字街的宽度均为15米。被十字街隔开的4区,又各有十字巷,把全坊分为16个小区。这些巷的宽度一般达 2米多。按照唐人习惯称呼,对坊的四角都使用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的名称。对靠近东、西、南、北四坊门的部位,则称为某门之南、某门之东、某门之西、某门之北。对靠近坊内十字街中心路口的区域,则称为“十字街东之北”、 “十字街东之南”、“十字街西之北”、“十字街西之南”。这些称谓在唐人文集中常可见到。
皇城紧附宫城之南,面积约5.2平方千米,南北七条大街,东西五条街。承天门街把皇城分为东西两半,所有建筑物也是以它为中心东西对称布设。承天门大街东西两侧从北到南,东边有东朝堂,西边有西朝堂;东边有门下外省,西边有中书外省;东边有左武卫,西边有右武卫;东边有尚书省,西迥自司农寺;东边有左领军卫,西边有右领军卫;东边有太仆寺,西边有宗正寺;东边有太常寺,西边有鸿胪寺等。至于皇城内安上门街东和含光门街西,由于布设的机关不大重要,故并未完全遵守东西对称的原则。
现存的西安古城墙系明代初年将唐长安城的皇城和部分太极宫东扩建筑而成。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宗教发展的兴盛时期,长安城是全国宗教活动的中心,长安城宗教林立,不仅有本土的道教,还有自汉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南北朝至唐代从波斯传入的袄教、景教、摩尼教等,佛教在唐朝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以佛教、道教最为兴盛,其佛教传播之广不仅在国内,而且对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对当时的日本佛教界影响极大。
唐时改大兴城为长安。武德元年改大兴县为万年县,仍由万长两县分治长安城。乾封元年,在万年县的西部设明堂县,县治在今碑林区文艺路南段;分长安县东南部设乾封县,县治在今雁塔区吉祥村附近。长安三年(703)万长两县撤销。永昌元年(689)分长安县南部设永昌县,又于神龙元年(705)撤销。唐天宝七年以“万国咸宁”意改万年县为咸宁县(这是咸宁县在历名上的第一次出现),53年后又复名万年县、长安县,此后两县再次并存并以朱雀大街为界,万年县治东,长安县治西。长安东、东南分别与万年、商州元县交界,南、西南分别与户县和金黄色州石泉县交界;北及东北分别于咸阳县交界。东西30公里,南北230 公里,万年县北起渭河,南至秦岭,东起库峪,西至石贬峪。两县均属京兆郡辖,两县时分时合,变迁较大,但始终保持东西分治格局,隋大兴城设53坊,长安设 55坊,唐时两县共辖109坊,万年有:长兴、永乐、永宁、曲池、敦化、安仁等54坊,长安有:善和、通化、丰乐、昌明、安乐、怀远、醴泉、昭行、义宁等 55坊。两县在城外设乡,万年有:洪固、神禾、产川、白鹿、龙首、灞城、广明等45乡;长安有:永平、高阳、居安、渭阳、万春、昆明、安国等59乡。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修建大明宫,为开通丹风门南北大街,将郭城东北部丹凤门前的翊善坊、永昌坊一分为二,形成光宅、翊善、永昌、来庭四坊。这样,街东比初唐的54坊增加2坊,成56坊,然与此分合时间差不多久,也就是高宗、武后东封归来,以皇子渐长,“乃于安国寺东附苑城,同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令中官押之”。这就是后来的十六王宅,位于朱雀街东第五街,即皇城东第三街从北向南第一坊。这一坊无坊名,“尽一坊之地筑入苑”,这样,经过高宗时期这两次改建,朱雀门街东又形成55坊另1市的格局,因此,从高宗到开元初时,长安城共有里坊110坊另2市。
唐玄宗开元二年 (714年)为建兴庆宫占去街东隆庆坊一坊之地。这样,街东坊里又减少一处,由原来的55坊变为54 坊。兴庆宫后来虽又向胜业、永嘉、道政坊增扩,但并未引起坊数的变化,这样,街东54坊、街西55坊,合计全城共有 109坊另2市,这是从开元二年以后长安城中的坊里之数,经此变故,长安城坊里之数基本再无变化。
里坊作为唐长安城内单独的居住单元,尤如今天的居民小区,它排列整齐,规则划一,十分有序。这些小区均呈长方形形状,由于各街道宽窄不一,故各小区大小也不完全一致。全城里坊面积大小可分五类(参表7—1)。大体来说,最大的应属皇城东西两侧12坊,南北长约808.5米,东西宽约955.5 米,面积有0.77平方千米。最小的是朱雀街东西两侧的18 坊,南北长514米,东西宽477米,面积约0.25平方千米
里坊外围均有高大的围墙环绕,坊墙墙基厚度一般为2.3 米至3米不等,均为夯土板筑。各坊内一般都开辟东西南北十字街,四面各开一门。只有皇城南36坊只开辟东西街和东西门,不开南北街和南北门,史言“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事实上,长安城南36坊面积本身就相对较小,居民人口也少,只开东西街已能满足需要,无须再开南北街。凡有十字街的坊,十字街的宽度均为15米。被十字街隔开的4区,又各有十字巷,把全坊分为16个小区。这些巷的宽度一般达 2米多。按照唐人习惯称呼,对坊的四角都使用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的名称。对靠近东、西、南、北四坊门的部位,则称为某门之南、某门之东、某门之西、某门之北。对靠近坊内十字街中心路口的区域,则称为“十字街东之北”、 “十字街东之南”、“十字街西之北”、“十字街西之南”。这些称谓在唐人文集中常可见到。
皇城紧附宫城之南,面积约5.2平方千米,南北七条大街,东西五条街。承天门街把皇城分为东西两半,所有建筑物也是以它为中心东西对称布设。承天门大街东西两侧从北到南,东边有东朝堂,西边有西朝堂;东边有门下外省,西边有中书外省;东边有左武卫,西边有右武卫;东边有尚书省,西迥自司农寺;东边有左领军卫,西边有右领军卫;东边有太仆寺,西边有宗正寺;东边有太常寺,西边有鸿胪寺等。至于皇城内安上门街东和含光门街西,由于布设的机关不大重要,故并未完全遵守东西对称的原则。
现存的西安古城墙系明代初年将唐长安城的皇城和部分太极宫东扩建筑而成。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宗教发展的兴盛时期,长安城是全国宗教活动的中心,长安城宗教林立,不仅有本土的道教,还有自汉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南北朝至唐代从波斯传入的袄教、景教、摩尼教等,佛教在唐朝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以佛教、道教最为兴盛,其佛教传播之广不仅在国内,而且对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对当时的日本佛教界影响极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