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生于腐朽的野草,地火和熔岩,断裂的盾,围墙的缺口,漫天无花的蔷薇,带刺的红玫瑰… (《野草》)
鲁迅晚年在枕边放着一幅木刻画,小得和纸烟包里的商标差不多。画面上,一个诗人手捏诗卷在朗诵,地面盛开着红玫瑰花;远方,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长发的女人在大风中跑。鲁迅常常拿出这幅画自赏。
鲁迅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后期杂文,有些像是一簇簇带刺的红玫瑰。
五四时期登上文坛之后,鲁迅就以使幼者“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为使命,不惜“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幼者“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就是在处于彷徨状态的1925年,他也是更为明确地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大声呼吁道:“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坟·灯下漫笔》)晚年更是“确切的相信无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为此,鲁迅毕其一生,都有如普罗米修斯那样,“煮自己的肉”,承受最为痛苦的精神煎熬,同时把针一样的红玫瑰刺,扎向所有的不合理的丑恶现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