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则天对儿子心狠手辣,为何却独宠女儿太平公主?
2020-05-28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她可以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其政治能力不可否认。她不拘一格任用寒门学子,大力改革,轻徭薄赋……让唐朝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样一个伟大的女人,登基为帝时冲破了不少阻碍。如此强大,也注定了她无论是性格,见解或处理问题的方法都不同于寻常普通人。当别的后妃计划的怎样得皇上恩宠时,她的心中却怀着雄才大略。当别的母亲整日牵挂着孩子时,一步步夺权的计划却已经在她的心中生成。她注定是一个伟大的帝王,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妻子或母亲。所以,她与孩子们的关系也就不简简单单的是母子或母女了。
她的儿子们一个个下场凄凉落魄,唯独女儿太平公主得到母亲的宠爱,免于被流放被贬黜或被赐死的命运。这便有些令人费解了,在中国古代社会男权至上。而且武则天作为一个后妃,更应该希望通过生皇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她理应更应该重视儿子,认真呵护他们。而武则天却并没有如此做,她对子女的感情,不单单出自一个母亲,更出自一个政治家,或是夺权者。
其实,从表面上看,武则天的所有子女待遇都很好。无论是名字,或是其他方面,都是僭越,违反了自制。如皇太子李弘,他的名字便是太上老君传说中的真名。早夭的安定公主的后事,也是大大超越了一般公主的规模。而最受宠的太平公主的女儿,更是直接被封为王女(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被封为王女)。而这些看似风光无限,实则都来自武则天的地位。皇帝李显共有12个子女,而有六个子女就出自武则天。所以武则天的子女无论受宠而不受宠,其地位都是很高的。但是这只是有极高的地位,一旦涉及到利益,便不可能被忽视。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从四岁。便被封为皇太子,直至去世,皇太子的封号伴随他终身。然而他终身也只是个皇太子,只有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帝,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名号。然而李弘的性格刚烈,他看不惯母亲僭越,一直处处维护武家的做法。因此也就渐渐失去了母亲的喜爱,而这一对母子,也因利益产生了不可化解的矛盾。最终李弘在随高宗去洛阳时猝死,仅23岁。
李弘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其实若李弘乖乖的听母亲武则天的话,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位皇帝。(当然母亲的性格这么强势,李弘或许会变成光绪那样的傀儡皇帝,而武则天也就是慈禧,垂帘听政,将大权揽入自己的手中)李弘的性子耿直,坚决地维护着李家的皇权的地位,以至于他在这场政治的角逐中失去了性命。而李弘的弟弟,李显,李旦的性格,就很软弱了,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反抗母亲,但他们的身份也注定了他们是李家皇权的代表者,而非武家的人。所以在武则天年老时,李显扛起了大旗冲向夺权的高地,而第二次政变时,李旦也当仁不让做起了夺权的先锋。他们与母亲对立,而在皇家中利益政治明显大于感情,在武则天眼里,儿子是自己称帝的阻碍者,若阻挡了自己的脚步是必须要被除掉的。所以,武则天能心狠手辣的对待自己的儿子。
而太平公主是一个女子,地位尴尬。在她嫁出去后就已经不是李家的人了。她不代表李氏皇权,也就不威胁自己。没有利益政治矛盾,在武则天与儿子权臣勾心斗角筋疲力尽后,才能够坦然的对女儿施展所谓的母爱。
并且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早夭,她仅有太平公主一个女儿。且史料记载,太平公主容貌类似于武则天。且性格聪慧可爱,讨人喜欢。如此类己,武则天怎么可能不喜欢这个女儿?并且太平公主懂得讨好母亲,她可以帮武则天杀掉男宠薛怀义,并积极进献其他男宠。这个女儿如此的善解人意,武则天喜欢他也不难理解。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太平公主表现的并不像安乐公主那样要当皇太女或要得到王位。因此,武则天可以把她纯粹地当成女儿对待。所以武则天在传位时甚至考虑了侄子武三思,并没有考虑她。
无论武则天对待孩子是什么样的态度,都不能单纯的用母爱去解释。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之争中,合作者的支持远远大于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