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我来答
来自凌云山得体的曹仁
高粉答主

2017-12-29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万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4643万
展开全部
首先是一个社会群体。和谐班级强调的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群体,这种群体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的,整体性是和谐班级的首要特征。作为一个整体,就要求整体中各个要素之间具有高度的交叉和融合,具有一种向心力和内聚力。
我们认为,和谐班级就是一个共同体。第一,是一个精神共同体。关注每个学生的精神发展,使儿童在精神上成为一个相互承认、相互关爱的统一体是和谐班级的基本任务。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提出了“和谐发展”理论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而且还在于给每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1]。第二,和谐班级是一个文化共同体。需要处于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为流动的整体文化空间之中。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流动着的、穿行于个体之间的无形之物。这是一个混沌多样的整体,然而能被个体精确地感知到。和谐班级作为一个共同体,就是要形成这样的能让儿童乐于身处其中的文化空间。第三,是一个心理共同体。和谐班级是一个以集体主义价值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共同体,集体心理的统一性和社会成熟度综合反映了集体主体性水平。同时,应该是在良好的伦理原则上形成成员间良好的伦理关系,避免相互间的伤害,防止个体行为对公众的危害。
二、 个性化
和谐班级的“整体”并不是整齐划一、齐头并进的,而是在千差万别的个性张扬下的和谐整体。和谐班级就是要培养儿童的个性,突出儿童的个性,让每个学生在充满炽热情感、充满成长气息的集体中获得个性化、最优化发展。
陈旧的教育观念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个性被埋没在所谓的共性和无原则的服从中。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相近,在身心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生理、心理、受教育程度以及主观努力等的不同,使同一年龄阶段中不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又表现出特殊的差异性,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认知方式和气质性格[2]。但在现行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因为一个教师要在同时同地面对固定不变的几十个对象,虽然学生个性各不相同,但教学无法做到兼顾。重视了优生势必忽视了后进生,注重了后进生又难免耽误了优生,顾此往往失彼,因而在实际操作上,教师往往按照一种“中间”水准授课。如此折衷看似两全齐美,而实际上,以同样的要求对待具有个别差异的学生群体,势必会使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学习水平的分化。对优生来说会出现“吃不饱”,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长期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对后进生来说是“吃不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最终失去自信心,同样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其结果则是“两全齐不美”;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授课时教数量上的“一”与同时同地学生数量上的“多”,教师个体资质的“同”与学生群体资质的“异”之间的不对称性。“现行班级授课制以一对多、以同代异这一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方式是集约化的,先天地带有机器工业时代按照统一标准大批量加工制造产品的特征”[3]。
系统论的观点看,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不是单一的整体也不是一些完全不同的全体元素的简单组合。构成系统的只能是若干个不同质的、有差异性的要素。社会系统的生命力和活力,正是由这些有差异的个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体功能和能量。因此,丰富的个性、个体差异是社会活力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无差异则无活力。列宁说“多样性不但不会破坏在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4]。和谐班级作为一个和谐的集体,应该而且具备发展学生个性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展现个性与才能的舞台”“集体不光是组织上的统一体,还是在需要,社交兴趣,智力,思想,道德,创造力,审美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人们所组成的精神上的统一体,它意味着成员各有个性,没有其成员的鲜明个性就谈不上集体。” 集体是个性最优化的社会环境,培养个性的大熔炉,是良好个性的摇篮。集体能够为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能够给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提供显露才能的机会和可能付诸实践的场所,同时学生在表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塑造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其次,个性是集体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一个集体活力的源泉。如果一个集体里找不到思想丰富、各有爱好的不同类型的人,这个集体就没有吸引力。一个真正的集体除了全体成员的和谐、完美的结合以外,也应具备一些跳动的“乐符”,这样奏出的乐章才如高山流水,起转回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是集体的一员,舍弃集体便无个性的存在;但是集体的存在并不是以泯灭个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相反却是蕴涵着丰富的个性,这样的集体才是真正的集体。[5]”
  由此可见,和谐班级应该既注重集体的建设,又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达到两者的有机统一。
三、 相容性
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竞争的日益加剧。同时,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地球正逐步成为一个“村”的情况下,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班级虽然不是严格的社会组织,但它是一个群体性的存在,其中生活着的是一群生理、心理处于成长旺盛期的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健康地成长,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张大均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综合了美国学者阿特金森(R.L.Atkinson)、杰何达(M.Jahoda),我国学者黄坚厚、张春兴等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其中就有一条是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有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人际关系适宜,有知心朋友,有亲密家人”[6]。
心理相容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若是不相容,则表现为相互排斥、相互猜疑、相互攻击、相互歧视。心理相容是人际交往、团体团结的心理基础,也是人际交往成功、团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心理相容还可以为创造性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和谐班级作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其成员之间必须是相容的。即班级成员之间关系和谐一致,能够相互了解,既了解各自的优点,也了解各自的缺点;同学之间能和睦相处,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取得相近的意见;各成员乐观、开朗、互帮互助,自觉地维护自己的群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样的班级群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实现班级目标的重要保证。
四、 开放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社会,然而作为社会这个总系统中的“细胞”之一的传统班级从它诞生以来就是封闭的,这样的班级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和谐班级以班级建设为实施载体,以满足班级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开发和利用班级和社会中大量的开放性资源,从而创造快乐的、高质量的班集体生活,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努力寻求沟通与增强班级组织与学校组织、家庭、成人劳动组织以及文化组织的联系”[7]。这便是和谐班级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开放的内部资源。
和谐班级成员之间心理是相容的,同时也就表现为开放的,因此和谐的班级必然存在着和谐、开放的人际关系,接纳每一个学生,包容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向班级中的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开放,给他们以更多的指导与关怀,使每一个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班级的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离不开这个集体。开放岗位资源,根据集体生活需要充分挖掘班级中各种服务岗位资源,鼓励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班级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岗位,提高每个同学对班级管理的参与程度,培养个人对班级的热爱、责任、义务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教师应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转换岗位的自由气氛,让更多学生参与更多的班级事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角色体验,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让他们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敞现自身的潜能,生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开放的外围资源。
班级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中介”。年龄的幼小,生活经验的不足,必要的与人相处的本领,为社会做贡献的技能,都使学生必须经历一个进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班级。和谐班级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9]。和谐班级首先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如因血缘关系亲近而特有的亲情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关照之中的隐性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首先发端并生长于家庭教育之中。宣传家教、指导家教、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班级就是这样一个联系家庭与社会的一个核心,它是整体的,又是开放的;它依赖于内部的活力,又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8]。
和谐班级工作还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一个开放的班级,应该善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啊!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的形象、图画、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加强班级同社会的联系,“走出去”、“请进来”是最好的方法。“走出去”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多搞一些课外活动,了解社会,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请进来”是请不同职业、学历、身份的人到班上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法律义务和责任意识等。在这方面,任小艾和李镇西在创建班集体的许多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任小艾将游览参观作为课外和校外集体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李镇西的“未来班”先后与乐山市五通桥中学、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和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班级结成友谊班,把班级建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变思想教育的封闭性为开放性,利用班外的一些积极因素增强班级教育效果;同时,让学生在与友谊班的交往中增长社会知识,扩展胸襟视野,培养社交能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