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和当时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与实际情况是分不开的。先说刘备取蜀地,在当时刘备占据荆州,在刘备的东面是孙权的势力,而在刘备的北面有曹操,在当时刘备势力还很小只有取蜀地这一条路才能扩大自己的势力与孙权曹操抗衡。
而当时刘备入蜀地是因为被邀请的,是为了让刘备取防御北部汉中的张鲁。而当时军事庞统等人劝刘备直接拿下都城,取蜀地。但是刘备都拒绝了,因为刘备明白这一开始就不是军事问题,就是人心问题。而到建安十七年的时候,庞统给刘备献上了三条计策,而最上策还是去奇袭成都,而刘备还是把他否决了,理由还是在蜀地没有取得足够的人心。
但是在当时如果从地理来讲,刘备如果带兵从荆州进入蜀地,只能去走水路,因为从长江坐船逆行西进,这条路是最便捷进入蜀地的路线。但是刘备刚进入蜀地还是不愿大动干戈,想去用人情去政府这片土地。而在其后刘备开始动手的时候也发现其实蜀地不容易被征服。
而且在第一次的进攻时候刘备的兵并没有带够而张飞还被擒住这都无疑拖慢了得到蜀地的速度。而邓艾攻打蜀地的时候,主要功劳其实还有一个人,就是钟会带领的十万魏军。而在当时邓艾和钟会分别攻击汉中和沓中,而又因当时刘后主无能看错形式被吓到进而投降,如果当时坚持的话以姜维的能力其实还是不可能很快的战胜取蜀。
带着2000人灭蜀的邓艾只用了半年就成功了,而刘备带着很多军队却用了三年才进入蜀中。并不是因为刘备的军事能力比邓艾弱,而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比如历史条件,还有地理位置等造成的。
刘备想要占领荆州,只有取蜀,因为他的北边是曹操,东边是孙权。当时,刘备是被邀请入蜀的,益州牧刘璋听信了张松等人的话,为了抵御汉中的张鲁,就请刘备入蜀。
军师庞统、张松等人希望刘备趁机拿下刘璋,占领成都,当时刘备认为自己刚到蜀中,人生地不熟,若是诈取,会被蜀人所不齿,就算攻下成都,得不到人心,统治蜀中也很难稳固,就没有同意。
于是刘备和刘章见面后,两个人就只是每天喝酒聊天,聊了三个多月,表面上将刘璋稳住了。后来,庞统又想要刘备奇兵拿下突袭成都,但是刘备认为人心收买得还不够,还是拒绝了。
再从地理环境上来说,刘备如果入蜀,可行的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水路。长江三峡将益州与荆州联系起来,刘备带领军队坐船从长江往西边进入蜀中。这条路是条捷径,比邓艾入蜀的路要容易得多,但是刘备却想靠收买人心来稳固自己将来的统治,所以并没有立刻动手。
等刘备终于决定动手的时候,发现蜀中并没想象中那么好占领。用了一年时间都没成功,连军师庞统都战死了。援军再次进入蜀中,领军是张飞,终于在巴郡之战中生擒严颜,围住了成都。
刘备更希望刘璋主动投降,从而营造出自己是一位仁德的君王的印象,所以,仍然一直没有攻打蜀中。就这样,直到建安19年夏天,刘备才正式入蜀。
而邓艾灭蜀时,虽然只带了2000名军队,尽管路途艰险,但是没什么对手,只需克服险峻的大自然即可。进入平原后,和他对战的并不是蜀汉主力,而且主帅只是诸葛瞻,这人没什么能力,并且还不听黄崇的建议,下场当然是战死。而刘婵听到蜀军被打败后,吓得马上投降。
出地理位置来看,荆州离成都很远,而邓艾当时偷袭的是阴平山区,离成都很近。 魏军进入平原的江油后,蜀军就无险可以守护了。邓艾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很快就将蜀灭了。
公元211年,刘备带领军队数万人从荆州出发,想要图谋蜀地,三年之后214年,刘备使用各种手段,逼迫对方投降,成为了蜀中的主人,刘备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刘禅做了42年的蜀汉皇帝。接着,公元263年11月,邓艾偷袭成功。他带着2000人到了成都城下,蜀汉的主人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为什么当时邓艾2000个人就能攻下蜀国,半年就能获得成功,而刘备带着荆州的主力打了三年才成功,是邓艾的军事实力比刘备强,并不是这样的。两个人取得蜀的时间的长短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是分不开的。
刘备占领了荆州,北边有曹操,东边有孙权,他的战略纵深太窄,只有取得蜀地才能够占有一片自己的地方,所以刘备入蜀并不是军事的战争,而是关于人心思的战争。刘备的选择也是正确,就算利用很多的士兵拿下了成都,蜀汉的人民心中都不服气。所以统治也不会太稳固。所以刘备就和刘璋聊了三个月的天。
再来看一下邓艾,灭掉蜀国的是邓艾,但是功劳却不能单独给邓艾,获得首次功劳的是钟会,他率领的十几万魏国军队,才是此次灭掉蜀汉的主力。正是他拖住了蜀汉的主力,才能够让邓艾的军队偷偷的进攻。所以这样一来,邓艾在偷渡阴平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对手。虽然路途艰险,但是他的对手也只有路途的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