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中的政治因素非常浓厚,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类奖项?
诺贝尔奖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关注,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中的政治因素非常浓厚,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类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争议频频——政治的隐喻,语言的门槛,不知名的作家,未曾被照耀过的土地,以及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今年或许又要加上一条——获奖者可以如此“跨界”吗?本期青阅读,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汪剑钊教授、该校亚非学院的穆宏燕教授,一起谈谈诺奖引发的质疑。
“鲍勃·迪伦折桂,也算是对多年没有获诺奖的美国文学有了一个交代。”汪剑钊接受青阅读记者采访时说,“我并不认为诺奖颁给一个音乐人是‘爆冷’,因为诗从歌而来,最早诗也是吟唱出来的,《诗经》也是歌曲。鲍勃·迪伦的很多歌词都是出色的诗,也充满批判精神。另外,选择非主流的作者也是诺奖的传统之一。”“摇滚老炮儿”鲍勃·迪伦的作品曾是一代反叛青年的“圣经”,不过其鲜明的政治性如今已不再那么刺目。
要说诺奖的政治性,去年以纪实文学获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遭受的质疑之声最为强烈。有评论家指出,在西方与俄罗斯关系紧张的时期,她的政治立场帮她得了奖。“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确实在个别获奖者身上存在与政治有关的争议,其中争议较大的应该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和2009年的获奖者赫塔·米勒。”汪剑钊教授告诉青阅读记者。他从事俄语文学研究多年,并在2000年前后对诺奖有过较为集中的研究,在他看来,文学完全脱离政治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政治在其中扮演太重要的角色,肯定会影响艺术的感染力。
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在可读性上属于新闻的东西太多,而作为艺术能反复咀嚼的东西还是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