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界面类型及其意义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层序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不整合和可以与之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Mitchum,1977)。在层序地层学中,将不整合划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层序界面,与此相对应,层序划分为Ⅰ型和Ⅱ型层序。
1.Ⅰ型层序
以Ⅰ型层序界面为底界的层序为Ⅰ型层序,其顶部为Ⅰ型或Ⅱ型层序边界(图6-6)。Ⅰ型层序界面的形成被解释为:由于全球海平面下降速率超过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盆地沉降速率,因而在该处产生海平面的相对下降,以陆棚广泛暴露和发育与河流回春作用相关的同期地表下切作用为标志。与之相关联的特征为向盆地方向的相位移、海岸上超向下转移,以及上覆地层的上超(图6-7)。
2.Ⅱ型层序
Ⅱ型不整合界面的形成是由于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小于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盆地沉降速度,因此,在这个位置上没有发生海平面的相对下降。由于岩层中的分布较为隐蔽,通常以地表暴露、缓慢刻蚀、地形逐渐夷平和沉积滨线坡折向陆一侧海岸上超(向盆地迁移)、缺乏陆棚的广泛暴露和界面上的沉积相缺失为特征(图6-8)。与Ⅰ型层序界面对比,无河流回春和向盆地方向的相位移,以Ⅱ型层序界面为底界。
图6-5 层序中的其他各类界面发育位置
(据Sangree J B,P R Vail,1989)
图6-6 Ⅰ型层序界面
(据 Posamentier等,1988)
图6-7 海岸上超向下迁移说明海平面下降
(据 Vail等,1977)
1—非海相海岸沉积;2—滨海沉积;3—海相沉积
图6-8 Ⅱ型层序界面
(据 Posamentier等,1988)
3.界面的层序地层学意义
不同类型层序界面的形成与全球海平面下降的速度、沉积滨线坡折带的沉降速度大小有关,在上述两类层序界面中,其陆上暴露作用出现在沉积滨线坡折向陆一侧,而向海一侧,陆棚中的Ⅰ型界面为暴露不整合界面,而Ⅱ型界面则为相应的整合界面。
在识别以陆棚为背景的碎屑岩层序中的界面(Ⅰ型或Ⅱ型)时,可以界面之下为海退式海岸平原、河流或三角洲沉积,界面之上为海侵式海滩、障壁岛滨面砂或它们朝陆方向的沼泽,或与其相当的海湾沉积为标志。但对于单个露头,识别层序界面有时是困难的,取决于是否能把一般上覆海侵砂体与下伏高水位体系域的分选较差和沉积相明显多变的地层区分开。样品描述、岩性和生物地层资料都有助于选择最可能的层序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