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佛教在中国的演进和道教有些类似。佛教教义和老子的教义有密切关系。两种教义都认为世界就是幻觉。无极完满了即空,但只有清心寡欲才能做到这一点。道德的最高境界即不与人来往的清静无为。但是尽管道家宣称其教义来自老子,但是其教义却与老子的思想相矛盾的;道家的教义是追求自我享乐的,唯物主义的,迷信的。因此纯粹的佛教是和道教相对立的;佛教宣扬要摒弃中国农民所渴望的一切世俗的东西:家庭兴旺,个人长生不老。佛教渗透入中国的过程全依赖于一系列的误解。
佛教渗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仍未有定说。传说公元64年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肤色金黄的人。释梦者告诉他,那是佛,是来自西方的神。应明帝的邀请,三年以后两位传经者来到汉朝的首都洛阳。他们是骑着一匹白马来的,后来第一座佛寺就叫做白马寺。最早的传经者更有可能是跟在那些将波斯(Persian)和喀什米尔(Kashmir)地毯运到中国的商人后面通过丝绸之路(the Silk Route)来的。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到公元65年,洛阳地区已经存在了一个佛教团体,而且在以后的一百年里一个宗教在这个城市里发展了起来。
中国人看到佛教从表面上看来和他们的宗教相似。两种宗教都不提倡祭祀,都向忠实信徒推荐冥思,呼吸训练及某种饮食。人们猜想西方人熟知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方法,但他们从未透露,每个人都想尝试一下西方的方法。
后来这种误解进一步加深了,因为事实是道家的翻译者向中国人提示佛教经文的内容的,公元148年一位叫安世高(Anche Kao)的传经者来到了中国,据说他是波斯国王的儿子,不久以后又来了一群人,为了使中国人了解他们的圣书,他们不得不请求中国人的帮助;因为被我上文所提的两宗教间的相似性所打动,道士们心甘情愿地帮助他们,但是在内容的选取上,在翻译方法上,在用词上,道士们都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佛经,在很长时间内只是将其作为道教的一个变体来翻译。据说老子骑马到西天,然后骑上一头牛说法;人们认为老子的说教再传回中国时已经歪曲了。所以后来想了解老子真经的中国朝圣者就去印度将老子的书带回来。公元五世纪他们在中国成立了翻译机构,孜孜不倦地从事翻译工作。到公元七世纪时,他们建立了中国佛教。
首先进入中国的是大乘佛教,它是通过中亚传入中国的,其教义比小乘佛教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根据小乘佛教的教义,人们必须历尽坎坷,遍经天神考验,方可达到圆满。也就是说,舍弃个性,最终迷失个性,实现涅盘。而大乘佛教则承诺信徒们可以长生不老。大乘佛教宣称人死后灵魂下到阴间,然后由此进入由阿弥陀佛所统治的天国,这片位于世界西方的“净土”只有暖春,没有酷夏,冷秋和寒冬,死者的肉身从天国里盛开的莲花中再次升起,因而获得重生。这时候他们的身体就不再是凡夫俗子的身体了,而且已经超凡脱俗了,此时他们但求能吃饱穿暖。事实上这种来生的说法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信徒也虔诚地相信这一点。菩萨、圣人、智者本来已经可以长生不老,但是他们却为了普济苍生,转世人间,想到这一点,信徒们就不把进入天国看得很难了。这些普济苍生的神圣有应声菩萨、如来佛、阿弥陀佛和另一位菩萨。这位菩萨是应声菩萨的父亲,他经常被想象成住在他的儿子的头发中。八世纪中国出现了多思的禅宗。禅宗致力于实现与阿弥陀佛的一致性:它宣扬要相信佛的慈悲,顺从佛的意愿,修心养性。
佛僧们奔忙于到乡村传经说法,他们编纂佛经,将经文翻译成简化散文和骈文。佛教因而得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宗教,拥有自己的神职人员,寺庙,教义与教仪。八世纪时,佛教遭受了残酷迫害。12000名僧尼被赶出寺庵。九世纪时,佛教再次遭受迫害,26000名僧尼被迫还俗,4600座寺庙和佛塔被关闭。十世纪时,佛教被宣布为非法,3000座寺庙被命令关闭。随着异族政权的兴起,佛教的命运才有所好转。蒙古人的萨满教是有一定随意性的:他们对所有神的力量都心存恐惧,因此尊重所有的宗教。1267年忽必烈将一位名为八思巴喇嘛的西藏和尚邀请到皇宫中,十三世纪,佛教又是喇嘛教的形式重新出现了。忽必烈的后继者们继续执行他的政策,真正意义上的喇嘛教在帝国发展了起来。后来满族人统治中国时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也很善待喇嘛。十八世纪时,乾隆皇帝在北京的中心地带为喇嘛们建了寺庙,有时人们称之为“喇嘛庙”。
喇嘛教综合了来自印度的大乘佛教及西藏的古老宗教本波教(the old Tibetan religion)。后者是萨满教的一个分支,在许多方面均和道教相似,这可能对本波教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那些深受道家传统思想影响的人热情欢迎喇嘛教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喇嘛教也尽量地吸收了道家传统思想。
大体而言遭受迫害的佛教是通过自降身价才能生存下来的,象道教一样,它被农村的精神崇拜污染了。应声菩萨变成了女性观音,成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女菩萨,她不仅普渡众生,还是那些想要孩子的人祈祷的对象。因此,虽然佛主张节欲,但是在中国他却成了保佑家庭人丁兴旺的神祗。来自印度的修身养性的神秘宗教被改造成了一种保佑人们今生及来生幸福的宗教。佛教的布道者——至少有大多数布道者——对冥思教义毫无兴趣:他们仅仅寻求生存,他们和道家的布教者们以及信奉佛教、道教的农民并无区别。佛教的布道者的主要特长体现在葬礼中:超渡死者以及主持葬礼。占卜、道术、招魂则主要是道士的专长。
佛教渗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仍未有定说。传说公元64年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肤色金黄的人。释梦者告诉他,那是佛,是来自西方的神。应明帝的邀请,三年以后两位传经者来到汉朝的首都洛阳。他们是骑着一匹白马来的,后来第一座佛寺就叫做白马寺。最早的传经者更有可能是跟在那些将波斯(Persian)和喀什米尔(Kashmir)地毯运到中国的商人后面通过丝绸之路(the Silk Route)来的。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到公元65年,洛阳地区已经存在了一个佛教团体,而且在以后的一百年里一个宗教在这个城市里发展了起来。
中国人看到佛教从表面上看来和他们的宗教相似。两种宗教都不提倡祭祀,都向忠实信徒推荐冥思,呼吸训练及某种饮食。人们猜想西方人熟知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方法,但他们从未透露,每个人都想尝试一下西方的方法。
后来这种误解进一步加深了,因为事实是道家的翻译者向中国人提示佛教经文的内容的,公元148年一位叫安世高(Anche Kao)的传经者来到了中国,据说他是波斯国王的儿子,不久以后又来了一群人,为了使中国人了解他们的圣书,他们不得不请求中国人的帮助;因为被我上文所提的两宗教间的相似性所打动,道士们心甘情愿地帮助他们,但是在内容的选取上,在翻译方法上,在用词上,道士们都在很大程度上曲解了佛经,在很长时间内只是将其作为道教的一个变体来翻译。据说老子骑马到西天,然后骑上一头牛说法;人们认为老子的说教再传回中国时已经歪曲了。所以后来想了解老子真经的中国朝圣者就去印度将老子的书带回来。公元五世纪他们在中国成立了翻译机构,孜孜不倦地从事翻译工作。到公元七世纪时,他们建立了中国佛教。
首先进入中国的是大乘佛教,它是通过中亚传入中国的,其教义比小乘佛教更容易为中国人所接受。根据小乘佛教的教义,人们必须历尽坎坷,遍经天神考验,方可达到圆满。也就是说,舍弃个性,最终迷失个性,实现涅盘。而大乘佛教则承诺信徒们可以长生不老。大乘佛教宣称人死后灵魂下到阴间,然后由此进入由阿弥陀佛所统治的天国,这片位于世界西方的“净土”只有暖春,没有酷夏,冷秋和寒冬,死者的肉身从天国里盛开的莲花中再次升起,因而获得重生。这时候他们的身体就不再是凡夫俗子的身体了,而且已经超凡脱俗了,此时他们但求能吃饱穿暖。事实上这种来生的说法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信徒也虔诚地相信这一点。菩萨、圣人、智者本来已经可以长生不老,但是他们却为了普济苍生,转世人间,想到这一点,信徒们就不把进入天国看得很难了。这些普济苍生的神圣有应声菩萨、如来佛、阿弥陀佛和另一位菩萨。这位菩萨是应声菩萨的父亲,他经常被想象成住在他的儿子的头发中。八世纪中国出现了多思的禅宗。禅宗致力于实现与阿弥陀佛的一致性:它宣扬要相信佛的慈悲,顺从佛的意愿,修心养性。
佛僧们奔忙于到乡村传经说法,他们编纂佛经,将经文翻译成简化散文和骈文。佛教因而得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宗教,拥有自己的神职人员,寺庙,教义与教仪。八世纪时,佛教遭受了残酷迫害。12000名僧尼被赶出寺庵。九世纪时,佛教再次遭受迫害,26000名僧尼被迫还俗,4600座寺庙和佛塔被关闭。十世纪时,佛教被宣布为非法,3000座寺庙被命令关闭。随着异族政权的兴起,佛教的命运才有所好转。蒙古人的萨满教是有一定随意性的:他们对所有神的力量都心存恐惧,因此尊重所有的宗教。1267年忽必烈将一位名为八思巴喇嘛的西藏和尚邀请到皇宫中,十三世纪,佛教又是喇嘛教的形式重新出现了。忽必烈的后继者们继续执行他的政策,真正意义上的喇嘛教在帝国发展了起来。后来满族人统治中国时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也很善待喇嘛。十八世纪时,乾隆皇帝在北京的中心地带为喇嘛们建了寺庙,有时人们称之为“喇嘛庙”。
喇嘛教综合了来自印度的大乘佛教及西藏的古老宗教本波教(the old Tibetan religion)。后者是萨满教的一个分支,在许多方面均和道教相似,这可能对本波教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那些深受道家传统思想影响的人热情欢迎喇嘛教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喇嘛教也尽量地吸收了道家传统思想。
大体而言遭受迫害的佛教是通过自降身价才能生存下来的,象道教一样,它被农村的精神崇拜污染了。应声菩萨变成了女性观音,成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女菩萨,她不仅普渡众生,还是那些想要孩子的人祈祷的对象。因此,虽然佛主张节欲,但是在中国他却成了保佑家庭人丁兴旺的神祗。来自印度的修身养性的神秘宗教被改造成了一种保佑人们今生及来生幸福的宗教。佛教的布道者——至少有大多数布道者——对冥思教义毫无兴趣:他们仅仅寻求生存,他们和道家的布教者们以及信奉佛教、道教的农民并无区别。佛教的布道者的主要特长体现在葬礼中:超渡死者以及主持葬礼。占卜、道术、招魂则主要是道士的专长。
参考资料: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412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