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历朝历代封建制度下选择继承人都是秉承着嫡子长子的。当然啦,如果真的德不配位的话,那么其他的皇子也是有机会得到那个位置的。
尧舜时期是禅让制,能者居之。后来部落逐渐变成了国家。之后的便是继承制度了。不过禅让制度也把包括了对内禅让,对外禅让,意思就是对内是传给和自己同姓的人,对外,则是选择能者来继承。
我觉得之后帝王立太子主要就是对内禅让的变种。帝王选择了自己的儿子,不过一般是皇后所出的儿子作为主要选择人。因为皇后是正妻,正妻的孩子是嫡子。是最有资格成为继承人的。
不过在商朝之后,帝王们立太子其实真的不怎么看中太子的德行,只要是嫡长子就行,这也就无端端的让很多德不配位的人登上了皇位,天下的黎民苍生真的是受苦。
后来的帝王们觉得不妥,于是改成了先选择嫡长子,之后如果德不配位,那么就不要了,其他的皇子竞争上岗。这样也可以在一堆儿子里面选出最优秀的,最适合成为帝王的儿子。不过这也就造成了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弊端。
其实帝王们对于选择继承人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首先,他们是不可能听从百姓和官员的意见来选择太子,毕竟这有外戚干政或者权臣干政的嫌疑。再者,他们也不可能让儿子们一起考试竞争。他们只能委派给儿子们一些任务,以此来看他们是不是又能够担当重任的能力。说白了,我觉得选择继承人真的就是全凭帝王自己的喜好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