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试题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
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某同学身高1.8M.质量为80kg.在某一次运动会上.他参加的跳高比赛时“加速距离”为0.5M.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背越式)2.15M高的横杆.试估算人得起跳速度V和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人的平均作用力。 (g=10m/s2)
展开
展开全部
s=0.5m;h=2.15m;m=80kg;l=1.8m
设重心上升高度为H
H=h-l/2
v^2=2gH
v^=2as
F=ma
所以v=5m/s;F=2000N.
设重心上升高度为H
H=h-l/2
v^2=2gH
v^=2as
F=ma
所以v=5m/s;F=2000N.
追问
v^2=2gH 是怎么来的 能不能详细的给我说说
追答
可以看做是:
1.竖直上抛最大高度公式。
2.机械能守恒:mgH=1/2mv^2 ,解得v^2=2gH
这两种角度皆可理解,一个是运动学公式,一个能量观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