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成长。旅行会让一个人成长,无论是一个人旅行,还是跟朋友一起旅行,都会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体验到很多东西。你会知道怎么搭帐篷,怎么宿营,在野外怎么煮饭。你会了解一个地方的的风土人情,知道他们的习俗,并且学到很多的地方上的人情世故。同时旅行会让你见识到书上,电脑上,图片带给你的不一样的震撼。你会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你会更懂得怎么和别人相处。看到一些孤苦的孩子,你会更有同情心,更珍惜和爱护身边的人。
第二,更加热爱生命。走过一个地方,便懂得这个地方的喜怒哀乐。很多人觉得旅行仅仅只是观光,其实不是的。我觉得旅行更多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更加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你看到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深感这个地方的人文情怀,懂得这个小镇的喜和悲,更懂得爱情的难得,单纯朴实的人儿。这是难得,更是旅行的所见所闻的最大收获。走过了很多路,慢慢的便知道了什么对于我们重要,什么又不重要。旅行带给我们是动力,是昔日自己还未磨灭的梦想的记忆。我们更爱生命,更爱生活,更加努力的朝着明天走。
第三,静静心灵。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浮躁喧哗的世界里,我们在路上盲目地奔跑,看不到前方的路和自己当初的梦想。所以旅行一趟,会让你觉得身心轻松。看到初升的太阳,你会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力量,仰望远处的绿草,心里一片宁静。这是旅行的意义。
我觉得旅行的意义有很多,不同的人可能觉得有不同的意义。作为学生的我,旅行的意义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我们在课堂上书本上可以学到知识,但有些知识是要通过实践去得到的。旅行可以去名胜古迹,可以去了解历史的魅力,了解更多历史的知识,可以去看万千山河,去发现大自然的魅力,去领略开阔视野。
可能对于上班族来说旅行的意义就又会有不同,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有机会有时间去放松一下心情,在一个好的状态去迎接工作,他们为的是放松心情,选择旅行;可能对于穷游的旅行者来说,他们以旅游为乐趣,没有过好的工作生活追求,完完全全的爱好旅游,享受路途带给自己的那份开心与兴奋,不管什么时候,不算什么地方,都能背起背包去旅行,没有负担,没有杂念,以旅游为乐。
旅行是心的自由,体的驱动。只有有一颗想走就走的心,去真正享受路途的快乐,沿途的风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旅行的意义是由自己的心决定的,去获取知识,去放飞自我,去享受快乐,去积累经验,去追寻梦想。无论是因为什么,旅行就是一种心态,准备一种好的心态,我们的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有目标,就应该多去看看外边的世界,感受巧夺天工的景观,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旅行的意义就在路途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
旅行,成为了时下很热门的一种生活项目,虽然有很多人喜欢旅行,但是对于旅行的意义,他们可能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我也算是比较喜欢旅行的,大学两年来也去了不少地方,下面就来说说我的对于旅行的意义的一些观点。
一、是以放松为目的
这是过去几十年人们旅行最普遍的目的,很多人觉得在自己现在的生活中承受了太久的压力,想要出去旅游,放松放松心情,出去享受一下大自然。
我有时也会出于这种目的去旅游,比如高考结束之后,在经历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的紧张的复习之后,也成功被一所预料之内的大学录取了之后,我总算是卸掉了压力,也因此想要和朋友一起出去放松地玩一次。
我们在旅途中从来不赶路,日程安排的很清闲,在小店里喝喝饮料,甚至去网咖玩玩游戏,晚上在大排档喝点啤酒饮料,吃着烧烤。
放松的旅行应该就是慢节奏的,是享受生活的,安排的太满,或者安排的不足,都容易让自己在旅行中变得更加疲惫。
二、是以开阔眼界为目的
大学的时候我有很多次旅行都是以这个目的去的。有时候并不是想去什么地方,只是学校放假了,待在学校无聊,不如出去见见世面。
我因为这个理由去了很多城市,上海,南京,绍兴,杭州等等,这些城市说实话一开始并没有吸引我,就算是出去旅行,计划定的也是比较仓促,而且旅游预算一般也不高,都是能省则省,大多数时候都是住同学的宿舍。去这些地方,我都会更倾向于选择比较标志性的地点去游玩,而且也都会尽可能去更多的地方,所以整个旅行可能会比较劳累。
在这种旅行中,我更多的时候用眼睛去看我所经过的地方,去看与我生活的城市不一样的人文景观。
三、是因为喜欢某个地方或者对某个地方有执念
对于这种旅行,我一般都是慎之又慎,如果决定了要去,那么一定很早就开始计划,准备充分。比如我前几天去厦门和福建的一个小岛去看海。
我对海一直有着执念,这次决定了去看海之后。我在网上寻找了很长时间哪里的海比较好看。当然其中也要考虑预算的因素,我知道海南岛的海固然好看,但是路费实在是太贵承受不起,百般挑选最后选择了福建。其实我也知道厦门的海并不是多么的干净,但是在诸多沿海城市也还算不错的了,最关键的是在离厦门不远的东山岛海水特别漂亮,最终选定了这里。去了之后也发觉不虚此行。
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拍美美的照片发朋友圈,而在于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大二的十一,我和室友们买了最便宜的硬座票,坐了十个小时的火车去了一趟黄山。坐十小时的火车真是不怎么样的体验,下车的时候我们都浑身酸胀。但是在车厢里面我们却和那些不认识的人们聊得很开心。车厢里,有和我们一样为了省钱买硬座票的学生,有回家乡探亲的大爷大妈,有家里临时有急事买不到合适的票的年轻人。每个人脸上的神情或严肃,或兴奋,或伤感,或喜悦,但是都不曾抱怨,而是和和气气的和大家聊着天,分享一路上的见闻。
我们也被这种温馨的氛围打动,拿出零食加入大家的谈话。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着,不同于学生的拼命学习,他们的奋斗掺杂着柴米油盐的平凡和温情。这种体验在学校里面是不会有的,只有自己迈出双脚,走出去看看,才会发现不同于象牙塔的世间百态。
黄山是一座围绕着许多山的城市,公路不同于我们所在的平原,会随着路况上下颠簸,我们在山上住了一晚。在这之前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住在山城会是这样的感觉,明明中午还很热,太阳一落山四周就慢慢飘起了雾气,像白色的纱胧一样,把整座城市遮盖起来。气温也骤然降低了好几度,就好像是由盛夏突然穿越进了深秋,颇为神奇。
这一切的不同,如果我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就永远无法感受到,我的世界观会被限定在一个框架里面,无法突破。只有走出去,去远方看看,才能体验到不同的人文地理,不同的生活方式中所体现的不同智慧。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此吧。
旅行其实就是逃避日常生活的绝望。
我们每天重复的生活,年复一年地重复下去,是很容易让人绝望的;
为了避免绝望,我们有必要每年出去旅行一两次,
看看异乡人是怎么生活的,看到不同的环境,
听到另一种语言,
吃到另一种不同的食物,
视觉、听觉和味觉都能得到新鲜的体验,这种感官上的刺激能重新唤起我们生活的热情。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
1
我们不断被强调:脱离舒适圈才能成长。
可是如果从舒适圈直接去做一些疯狂的事情,那感受一定是及其不适,甚至惊恐的。很多人都是出于恐惧才困在舒适圈里止步不前。
旅行的意义就是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稍微向外走一点,探索一下,冒个险,来提升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比如在海岛的旅行,一般都会有浮潜这个项目,从开始的恐惧到渐渐地适应,最终彻底没有障碍了,跳海也跳了,绑着铅块沉到海底也不在话下。这并不是我有多勇敢,而是通过一次次试验,对自己的身体和设备有了掌控感和信任,这个浮潜的舒适圈就扩大了。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冒险是很恐怖的,因为一旦风险发生,我们有时会需要承担很难很重的后果。
旅行的好处在于你知道你还会回到生活里。 在旅途中冒过的险都只是旅途中的一个片段,它是可控的。但这个过程可以锻炼我们的冒险神经,让它强壮一点,再强壮一点,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里的种种冒险。
有一次长途自驾途中发现车的声音不对,下车检查后发现有个轮胎扎破了,已经瘪到没气。那时已经有些晚了,我们去了好几个地方都不能修,说需要换新的,但是都没有这种规格轮胎卖;我当时心里有个声音,今天好像有点别扭啊。
之后马上觉察到自己的念头,就放掉它,心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辗转几个地方后到了当地的下班时间,我们已经放弃决定先回酒店明天再修。
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个加油站,我说拐进去碰碰运气吧。那里的工人看过后,也说没法修,但是可以换!500 元一个新轮胎,那时只要有的换我们已经不在意价格了,马上要求换。
结果那人进去了半天,出来说没有找到存货的这个型号的轮胎……但是!找到一个二手轮胎,150 元,问我们介意吗?我们当然不介意,而且求之不得!于是那人手脚麻利地帮忙换上了。原来生命让我们兜兜转转,就是想让我们用 150元办了 500元也没能办成的事儿! 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旅行中就是会遇到种种意外,开错路啊,千里迢迢奔着一个餐厅过去结果发现人家放假啊等等。
旅行的意义在于它专治追求完美的毛病,越追求完美越痛苦,越臣服于旅行中的种种,生命会回馈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
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蒙田患有肾结石,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疾病,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那时候都说泡温泉可以治肾结石,而瑞士、意大利的温泉据说效果很不错。于是蒙田47岁出门远行,去瑞士和意大利旅行,整个行程持续了17个月。
他年少时就对这个世界有充足的好奇,想看看建筑、喷泉、古战场和恺撒曾经驻足的地方,他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也借助旅行来了解古代的英雄是怎么生活的,这样可以从狭窄的个人经验中跳脱出来,让自己的头脑更加聪慧。
蒙田在旅行中不会起早贪黑地赶路,他总是从容地吃好早餐再上路,吃当地特色的食物,也尽可能和异乡人打交道,他在罗马拜会了教皇,也在威尼斯拜访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娼妓。
他说,旅行应该是平常每日生活乐趣的延续,旅行应该像在天堂中打滚一样,不用制定特别详细的规划,只要路线不重复,每天能看到新鲜事物就好。
3
当然,你还有其他选择来实现生活的平衡。
奈吉尔·马什(Nigel Marsh)是一位作家。
他曾经做过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澳大利亚分部负责人。但是,尽管事业有成,他却感到压力重重,身体超重,处理不好自己的婚姻,以及跟四个孩子的关系。
用他的话说就是,“吃的太多,喝得太多,工作太努力,忽视了家庭”。
直到有一天,他决定做出改变,辞掉工作,专注跟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相处一年。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失业的四十岁胖子》(Fat, Forty and Fired)。
马什做过一个TED演讲,非常受欢迎,主题就是“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心得。
当然,他的建议不是辞职不工作。不工作不是办法,尤其是在你没钱的情况下。
应该做的是,首先,认清自己的真实境况。他的观点是,某些职业选择,从根本上讲,就和每天跟家庭亲密相处这个生活方式水火不容。无论是弹性工作时间、周五穿休闲装上班、还是育儿假,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马什说:“现实社会中的情况是,成千上万的人在无声的绝望中煎熬。他们夜以继日从事自己痛恨的职业,目的只是为了购买无用的商品,以博得他人的羡慕。”
其次,面对现实,政府和公司不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马什说,所有公司在本质上,都想尽可能多榨取员工的价值,同时尽量多逃避责任。这是公司的基因。对于个人而言,如果你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很重要,那么,就应该承担起掌控和规划自己生活的重任。“如果你不规划自己的生活,别人就会为你规划。我们得自己担起责任,去设定并强化生活中的各种界限。”
第三,考虑好要以什么样的时间单位来衡量自己试图实现的平衡。如果以一天为单位,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做到生活和工作平衡,同时照顾好家庭和办公室。因此,要把时间单位拉长来做到平衡。但是,也不能拉长到一生,把家庭时间全部留到退休之后。
第四,小事并非无关紧要,重视不起眼的努力。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意味着要大张旗鼓颠覆自己的生活,而是在适当的地方做一些小小的努力,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比如,不一定要用一整天陪孩子去迪士尼乐园,而是陪他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荡秋千。
4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写过,每个人的真我都是爱,喜悦,和平。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的真我就会呈现出来。这些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被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和身份层层包裹起来了而已。
而在旅行的过程中,就是剥掉这一层层的壳,脱去身份,角色,面具,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放心做自己,而在这个时候,喜悦,平静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旅途中,可能会被一棵独木成林的苍天大树震撼到,被手触摸到树干时感受到的灵性所疗愈;
有时也可能被历史的一段记忆所驻足。
旅行的意义就是换个全新的环境,在自然而然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跟世界,自然,历史,有更多的连接,同时向内跟自己有更多的连接。
所谓万物皆有灵,当我们向内和向外充分的连接,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会打开,接受并欢迎着旅途和生命带给我们的灵性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