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年重量级的轻小说动漫不多见?
疑问源头:近年来越来越套路化的轻小说 事件分析:大概在世纪之交那会儿,轻小说还是个比较新鲜的概念,种类上并无定案,其中不乏很多设定复杂、情节曲折、角色个性丰富的经典作品。但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后,不知不觉轻小说似乎变成了一种“套路”的代名词,尤其是每季度改编为动画的轻小说似乎都能从各个角度找到些二次元用户熟悉的影子,以前那种厚重、或者说重量级的轻小说似乎越来越难见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推测答案:早年的轻小说作品中,既有《全金属狂潮》这种架空未来的科幻作品,也有《狼与香辛料》这种基于真实中世纪时代背景发端的“写实”作品,如果再往前推的话,诸如《罗德岛战记》《秀逗魔道士》也都可以算作各自领域的翘楚。这些作品的共通特色就在于“厚重”,设定繁复,剧情九曲回肠,绝不是随随便便根据当下流行塑造几个不同属性的角色,然后强行安排些剧情让他们互动就了事的。 虽然现如今的轻小说业界也不乏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作品,但总体上看来,似乎厚重度和以往相比薄弱了不少。简而言之就是作者们大都将重心放在了塑造角色(属性)上,对于剧情、世界观之类的投入反而少了。对此企鹅娘也一度有些迷茫,但在对比了当前与早先动画化轻小说案例后,觉得这个锅应该得由动画化来背! 我们都知道,当前的新番动画篇幅以一季度也就是12集最为常见,两季度的话已经算是长篇巨制。而如果是为了复仇而犯案,该犯人可能会卧薪尝胆般地装出一副人畜无伤的模样,更不容易让读者事先发现马脚,这样到了故事最后揭穿的时候就显得更为冲击——大概是出于这种目的,作者才喜欢安排这类复仇戏码吧!
经常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或者《名侦探柯南》的小伙伴想必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在故事中犯下滔天罪行的凶犯,最后揭示真相的时候反而会变成苦情人,他们的犯罪动机,常常是因为自己重要的人故去,于是悲愤地向仇恨者加以报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推测答案:其实这一点在《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尤为明显,本作品中的绝大多数犯人基本上都是为了复仇才会犯案,让人恐惧的同时又会有些同情他们过往的遭遇。而在《名侦探柯南》中,为了替重要之人复仇而犯案的例子同样不少。究其原因,企鹅娘觉得主要是因为——这样会比较有反转效果! 大家都知道,侦探类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让读者“猜谁才是犯人”。也就是说,作者将真正犯人掩饰的越好,越能够让读者得知谁才是犯人之后大呼惊讶。而如果犯人是出于劫财、利益或者其他什么目的犯案的,那么他心中的邪念就会表现的比较明显,即便是再掩饰也无法完全去除掉“犯人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