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危害有哪些?
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土壤污染带来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导致粮食和农产品重金属等含量超标,影响食物安全。
二、危害人体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
三、影响社会稳定。土壤污染防治涉及搬迁工矿企业的职工安置,农民经济受损和人民群众健康受损的补偿问题等,如不能妥善处理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扩展资料
防治土壤污染的方法:
一、转变理念,建立生态文明考核体系。要把土壤污染防治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要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将其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进一步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全民动员,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土壤孕育万物,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形成全民动员、地方负责、部门支持的土壤污染防治总格局。防治土壤污染,保护人民健康,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防治土壤污染 保护人民健康
2024-10-27 广告
2019-03-19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环境恶化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土壤污染与大气和水体污染不同,大气和水体污染是通过饮食和呼吸直接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危害比较明显;而土壤污染往往是通过农作物和食品间接产生危害,不易发现。
(二)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对土壤污染的判定,既要考虑土壤中污染物的测定值,又要考虑土壤的本底值,比较土壤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含量有无异常。同时,还要考虑农作物中污染物的含量,看它与土壤污染的关系,要注意观察农作物生长发育是否受到抑制,有无生态变异。
(三)土壤污染危害大,后果严重。1.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而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2.土壤污染还可以通过地下水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或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水体;3.土壤污染地区若遭风蚀,又将污染的土粒吹扬到远处,扩大污染面。
污染物进入土壤以后,一方面造成土壤污染,另一方面,这些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在土体中经过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一系列过程,促使污染物逐渐分解和消失,这就是土壤的净化作用。通过挥发、扩散等物理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的毒性和浓度;土壤污染经过中和、氧化、还原等化学作用,使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通过沉淀、胶体吸附等作用,成为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而存在于土壤中,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通过生物或生物化学降解,污染物变为毒性较小或无毒性的物质,甚至还能为植物提供养分。但是,土壤的净化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土壤的移动性小,扩散、稀释等物理作用远比大气和水体环境低。因此,土壤污染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根据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不同,可将土壤污染分为5种类型:1.水体污染型。利用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进行灌溉时,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我国污水灌溉区普遍发现此类污染,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沈阳等城市郊区污水灌溉均已出现重金属污染。2.大气污染型。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所造成的土壤污染。如酸雨严重地区出现的土壤酸化。3.农业污染型。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所造成。4.生物污染型。对农田施用垃圾、污泥、粪便和生活污水时,如不进行适当的消毒灭菌处理,土壤容易形成生物污染,成为某些病原菌的疫源地。5.固体废弃物污染型。主要是指城市生活垃圾、采矿废渣、工业废渣、污泥等物质进入农田,使土壤受到污染。
土壤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在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中,都含有多种污染物,其浓度一般较高,一旦侵入农田,即可在短期内对土壤和作物产生危害,农药、化肥、农膜以及污水灌溉等是农业本身造成的土壤污染,虽然其中一部分是工业产品和工业废水造成的,但主要还是由于农业活动引起的,因此把它们归为农业污染源。人类的消费活动向外界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垃圾,其中对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有生活污水、污泥、垃圾和粪便。生活垃圾的成分十分复杂,如果不进行科学分选和处理,可导致严重的土壤污染。
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即与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物质成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反应过程,在土体内进行迁移转化。这个过程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种类、性质、数量和速度,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性质。土壤是自然环境中微生物最活跃的场所,所以生物降解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中的“三相”物质分布是控制污染物运动和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pH值、湿度、温度、离子交换能力和微生物的种类等则是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依存条件。所以,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