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有用吗?可以干什么?
中医师承缘起在哪里,师承有什么好处?我该找谁呢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中医就有相应的考核,想成为中医者可自找古书典籍自学或拜师学艺,历代朝廷也重视医学人才的培养,这就为现在中医的各项考核确立奠定了历史基础。接下来,跟着八角藤来看一下从古至今医学教育的发展脉络。
01、周朝 (约公元前1100-221年)
据《周礼》记载,东周时期已存在有系统的医疗组织,宫廷医师需接受不同的专科训练,例如疾医负责疾病治疗工作,属现代医学的内科,疡医负责治疗疮伤、皮肤病、骨折或其他创伤,食医负责王宫内饮食调配,相当于今日的营养师。另外还有负责动物治疗的医师,是中国首个法定的兽医。其时医术已开始分门别类。
02、秦汉(约公元前221—220年)
师徒相授制度是东汉常见的培训医师方法,通常以家传形式进行,以确保稳定及可靠的收益。要成为名医则仍重经验,文献《曲礼》说:“医师的医术若非前三世所传下来的,最好不要服用他所处方的药”。选拔学徒的过程非常严谨,《黄帝内经》内亦强调选拔的重要,因为徒弟的成功会为师傅带来荣誉。那时的人亦利用著名医籍来自我学习医术。
由此可见,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试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以考试形式来选拔合资格医师最早出现在汉朝。汉元帝在公元前43年要求所有侍候他的医务官员必须通过考核。但这个考试不一定建基于医学知识,而是以他们的行为是否达到"廉、信、礼、义"的规范为目标。
03、三国、魏晋及南北朝(公元220—581年)
这个时期医学教育水平已提高。公元443年南朝宋文帝时,太医令秦承祖要求朝庭派医官培训医学生以广传授,此属朝廷指派医师教育中医的创举。
04、隋唐(公元 581—907年)
唐朝时已有较完善的医学教育机构。公元 624 年唐政府设立了"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组成。医学教育分为两方面:医疗及药学。这个时期的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设立考试制度的国家,并促使其他国家相继仿效。
05、宋朝 (公元960—1279年)
宋政府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
06、元朝(公元1279—1368年)
从1262年起,医学教育在官方层面开展起来。元朝政府十分重视对教师的遴选,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中选者进入太医院学习深造。除此之外,有官医提举司从医人中选择有能力胜任教学任务的人做教师。元朝政府对医学做了细致的分科,学生们根据自己报名时的意向分科学习。这便是“术业有专攻”,学生可以在某一科目中深入研究,成为自己的专长。
07、明朝(公元1368-1644年)
明代医事制度主要分为中央的医药机构、宫廷医事制度、地方的医事制度和民间医学团体四个部分组成。明代医事制度从治学内容、方法、态度到医学家应具有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处世接物方法、对待患者的态度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08、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代因明制,而太医院内设教习厅,分作内、外教习,内教习以太监为学生,外教习则教授医官子弟。太医院学生由医官子弟保送,学习三年期满,由本院堂官在所学课程中出题考试,合格者经礼部复核录取的为医士,未被录取的继续学习,可再试。凡学习一年以上,经三次季考名列一等的学生,遇太医院食粮医生缺额,可呈礼部递补。清末有了西方近代医学堂,举行留学生考试,内有医学一门,及格者有医科进士之称。
从历代的医学教育发展及医事考核制度来看,医师的选拔逐渐严格,学医的渠道主要是家传或是私塾。所以,中医的很多精髓知识都掌握在民间中医人士手中,他们或是有祖传的秘方,或是有精湛的技能,他们是中医人群的中坚力量。
09、 现 在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是历经几千年的中医药薪火相传的法宝,口传心授、因材施教、成为中医药传承的一大特色,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发展中医药人才的模式。随着中医药法等一系列鼓励中医发展的战略政策扎实落地,中医药文化发展再一次掀起高潮。中医发展到今天,医学教育日趋成熟,国家对从医人员的考核也逐渐严格。但很多民间中医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他们没有科班教育的背景,这就阻碍了他们成为执业医师。为此,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考核,为中医人依法行医提供了保障。广大民间中医或没有科班背景的中医爱好者可通过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试来走上执业医师的道路。
中医师承,非医学人员走上合法执业道路的唯一途径。
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处方权
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参加考试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后,既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具中药饮片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