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狼图腾》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觉得是通过人与自然、狼和蒙古草原的故事讲述出民族的情怀,来重新认识人自身,来反思人类
人与动物之间是不是会有感情?而电影《狼图腾》导演就给我们走进狼的世界,与自然更亲近,让感情返璞归真。《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影片围绕着陈阵(冯绍峰 饰)和杨克(窦骁 饰)作为知青下乡到内蒙古大草原来见习两年,而这期间发生陈阵对狼着实着迷,已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竟然在牧民区养起了狼崽,而一系列的故事始于那场狼围剿黄羊。因为人们的私欲让狼涉足了他们不轻易涉足的领地,与人们对抗,人们对狼本是尊敬却有因为生存压力和上级指示的压力不得不反抗。
画面中的狼群,冷静而从容不迫。不得不说,看了这部电影,我对狼的认识,似乎又有了新的理解。狼群每次捕猎,一直等待,等待时机的出现,果断出击,不达目的不罢休。而这些,不正是,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个焦虑的时代所欠缺的智慧和精神吗?
人生正是如此,人生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时机。多少人,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初心,忘记了最初的目标。狼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尊重,更值得我们学习。正如流行的狼性文化。学习狼的忍耐和坚毅,学习狼的组织和团结,学习狼的坚决统一的目标,学习狼的对于时机的把握,学习狼的冷静和果决,学习狼的足智多谋,把狡猾用在更正道的方向上。
狄戎各族以狼为图腾,高车祖老狼,突厥祖狼母,薛延陀祖狼头人,蒙古族以苍狼白鹿为图腾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进行大屠杀?
中国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风景会带给你怎样的震撼与冲击?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
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到人类,进而思考一个个疑问:当年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远征到欧洲进行大屠杀?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又一次地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
电影狼图腾相关信息
电影《狼图腾》是改编自作者姜戎所创作的人气极高,仅用两年时间便已印行百万册,更走出国门,在中国小说作品中创下销售神话的同名小说,也是一部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近乎自传体的叙事视角,领引读者进入狼的世界,讲述了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个发生在中国内蒙古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上的人与狼的故事。在广阔的大草原上,蒙古牧民们总能自由而浪漫地放养着牛、羊,但他们也要与成群的强悍的草原狼共同维护着整片大草原的生态平衡。
狼既是侵犯他们家园的敌人,又是帮助他们猎杀着草原上不能够过多承载的食草动物,同时草原狼也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因此狼本身就是让蒙古牧民又爱又恨且与之密切相关的存在。
电影狼图腾剧照
于是当知青陈阵(冯绍峰饰)和他的朋友杨克(窦骁饰)来到草原后不仅亲眼目睹当地蒙古人们与狼的相处模式,更因为狼的缘故而与牧民融为一片,但是他们却无法阻挡来自于农耕文化和文革时期的错误政策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激进的人用现代武器杀狼,并将仅存的狼驱赶到边境外,开垦大片草原土地,导致短短的几年后,草原不复初美景,鼠害横行,大片沙化......
无论是小说或者电影,要传递的只是我们表面失去了草原失去了狼,但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我们失去了中华民族早期的图腾,那是自由、是独立、是顽强、勇敢的精神,也是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严......
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该书在中国出版后,被译为30种语言,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截至2014年4月,在中国大陆再版150多次,正版发行近500万册,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获得各种奖项几十余种。海内外报刊和网络新媒体对《狼图腾》的研究论文和论著有上千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