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人的早餐和晚餐偏于冷食,而中国人习惯一日三餐吃热食?
从小的饮食习惯就是吃热乎的,饭桌上最常听到寒暄就是趁热吃,别客气。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吃饺子配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汤,冒着烟的火锅涮着各色食材。中国人喜欢温度激发出的香味,许多食物的美味需要靠温度来‘激发’。
一个夏天能卖一千亿的夜宵界网红小龙虾,是国人热食菜系的一个代表。壳薄、肉肥、黄满的小龙虾经过专业的清洗,选用百分之百纯正的菜籽油爆炒,加之不同的佐料辅助,烹饪师傅的精心烹调,饱满的虾肉,鲜嫩的虾黄,浓郁的汤汁,入口Q弹鲜嫩,酱香甜辣,层层交织,让人胃口大开。这样的美味,怎能拒绝。中国人的味觉和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随园食单》中就说,菜肴的鲜美“全在起锅时”,“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绮罗,亦晦闷而旧气可憎矣。”上菜时那股热气就是菜的灵魂。热气腾腾的食物温暖着我们的肠胃与心灵。
易中天先生曾写道:“在中国文化中,“生”带有贬义,“熟”带有褒义。直到现在,以用火为界限,生与熟也仍有褒贬之别,如生吞活剥与烂熟于心,生拉硬拽与熟门熟路等。此外,如生涩、生疏、生硬、生造、生僻等词,亦有明显贬义。至于“生番”,则直接指“不火食”的野蛮人;“夹生”,则往往是骂人的话;而“人生地不熟”,则是很不幸的事。
”“生”对我们最直观的影响莫过于肠胃,过量的食用生冷食物、会使我们胃的黏膜层变薄,使保护胃的黏膜层受到破坏。我们胃的防卫能力会逐渐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力增加,胃黏膜会出现糜烂,最终导致慢性胃炎的形成。关爱肠胃,少吃生冷食物,但是,有时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成为一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