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时秦军的主力在哪里?

 我来答
辣条让我堕落
2019-08-05 · 我不是 我没有 别瞎说
辣条让我堕落
采纳数:596 获赞数:2026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秦军分为三股主力:

1、驻守河套地区由蒙恬率领的30万精兵,蒙恬死后,驻守河套的30万精兵主力进驻潼关一带。章邯遇项羽兵败后,军队损失殆尽。章邯退往潼关后补充了军队再战,又败。不得已率领残部退入咸阳。

2、由章邯率领征剿陈胜吴广农民军的40余万军队。刘邦兵临城下之时,章邯无心抵抗就退入了汉中一带,后被项羽封为雍王监视刘邦,最后被刘邦所灭。原秦兵到此全军覆没。

3、60万戎守南越,在岭南一带,就是今天的湖南、广东、广西、云贵、福建一带,另人奇怪的是,直到大秦灭亡,这只部队也没有派兵救援,也许是赵驼有私心,也许是大秦以为不需要,没有求援。总之是一历史迷团。

扩展资料:

秦亡之论:

《淮南子·人间训》: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

《淮南子·泰族训》: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接于郡县,复稽趋留,戍五岭以备越,筑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盗贼群居,事愈烦而乱愈生。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故灭。

《阿房宫赋》: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

《汉书·武五子传》:昔秦据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轻弱骨肉,显重异族,废道任刑,无恩宗室。其后尉佗入南夷,陈涉呼楚泽,近狎作乱,内外俱发,赵氏无炊火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

黑水龙纹
2011-08-24 · TA获得超过47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9.7万
展开全部
开拓岭南文明的第一座丰碑

孙皓晖

岭南文明的开发,是一条漫长的披荆斩棘之路。

这条道路的历史转折点,发生在秦末汉初时期。

这个转折点矗立的文明历史坐标,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将军——南海尉赵佗。

就中国古典时期的地理传统而言,整个岭南地区很是广袤。若以秦帝国划定的岭南三郡为界定,当时的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大体包括了今日广东、广西、海南全部,以及福建一部分、云南一部分、贵州一部分、湖南一部分。若以西汉设置的交州(交阯刺史部)为界定,则范围更大,连整个越南大部都包括了进来。那时的岭南,交通闭塞,山水险恶,气候酷热,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粗朴的渔猎采摘与刀耕火种,以及城堡族群几近原始习俗的散漫聚居,是当时岭南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因为闭塞,因为落后,在整个夏商周三代,岭南地区没有大的文明信息进入华夏族群的历史记载。当然,这不能包括当代考古发掘所证明的岭南早期文明足迹。

岭南地区融入华夏文明的脚步,是从战国时期楚国的涉足岭南开始的。

但是,楚国对岭南的涉足,只是象征性的统领。也就是说,楚国以半用兵半谈判的方式,使岭南诸多部族“臣服”,成为楚国的“朝贡”小诸侯。这种遥远的朝贡统辖的方式,没有实际治理权、赋税权,也没有军兵征发权,比西周的联邦诸侯制还要松散。正因为如此,楚国广拥岭南万里土地人众,其轴心实力却只在淮南淮北,以及此后江南江东的小部分,始终无法与土地人口少得许多的中原战国真正抗衡。直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卷起了统一战争的历史风暴,岭南状况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

所以,楚国对岭南的涉足,仅仅是历史的“预热”阶段。

岭南历史的转折,是随着秦国大军南下灭楚开始的。

始皇帝亲政,以王翦、蒙恬重建新军,齐刷刷涌现出一大批年青将领。当时,真定人(今日河北)赵佗是秦籍赵人,也就是较晚迁入秦国的赵氏家族之后裔,是秦国大军中最年青的将军。因为名将之多冠绝一时,也因为年青需要锤炼,赵佗在灭六国大战中未曾崭露头角而见诸史书。在王翦统率举国六十万大军南下灭楚时,赵佗依然是年青的方面将军。依据赵佗后来的行为秉性,此时的赵佗,一定是个勤奋勇敢沉稳扎实,而且颇有政治才能的青年将军。若与战国人物相比,赵佗与马服君赵奢的作风极为相似——既富将才,又富政才。

赵佗形迹见诸于史书,是从秦军越过五岭,进入海天南疆开始的。

始皇帝统一中国后,有两个最重要的着力点:第一是北进反击匈奴,第二是南进开发岭南。秦帝国主力大军,全部部署在这两处:九原大军三十余万,岭南大军二十余万。所以要动用主力大军南进,是基于当时岭南的实际状况:山锁水封,行进艰难;自治族群林立,相互恶斗不休;非主力大军不足以披荆斩棘,不足以靖乱安定大局。为此战略方针的实施,秦帝国动用了举国之力,以三大政策全力以赴开发岭南。

第一大政策,大规模修建了杨越新道,穿越五岭险难直达岭南;

第二大政策,动用军力大规模开凿了灵渠,连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使军粮辎重能以当时最小的代价输送岭南;

第三大政策,向岭南移民三十万,其中有未婚女子15000人或3万人,以为帝国主力大军在当地实施后援的力量。由于这次大移民,才有了“岭南大军五十万”之说。实际上,这50万开进岭南的中原人,是一支军民合体的巨大的开发力量,而不是单纯的军队。此时的赵佗,正是这“50万大军”的骨干之一。

赵佗走上历史舞台,是从担任帝国岭南大军统帅开始的。

帝国主力大军灭楚后,一部分军力北上九原,归大将军蒙恬建制,准备反击匈奴。所余灭楚大军近30万,分为两路继续南下:一路是大将屠雎统率的闽越军,进军浙江福建地区;一路是大将任嚣统率的南海军,进军广东广西等广大岭南地区。在军力分布上,南海军强于闽越军,当在20万上下。进军南天后不久,南下军统帅大将军武成侯王翦,高年连续征战跋涉,不幸病逝。其后,闽越方面军总司令屠雎,也相继病逝。自此开始,闽越军归于南海军总司令任嚣节制。

此时的赵佗,已经担任南海郡的龙川令近十年了。

龙川,是今日广东省梅州市西南地带的一个县,是当时越过五岭之后的第一座险关要塞,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在岭南军政一体的情况下,帝国大县的县令是等同郡守的高阶大臣,而且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绝对一把手,非军政通才的将军不能出任。可见,当时的赵佗,已经是南海军出类拔萃的将军了。

正在岭南大军全力整肃地方之际,秦始皇骤然病逝了。

栋梁摧折,帝国大厦轰然崩塌,这是历史的悲剧。

河山板荡,国家危难,不期使赵佗这颗文明巨星骤然升起在南疆天宇。

很快地,在50万南海军驻守岭南第13年的时候,陈胜吴广起义了,大动荡来临了。其时,恰逢南海军总司令任嚣病危。此时,南海军与帝国中央已经失去了联系的可能。临终之时,任嚣断然地将权力移交给了沉稳而极富勇略的赵佗。任嚣的最后叮嘱是三点:其一,断绝杨越新道,以防中原“盗兵”祸及岭南;其二,以番禺为轴心城堡,以50万中原军民为依托,自立岭南建政,等待中原变化。(此点原话是:“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以立国。”)其三,军中官员将佐,没有人能理会这等战略构想,只有将后事交给你了。

于是,赵佗做了“南海尉”,成了帝国南海军与闽越军的总司令。

中原连年动荡,帝国50万军民孤悬岭南。当此之时,赵佗的方略决断,事实上将深远地影响着岭南文明的历史命运,也必然地决定着南进军民的群体命运。如果,赵佗是一个毫无文明襟怀的野心勃勃的政客,他完全利用南下军民对中原暴乱势力的仇恨,向最南端的九真郡、日南郡(后世的越南)渐次撤退,建立彻底脱离中原文明的独立王国。

可是,赵佗没有这样做。

基础的原因,当然是帝国南下军民的华夏情怀,不是滋生此等野心的社会土壤。

然则,更为直接的原因,却是赵佗的中国文明襟怀。

让我们以文明审视的目光,来看看赵佗的历史足迹吧。

秦亡之年,赵佗率南下军民建政,诛杀了企图乘乱滋事的旧部官员,重新立定了各郡郡守;又击溃了企图驱赶帝国大军的岭南暴乱部族,自称南越武王。这便是《史记》所称的“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击并桂林、象郡”的史实。赵佗军民此举,在天下动荡中真正安定了岭南大局。

此后十余年,赵佗在岭南实行仿效秦制的变法,使岭南文明大大跨上了一个历史台阶。《汉书•高祖本纪》载:“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原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原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至,俱赖其力。”也就是说,在赵佗自立的年代里,中原南下军民的人口非但没有减少,而且成功遏制了百粤部族的相互残杀。无疑,这是开拓岭南文明的伟大历史贡献。

西汉11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为特使,正式承认赵佗的王号,定其辖境北至长沙。

刘邦死后的吕后当政时期,封锁了中原与南越的商路,并诛杀赵佗宗族,掘烧赵氏先祖墓地。赵佗大怒,发兵攻长沙,大败汉军两次,打通了岭南商路。因愤怒吕后政权作为,赵佗称“南越武帝”,与中央汉室同等帝号。

汉文帝元年,欲解决南粤问题,又以陆贾为特使修好,愿意承认赵佗帝号以修好。特使陆贾抵达,得到赵佗的隆重接待。赵佗谦卑地自称“蛮夷大长,老夫赵佗”,坦诚地表示:“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行为是:“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汉文帝闻报,大悦。

汉景帝即位,赵佗派使称臣,并朝贺,以诸侯自居。

也就是说,赵佗的态度很明确:西汉中央政权只要善待这支帝国遗民及岭南之地,岭南诸郡便无条件归附中央节制,否则,我便要用实力教你清醒过来!历史已经证明,赵佗的战略是促使西汉改变沙文主义,并促使岭南和平化入中国的正确方针。

赵佗对汉文帝的回书,百味俱在,择其核心,录之如下:

“……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闻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老夫死骨不腐,该号不敢为帝矣!”

一句“不敢背先人之故”,浸透了多少南下老秦人的血泪?

赵佗的动人之处,在于他是最后一个充分体现了秦帝国文明襟怀的秦军名将,也是老秦人族群中最后一个具有天下风骨的首领。将军之“先人”者何?老秦人族群也。“先人”之精神何在?在维护华夏文明统一的铮铮风骨,在宁舍小群之利而顾全大局的天下胸襟。60余年赤心不改,赵佗与中原南下军民一起,终使岭南三郡完整复归华夏文明体系。

历史地说,赵佗军民是开发岭南文明的第一支真正的客家人。

赵佗,是岭南文明的一座历史丰碑。

这位赵佗老王,在位67年,据说年逾百岁,惊人的高寿!

岭南一抔土,秦人万古魂。

而今的岭南人,血脉里一定流淌着古老秦人的热血。他们柔韧强毅,每每在时代转折时求变图存,顽强发展。尤其在近现代史上,岭南人更是光华灿烂,令人无限感慨。作为中国人,让我们记住赵佗这个老秦人的名字,记住那支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到岭南帝国大军,记住那群作为第一批客家人的中原移民,记住我们的文明足迹。

赵佗这个名字,在岭南可谓如雷贯耳。

但在中土地区,在赵佗将军的故乡,赵佗这个名字,却已经是鲜为人知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一中理科班
2015-06-30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582万
展开全部
在巨鹿被项羽歼灭了。。。

秦军主力原来是由蒙恬带领,在北方抗击匈奴的。二世上台后杀死蒙恬,这支军队就由副将王离率领。后来王离带领这支部队围困邯郸,被项羽击败、俘虏。从此秦军主力就灰飞烟灭了。刘邦入关的时候没有遇到秦军。这里每一个环节都能在史书里面找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8-23
展开全部
蒙恬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长城抵御匈奴的进攻,另外,南方还有50万秦军在攻打越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愿墨仙长久
2015-05-30 · TA获得超过740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64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541万
展开全部
大秦百万之师,北方长城战场有三十万(最精锐),南方百越战场五十万到六十万(较强悍,没有北方长城的强),(传说有近二十万进入始皇陵),胡亥可直接调动的精锐军队不足十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