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什么玩具涉及到声学知识的应用?

 我来答
漫阅科技
2020-01-03 · 精品内容集合多媒体阅读方式于一体
漫阅科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的某些玩具,也涉及到声学知识的应用。例如鼓珰或响葫芦便是这种声学玩具的典型。据《秇苑日涉》记载:“响葫芦,琉璃匠所制。一名鼓珰,又名倒掖气。小儿口衔嘘吸,其声翻缤,故名翻缤,……《颜山杂记》曰:‘为鼓珰,先得葫芦,旋烧其底而四流之,以均其薄,欲平而不平,使微杠焉;以随气之动,乃得鸣。”这种口气吸的鼓珰既然能发出独特的“翻缤”声,主要取决于其底部微拱的发声腔结构,其中也必然渗入了乐器制作中发声特性和规律的应用,其历史价值并不可因之俗见街市而低估。类似的发声器具还可见于清末的《燕京岁时记》:“儿童玩好,亦有关于时令,京师十月以后,则有风筝、鞬儿等物……琉璃剌叭者,口如酒盏,柄长二三尺。噔者,形如壶卢而长,柄大小不一,皆琉璃厂所制,儿童呼吸之,足以导引清气。”“噔”也许正是鼓珰的别名,但不能肯定,然而它肯定是一种呼吸发声器具。经清代商舶载运,鼓珰曾东流日本,并在18世纪的日本京都风靡一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