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示范?
展开全部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1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
世间再无真“狂”人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滑头滑脑的“圆”。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有诗云:成熟了的/都必须低着头么?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露锋芒?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匆匆地走,显出儒家风流,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和祥可亲,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啦,成功人士啦,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他们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露出锋芒。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他还是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他人气少,红不起来,于是他变了,变得圆滑了。
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圆滑了的时候,也就”世间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
风度翩翩的儒者龚自珍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高中时谈及恩师时“狂”言:“居然是上无名小辈王植!”这自然是他“亦狂亦狭亦温文”的体现,当代学者钱钟书这时对老师极不满意,而戏言老师太笨、太懒、太俗。狷介之士刘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天下懂庄子的就两个半:一是庄子本人,一个是他自己,剩下半个大伙共抢!”当人们提议把沈从文升为教授时,他大喊:“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自言“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的李敖不顾社会的功利,也狂得洒脱。他有《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封底写道:“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的: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皮的,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这些都是“狂”人啊!他们的狂,构建了中国民族屹立的傲骨,这种真狂,是时代的顶梁柱,是历史的撑天树,是一种良知的傲慢!
可叹,当代社会,这种狂被名利吞食了,这种“良知的傲慢”也被风尘遮盖。于是,都变了。
当所有的人都将“大家好,我来了”改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时,世上再无真“狂”人,这不是时代的悲哀吗?
芥子纳须弥
那些把灯背在身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泰戈尔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太专注于自我。
我问佛:何谓专注于自我?
佛领我走出庙宇,庙外绚烂的阳光笔直地投射下来。佛曰:你背对着太阳而行,看见的是什么?
我说:只看见自己的影子。
佛曰:那面向太阳而行呢?
我看到了远处皑皑群山,以及山腰盘旋的苍鹰,还是影影绰绰的牛羊和牧人。只是,不再看见面前的地面上有投下的阴影。
佛曰:“背光而行时,你眼中只有自己。向光而走时,你看到的是整个世界,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只看到自己的话,不过是茫茫须弥中一粒微不足道的芥子。若放眼远望,胸纳天下,心系苍生,则须弥山也不过是你眼中的一颗芥子。
我问佛:万生困于自我之中,则该如何?
佛曰:红尘十丈,却困芸芸众生;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你一人。郁郁黄花,无百般若;青青翠竹,终是法身。把那一花一树一菩提都看做组成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则可心纳天下。
佛也曾如你般迷茫无知。直到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一位种树的老人。我问他,这树多久开花结果。老人说要七十年。我问他,你觉得你能活七十年吗?老人说,我看过它开花,也品尝过它的果实,既然前人肯为我栽树,那我为何不为后人栽树呢?
那位老人,他是一颗能收纳须弥山的芥子。他在享受别人带来的成果时,没有迷失在自我的享受中。他在为未来而奋斗。
我背对太阳,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夕阳下山后,我的影子也消失了。
佛曰:佛门修为的境界为:勘破、放下、自在。唯有放下自我,多去关怀,广施仁心,方可自在。
我说,我只是红尘路上一颗微小的芥子。这个世界拥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拥抱它。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把自己当成一颗纳下须弥的芥子,不要再等着别人来包容,来关心,来爱护。在自我之外时,心系天下,胸怀苍生,则你我都能成为两颗不凡的芥子。
( “芥子纳须弥”释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不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样能够包容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有!”李渤一派得意洋洋。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脑袋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合十浅笑:“奇特了,我看你的头颅只要一粒椰子那么大,怎样能够装得下万卷书?”
李渤听了,当下恍然大悟:原先事物本无大小的别离,所大所小都生于人心。
一座须弥大山和一粒小芥子相比,到底孰大孰小?我说,一样大,一样小。在佛法来讲,自性也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不受光阴和空间支配的,也就是“理事无碍”的情理。
在个别人的观点里,“一”就是只要一个,“多”,就有很多个了;然而,在佛法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须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养、阳光的照射,还要有风来流传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一朵花是汇合了宇宙万有的力气才得以绽开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这也就是一多不二。
再进一步从世法下去说,咱们每天的生存,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企求多闻、资养色身……这所有所有不是从天上掉上去的,而是由农夫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修建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信息流传等等而来。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赖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凑才得以生活,这个“一”岂不是蕴含了有限?)
向日葵没有眼泪
记事起,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黄向阳,是生瓣的那种,花期很长,盛夏阳光里绚烂成一片海洋,让人分辨不清哪一瓣在反射着阳光,只觉晕眩耀眼。
这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出生时种下,每年留种,每年播种。
模糊记忆里存留有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偶然发现花丛中蹲着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在悉心清除杂草,扶正微微倾斜的花株。
“爸爸,向日葵哭了吗?这上面沾满了泪珠呢!”彼时的自己似乎总是爱强调自己的见解,以为一切都是这样。
“没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没有眼泪的。只要太阳一照射,它们马上就坚强乐观了。”年轻的爸爸少的耐心模样在那一刻便深深镌刻在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说话时一张一合的嘴唇,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于是,有了记日记的情怀的年纪,便在日记本扉页写下这句话——向日葵没有眼泪。
时光冲刷大地,向日葵盛开又凋谢,而我也长成参天模样。不改的是倔强与固执,一如儿时记下那句话,心中却还惦记着向日葵的泪。
终于走到高三,以为开始积淀内心,茁壮成长,以为自己足够完美,心灵强大,以为一切都将按着心中的轨迹发展延伸,就像向日葵的自然旅程。
“爸爸,你到了吗?我们下课了。”难得的休息日,约定了和爸爸吃饭谈心,在这人生的转折点似乎与爸爸也变得亲密起来,至少不见年少的冲突。
“爸爸还有些事,你在校门口等一等吧!”似乎真的很忙,电话就这样草草挂断。
天气还有些冷的季节,下午的天是阴沉着的,有风吹过,不是浅吟低唱而让人心烦意乱。街道上甚是忙碌,车辆,人流,喧嚣,尘土,杂糅在一起。一滴两滴的雨就在这里开始肆意倾泻,慌乱中躲进了值班亭。湿湿的外套贴看后背,心里终于开始抱怨起来。
最后,当那个身影出现在街的对面,我竟没有叫出口,只看着雨滴拍打他的身杆。没有期待和惊喜。他的裤脚早已沾满了泥水。年轻时直立的发此时已服服帖帖趴在头顶,有些开始染上霜华。或许是我长得高挺了,总觉此时的他变得不再高大威武,再也没有儿时痛斥我的个挺拔模样。
我慢慢走出值班亭,朝着他的方向迎去。时光渐渐赋予我怀念和遗忘的力量,过去我觉得我不能理解他,现在觉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蒙蒙一片,将它翻转过来,叶脉清晰呈现在眼前。现在与过去叠加,记起的是若干年前的那个清晨,他告诉我向日葵没有眼泪。而我,还是泪流满面站定,等待他潮湿而温暖的拥抱。
爸爸,原谅我的自我与固执。成长将其带走,我依旧要你的宽容来教导,教会我不再自我,不再骄傲,用心感受一切支持与爱意。
真的,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太阳会灼干它的泪。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教我爱我的父亲。
把自己看淡
小泉涓涓,入大海方可不涸;孤松傲立,入山林方可不折。泉入乃成其大,松入林方成其广。只有把自己看淡,愿与他人汇成海集成林,方可成就不朽。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请君拨开历史的风烟,你可听见战马嘶嘶西风长啸。在这声响之中,我看见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事实真是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韩张萧三人实能将军,但刘邦能将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很轻,换来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
把自己看得重极高极者,亦有之。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名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有极强的优越心,与之相伴的是极重的妨忌与脆弱的自尊。他们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几乎可称之为“唯心者”的病态体现。这种人的生活可想而知,众叛亲离而已,医学上用两个字概括之——“有病”。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如是说。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日夜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便同时大了。冰心奶奶曾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
把自己看淡,是因为别人帮助自己太多。那位知名演员若无观众的捧场,她如何知名?牛顿若无伽利略笛卡尔胡克的帮助,他怎能总结出三大定律?开普勒若无第谷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他怎能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李白十五习剑术,孙策十七立江东。我今年少,亦为十七。我的眼前有无限天地,我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我知道这非我一己之功。若非我的父亲如西西弗斯般坚韧地推我日日向上,若非我母亲如该亚般时时给予我力量,我今日断非如此!我爱我家,我们把自己看得极轻,把对方看得极重,所以我们家的爱,很浓很浓。
老子曰:“夫之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朋友,像那知名的演员一样把自己看淡吧,把自己看淡,让时间成就你的浓,让他人成就你的荣!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11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
世间再无真“狂”人
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员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这完全是功利的社会在作怪,这样的社会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们都成为了滑头滑脑的“圆”。
悲哀也就来了:世间再无真“狂”人。
有诗云:成熟了的/都必须低着头么?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谁敢不低头以示谦逊?有谁敢露锋芒?大师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镜,腋下夹着书,低着头匆匆地走,显出儒家风流,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装革履,笑容满面,和祥可亲,手里提着公文包,见人就笑,还有专家啦,成功人士啦,这些“成熟”商人无不这样,他们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是功利的社会改变了他们。他们为了人气,为了知名度,为了粉丝而不敢露出锋芒。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员来说,他还是因为一句“大家好,我来了!而在社会上栽了不少跟头,他人气少,红不起来,于是他变了,变得圆滑了。
因此,当整个社会都圆滑了的时候,也就”世间再无真“狂人”了。为此,我要高呼:世间曾有真狂人!
风度翩翩的儒者龚自珍自述:“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高中时谈及恩师时“狂”言:“居然是上无名小辈王植!”这自然是他“亦狂亦狭亦温文”的体现,当代学者钱钟书这时对老师极不满意,而戏言老师太笨、太懒、太俗。狷介之士刘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天下懂庄子的就两个半:一是庄子本人,一个是他自己,剩下半个大伙共抢!”当人们提议把沈从文升为教授时,他大喊:“我不给沈从文四毛钱!”自言“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的李敖不顾社会的功利,也狂得洒脱。他有《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封底写道:“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的:李敖、李敖、李敖。嘴上骂我吹牛皮的,心里都为我供了牌位。
这些都是“狂”人啊!他们的狂,构建了中国民族屹立的傲骨,这种真狂,是时代的顶梁柱,是历史的撑天树,是一种良知的傲慢!
可叹,当代社会,这种狂被名利吞食了,这种“良知的傲慢”也被风尘遮盖。于是,都变了。
当所有的人都将“大家好,我来了”改成“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时,世上再无真“狂”人,这不是时代的悲哀吗?
芥子纳须弥
那些把灯背在身后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泰戈尔
我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
佛曰:只因太专注于自我。
我问佛:何谓专注于自我?
佛领我走出庙宇,庙外绚烂的阳光笔直地投射下来。佛曰:你背对着太阳而行,看见的是什么?
我说:只看见自己的影子。
佛曰:那面向太阳而行呢?
我看到了远处皑皑群山,以及山腰盘旋的苍鹰,还是影影绰绰的牛羊和牧人。只是,不再看见面前的地面上有投下的阴影。
佛曰:“背光而行时,你眼中只有自己。向光而走时,你看到的是整个世界,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只看到自己的话,不过是茫茫须弥中一粒微不足道的芥子。若放眼远望,胸纳天下,心系苍生,则须弥山也不过是你眼中的一颗芥子。
我问佛:万生困于自我之中,则该如何?
佛曰:红尘十丈,却困芸芸众生;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你要看到,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你一人。郁郁黄花,无百般若;青青翠竹,终是法身。把那一花一树一菩提都看做组成自我生命的一部分,则可心纳天下。
佛也曾如你般迷茫无知。直到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一位种树的老人。我问他,这树多久开花结果。老人说要七十年。我问他,你觉得你能活七十年吗?老人说,我看过它开花,也品尝过它的果实,既然前人肯为我栽树,那我为何不为后人栽树呢?
那位老人,他是一颗能收纳须弥山的芥子。他在享受别人带来的成果时,没有迷失在自我的享受中。他在为未来而奋斗。
我背对太阳,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夕阳下山后,我的影子也消失了。
佛曰:佛门修为的境界为:勘破、放下、自在。唯有放下自我,多去关怀,广施仁心,方可自在。
我说,我只是红尘路上一颗微小的芥子。这个世界拥抱了我,所以我也要去拥抱它。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把自己当成一颗纳下须弥的芥子,不要再等着别人来包容,来关心,来爱护。在自我之外时,心系天下,胸怀苍生,则你我都能成为两颗不凡的芥子。
( “芥子纳须弥”释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不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样能够包容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有!”李渤一派得意洋洋。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脑袋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合十浅笑:“奇特了,我看你的头颅只要一粒椰子那么大,怎样能够装得下万卷书?”
李渤听了,当下恍然大悟:原先事物本无大小的别离,所大所小都生于人心。
一座须弥大山和一粒小芥子相比,到底孰大孰小?我说,一样大,一样小。在佛法来讲,自性也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不受光阴和空间支配的,也就是“理事无碍”的情理。
在个别人的观点里,“一”就是只要一个,“多”,就有很多个了;然而,在佛法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须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养、阳光的照射,还要有风来流传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一朵花是汇合了宇宙万有的力气才得以绽开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这也就是一多不二。
再进一步从世法下去说,咱们每天的生存,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企求多闻、资养色身……这所有所有不是从天上掉上去的,而是由农夫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修建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信息流传等等而来。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赖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凑才得以生活,这个“一”岂不是蕴含了有限?)
向日葵没有眼泪
记事起,院子里便有大片的向日葵,金黄向阳,是生瓣的那种,花期很长,盛夏阳光里绚烂成一片海洋,让人分辨不清哪一瓣在反射着阳光,只觉晕眩耀眼。
这是爸爸给我的礼物,出生时种下,每年留种,每年播种。
模糊记忆里存留有那个露水沾湿衣襟的清晨。起了大早,偶然发现花丛中蹲着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在悉心清除杂草,扶正微微倾斜的花株。
“爸爸,向日葵哭了吗?这上面沾满了泪珠呢!”彼时的自己似乎总是爱强调自己的见解,以为一切都是这样。
“没有,傻姑娘,向日葵是没有眼泪的。只要太阳一照射,它们马上就坚强乐观了。”年轻的爸爸少的耐心模样在那一刻便深深镌刻在我心中,好看的眉眼,高挺的鼻子,说话时一张一合的嘴唇,还有那浅浅的微笑。
于是,有了记日记的情怀的年纪,便在日记本扉页写下这句话——向日葵没有眼泪。
时光冲刷大地,向日葵盛开又凋谢,而我也长成参天模样。不改的是倔强与固执,一如儿时记下那句话,心中却还惦记着向日葵的泪。
终于走到高三,以为开始积淀内心,茁壮成长,以为自己足够完美,心灵强大,以为一切都将按着心中的轨迹发展延伸,就像向日葵的自然旅程。
“爸爸,你到了吗?我们下课了。”难得的休息日,约定了和爸爸吃饭谈心,在这人生的转折点似乎与爸爸也变得亲密起来,至少不见年少的冲突。
“爸爸还有些事,你在校门口等一等吧!”似乎真的很忙,电话就这样草草挂断。
天气还有些冷的季节,下午的天是阴沉着的,有风吹过,不是浅吟低唱而让人心烦意乱。街道上甚是忙碌,车辆,人流,喧嚣,尘土,杂糅在一起。一滴两滴的雨就在这里开始肆意倾泻,慌乱中躲进了值班亭。湿湿的外套贴看后背,心里终于开始抱怨起来。
最后,当那个身影出现在街的对面,我竟没有叫出口,只看着雨滴拍打他的身杆。没有期待和惊喜。他的裤脚早已沾满了泥水。年轻时直立的发此时已服服帖帖趴在头顶,有些开始染上霜华。或许是我长得高挺了,总觉此时的他变得不再高大威武,再也没有儿时痛斥我的个挺拔模样。
我慢慢走出值班亭,朝着他的方向迎去。时光渐渐赋予我怀念和遗忘的力量,过去我觉得我不能理解他,现在觉得爸爸就像一枚翠绿色的叶子,背面蒙蒙一片,将它翻转过来,叶脉清晰呈现在眼前。现在与过去叠加,记起的是若干年前的那个清晨,他告诉我向日葵没有眼泪。而我,还是泪流满面站定,等待他潮湿而温暖的拥抱。
爸爸,原谅我的自我与固执。成长将其带走,我依旧要你的宽容来教导,教会我不再自我,不再骄傲,用心感受一切支持与爱意。
真的,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太阳会灼干它的泪。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教我爱我的父亲。
把自己看淡
小泉涓涓,入大海方可不涸;孤松傲立,入山林方可不折。泉入乃成其大,松入林方成其广。只有把自己看淡,愿与他人汇成海集成林,方可成就不朽。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请君拨开历史的风烟,你可听见战马嘶嘶西风长啸。在这声响之中,我看见了汉高祖,“吾将军未若韩信,运筹未若张良,抚军未若萧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之际威加四海的刘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认为天下之事皆须因人之力。事实真是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韩张萧三人实能将军,但刘邦能将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轻很轻,换来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总把自己当珍珠,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众人把你踩成坦途。”诗人鲁藜如是说。
把自己看得重极高极者,亦有之。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名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有极强的优越心,与之相伴的是极重的妨忌与脆弱的自尊。他们自以为是宇宙的中心,几乎可称之为“唯心者”的病态体现。这种人的生活可想而知,众叛亲离而已,医学上用两个字概括之——“有病”。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如是说。若春天只有华枝一脉,那春天岂非荒芜,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轮,那日夜岂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宽,世界和心,便同时大了。冰心奶奶曾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
把自己看淡,是因为别人帮助自己太多。那位知名演员若无观众的捧场,她如何知名?牛顿若无伽利略笛卡尔胡克的帮助,他怎能总结出三大定律?开普勒若无第谷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他怎能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李白十五习剑术,孙策十七立江东。我今年少,亦为十七。我的眼前有无限天地,我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我知道这非我一己之功。若非我的父亲如西西弗斯般坚韧地推我日日向上,若非我母亲如该亚般时时给予我力量,我今日断非如此!我爱我家,我们把自己看得极轻,把对方看得极重,所以我们家的爱,很浓很浓。
老子曰:“夫之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朋友,像那知名的演员一样把自己看淡吧,把自己看淡,让时间成就你的浓,让他人成就你的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