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五代十国的出现也是因为节度使朱温篡位导致的,这也就是因为节度使势力过大,割据一方而导致的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对安史之乱降将采取妥协政策,对幽州、魏博、成德等河朔三镇予以安慰,三镇名义属朝廷,实际自任官吏,赋税徭役,成为割据一方军政势力
安史之乱中有功的将士大力邀功请赏成为节度使,由此节度使由边镇向内地扩散,形成严重的藩镇割据
781年,成德镇、魏博镇、淄清镇、山东道四镇起兵对抗朝廷,史称“四镇之乱”
783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因不满朝廷赏赐,发动兵变,杀进长安,唐德宗出逃,史称 “泾原之变”,造成”四王二帝”局面,此时蕃镇割据之祸达到最盛,后德宗不得已下罪己诏才平息此事件
814年,淮西章义节度使吴元济反叛,唐宪宗下令16路人马夹击淮西,打响了晚唐所有削藩种最激烈的一仗,淮西平定后,其它蕃镇纷纷归附,出现短暂“元和中兴”,后宪宗被宦官杀害
820年,幽州叛乱,拉开河朔三镇再次脱离中央反叛朝廷的序幕,朝廷再也没有削藩的意愿了
安史之乱中有功的将士大力邀功请赏成为节度使,由此节度使由边镇向内地扩散,形成严重的藩镇割据
781年,成德镇、魏博镇、淄清镇、山东道四镇起兵对抗朝廷,史称“四镇之乱”
783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因不满朝廷赏赐,发动兵变,杀进长安,唐德宗出逃,史称 “泾原之变”,造成”四王二帝”局面,此时蕃镇割据之祸达到最盛,后德宗不得已下罪己诏才平息此事件
814年,淮西章义节度使吴元济反叛,唐宪宗下令16路人马夹击淮西,打响了晚唐所有削藩种最激烈的一仗,淮西平定后,其它蕃镇纷纷归附,出现短暂“元和中兴”,后宪宗被宦官杀害
820年,幽州叛乱,拉开河朔三镇再次脱离中央反叛朝廷的序幕,朝廷再也没有削藩的意愿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