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读书笔记 1000字
展开全部
不一样的童年
看着《童年》,走进了阿廖沙的童年世界。
阿廖沙的童年历程不幸福,很幸苦,是我们这些天天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所不能体会的。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来到了外祖父家,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随着母亲的去世,外祖父的破产,阿廖沙也在这种压力下,不得不走向人间,只能靠做学徒和给人家打工生活,舅舅们时不时的“拜访”,也让外祖父的脾气变的越来越暴躁,性格越来越孤僻,行为吝啬,好在阿廖沙在外祖母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伤害。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阿廖沙的邻居,他的好朋友“好事情”让他接触了书籍,并从此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在这种环境下,年幼的阿廖沙过早的体验到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也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阿廖沙是这样形容自己的童年的----------我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真的很难想像,那么小的孩子,是怎么度过这段时光的。毕竟在现在,在这个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很多记叙文中,描写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时,都会这样写:就是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也想着法子摘下来。这样做是好?是坏?我无从得知,也许是好吧,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也许是坏吧,过分的宠爱孩子。英语老师曾今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意味着一个悲哀的晚年。这句话似乎是上学期对我们说的,但又好像是不久前才说的,我只知道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对我来说,童年充满着欢乐,童年到处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让每个人铭记一辈子的温馨回忆,童年和上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不冲突的。在我看来,童年,是只在上小学以前。我一点儿也不赞同现在大多数家长所说的什么神童,或是学前教育。那只是一个孩子,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他们有着我们现在没有的纯真,不错,小孩子的记忆力和精力的确是人一生中最鼎盛的时期,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剥夺他们拥有幸福童年的权利,这对还不懂事的他们来说,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回忆起我的童年,真的很快乐,那时弟弟还没出生,父母就只有我一个,我也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天天被父母捧在手心,什么都依靠父母。我的爸爸就很宠我,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只要是我喜欢,爸爸基本上都会买。每天爸爸一下班,他就会抱着我开车出去兜兜风。记得有一次,我还在幼儿园上课呢,结果老爸进来,二话没说就把我拉走了,虽说我那时小,可也懂了点事,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哪知他把我带到了火车站,妈妈早已收拾好行李在那儿等着我们来了。哦,原来我们是要去上海玩。后来我上学了,妈妈告诉我说,那次的上海旅行是临时决定、立即执行的。再加上后来弟弟的出生,也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喜怒哀乐,基本上都能够在我的童年中出现,这说明还是有滋有味的,是吧?童年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珍贵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偶尔和父母闲谈时,他们会跟我们说他们童年的趣事,什么偷西瓜啦,卖冰棍啦,钓鱼啦等等等等,可往往他们也会添上这样一句:“那时候没有现在你们那么好,什么都有,饭都吃不饱,哪来的什么零食啊,电视啊。”但是也许只有我们知道,我们并不在乎现在的高科技有多么的发达,我们只知道,我们没有那时的无拘无束,没有那时有那么多的玩伴,也只有我们知道,自己的内心究竟有多么的渴望快乐。
比起阿廖沙,我想我们这些与他差不多大的孩子看到他的遭遇,心里面是怎么复杂的感情,带有同情,可也喜欢他那种有些冒险趣味的生活,毕竟我们的生活,太过于平坦、平淡。
在童年这本书中,大多数都不是能够让读者喜爱的角色,就连阿廖沙的母亲也不例外。几乎是所有人都很喜欢除了阿廖沙之外的另一个角色--------外祖母。外祖母的慈悲和善良的形象,都深深的烙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中还记得书中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的片段吗?那么小的孩子,也没有犯什么大错,好在后来外祖母的及时阻拦,否则,也没有后来的阿廖沙了。舅舅们的分家产,外祖母的再三忍让,再一次的让这位母亲的形象高大起来。不仅如此,外祖母还是个基督教,每天早晨都坚持在圣像前祈祷,只有祈祷才能使她恢复生命的活力。她似乎始终信心上帝永远与她相随,他甚至对牲畜也会提起上帝;不论是狗、鸟、峰、草木全都服从于她的上帝;好像上帝对人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的慈祥,一样的亲切。阿廖沙母亲后来的再婚,纵使家里有再多的人反对,外祖母却始终支持自己的女儿。当阿廖沙得了天花时,大家都害怕感染,就把他绑在顶楼的床上,一整天很难见到人影,除了来喂阿廖沙吃饭的外祖母,外祖母还总会讲许多故事。在阿廖沙的心中,外祖母是他在黑暗童年中的一缕冬日暖阳,带给他光明。
再来说说外祖父,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欢外祖父这个角色,他吝啬孤僻,为人粗鲁,还爱贪小便宜,不管怎么说,都不是个令人喜欢的人。可我却对此有另一番理解。在故事前端,当外祖父家还没有破产时,家产雄厚,待人虽不说好,可也不像后来的那般人品那么差。再者,故事前端,外祖父见到了阿廖沙的母亲,很显然还是一个慈父形象的,对于他母亲第一次婚姻的不支持,也是害怕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穷小子在一起会吃苦,毕竟,他也就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从小都是手里的掌上明珠,害怕放在嘴里融化了的宝,要是我,我肯定也是不大情愿的啊。我想,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外祖父看见阿廖沙会讨厌他的原因了吧。再说后来,阿廖沙母亲的第二次婚姻,外祖父极力反对,事实证明没有错,第二次的婚姻也直接导致了她郁郁而终。虽说铁石心肠,但在他打了自己的外孙后,也安慰了他,还给外孙带来了糖果点心等,说明外祖父这个人还是不算坏的。我始终认为,外祖父变成后来的那个样子,主要是因为两个儿子的背叛和社会的压力造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会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会背叛自己呢,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谁都受不了啊。昔日的辉煌,如今的落魄,都给这位老人的心理埋下了深深的阴影。不难想象,最后他的结局如何。我们也许只能在内心里默默的惋惜,社会的黑暗让很多人失去了自我,或许我们应该反省自己。
我们的童年与文中阿廖沙的童年相比,是幸福的,可每一个人都在成长,不一样的童年,奠定着后来的人生道路也不一样,虽然说我们的童年很幸福,但是我们还在依靠父母,所以,我们也理应回报着父母对我们的帮助,童年的确可以幸福,但并不是说现在的幸福可以延伸到以后。就像高尔基,在这部自传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同年有多么的悲惨,可他后来却成为了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大文豪。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学会独立和自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看着《童年》,走进了阿廖沙的童年世界。
阿廖沙的童年历程不幸福,很幸苦,是我们这些天天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所不能体会的。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来到了外祖父家,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随着母亲的去世,外祖父的破产,阿廖沙也在这种压力下,不得不走向人间,只能靠做学徒和给人家打工生活,舅舅们时不时的“拜访”,也让外祖父的脾气变的越来越暴躁,性格越来越孤僻,行为吝啬,好在阿廖沙在外祖母的保护下,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伤害。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阿廖沙的邻居,他的好朋友“好事情”让他接触了书籍,并从此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在这种环境下,年幼的阿廖沙过早的体验到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也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阿廖沙是这样形容自己的童年的----------我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真的很难想像,那么小的孩子,是怎么度过这段时光的。毕竟在现在,在这个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很多记叙文中,描写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时,都会这样写:就是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也想着法子摘下来。这样做是好?是坏?我无从得知,也许是好吧,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也许是坏吧,过分的宠爱孩子。英语老师曾今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意味着一个悲哀的晚年。这句话似乎是上学期对我们说的,但又好像是不久前才说的,我只知道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对我来说,童年充满着欢乐,童年到处是温暖,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相机,童年爱满心窝让每个人铭记一辈子的温馨回忆,童年和上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不冲突的。在我看来,童年,是只在上小学以前。我一点儿也不赞同现在大多数家长所说的什么神童,或是学前教育。那只是一个孩子,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他们有着我们现在没有的纯真,不错,小孩子的记忆力和精力的确是人一生中最鼎盛的时期,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剥夺他们拥有幸福童年的权利,这对还不懂事的他们来说,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回忆起我的童年,真的很快乐,那时弟弟还没出生,父母就只有我一个,我也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天天被父母捧在手心,什么都依靠父母。我的爸爸就很宠我,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只要是我喜欢,爸爸基本上都会买。每天爸爸一下班,他就会抱着我开车出去兜兜风。记得有一次,我还在幼儿园上课呢,结果老爸进来,二话没说就把我拉走了,虽说我那时小,可也懂了点事,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呢!哪知他把我带到了火车站,妈妈早已收拾好行李在那儿等着我们来了。哦,原来我们是要去上海玩。后来我上学了,妈妈告诉我说,那次的上海旅行是临时决定、立即执行的。再加上后来弟弟的出生,也给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喜怒哀乐,基本上都能够在我的童年中出现,这说明还是有滋有味的,是吧?童年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珍贵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偶尔和父母闲谈时,他们会跟我们说他们童年的趣事,什么偷西瓜啦,卖冰棍啦,钓鱼啦等等等等,可往往他们也会添上这样一句:“那时候没有现在你们那么好,什么都有,饭都吃不饱,哪来的什么零食啊,电视啊。”但是也许只有我们知道,我们并不在乎现在的高科技有多么的发达,我们只知道,我们没有那时的无拘无束,没有那时有那么多的玩伴,也只有我们知道,自己的内心究竟有多么的渴望快乐。
比起阿廖沙,我想我们这些与他差不多大的孩子看到他的遭遇,心里面是怎么复杂的感情,带有同情,可也喜欢他那种有些冒险趣味的生活,毕竟我们的生活,太过于平坦、平淡。
在童年这本书中,大多数都不是能够让读者喜爱的角色,就连阿廖沙的母亲也不例外。几乎是所有人都很喜欢除了阿廖沙之外的另一个角色--------外祖母。外祖母的慈悲和善良的形象,都深深的烙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中还记得书中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的片段吗?那么小的孩子,也没有犯什么大错,好在后来外祖母的及时阻拦,否则,也没有后来的阿廖沙了。舅舅们的分家产,外祖母的再三忍让,再一次的让这位母亲的形象高大起来。不仅如此,外祖母还是个基督教,每天早晨都坚持在圣像前祈祷,只有祈祷才能使她恢复生命的活力。她似乎始终信心上帝永远与她相随,他甚至对牲畜也会提起上帝;不论是狗、鸟、峰、草木全都服从于她的上帝;好像上帝对人间的一切都是一样的慈祥,一样的亲切。阿廖沙母亲后来的再婚,纵使家里有再多的人反对,外祖母却始终支持自己的女儿。当阿廖沙得了天花时,大家都害怕感染,就把他绑在顶楼的床上,一整天很难见到人影,除了来喂阿廖沙吃饭的外祖母,外祖母还总会讲许多故事。在阿廖沙的心中,外祖母是他在黑暗童年中的一缕冬日暖阳,带给他光明。
再来说说外祖父,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欢外祖父这个角色,他吝啬孤僻,为人粗鲁,还爱贪小便宜,不管怎么说,都不是个令人喜欢的人。可我却对此有另一番理解。在故事前端,当外祖父家还没有破产时,家产雄厚,待人虽不说好,可也不像后来的那般人品那么差。再者,故事前端,外祖父见到了阿廖沙的母亲,很显然还是一个慈父形象的,对于他母亲第一次婚姻的不支持,也是害怕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穷小子在一起会吃苦,毕竟,他也就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从小都是手里的掌上明珠,害怕放在嘴里融化了的宝,要是我,我肯定也是不大情愿的啊。我想,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外祖父看见阿廖沙会讨厌他的原因了吧。再说后来,阿廖沙母亲的第二次婚姻,外祖父极力反对,事实证明没有错,第二次的婚姻也直接导致了她郁郁而终。虽说铁石心肠,但在他打了自己的外孙后,也安慰了他,还给外孙带来了糖果点心等,说明外祖父这个人还是不算坏的。我始终认为,外祖父变成后来的那个样子,主要是因为两个儿子的背叛和社会的压力造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会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会背叛自己呢,这种事情放在谁身上谁都受不了啊。昔日的辉煌,如今的落魄,都给这位老人的心理埋下了深深的阴影。不难想象,最后他的结局如何。我们也许只能在内心里默默的惋惜,社会的黑暗让很多人失去了自我,或许我们应该反省自己。
我们的童年与文中阿廖沙的童年相比,是幸福的,可每一个人都在成长,不一样的童年,奠定着后来的人生道路也不一样,虽然说我们的童年很幸福,但是我们还在依靠父母,所以,我们也理应回报着父母对我们的帮助,童年的确可以幸福,但并不是说现在的幸福可以延伸到以后。就像高尔基,在这部自传体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同年有多么的悲惨,可他后来却成为了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大文豪。所以,我们应该从中学会独立和自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