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三国演义有什么收获20字

 我来答
教育小百科达人
2020-12-25 · TA获得超过15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828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476万
展开全部

思路:根据三国演义内容展开。

收获:

三国之所以鼎立,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得地利,据长江之险;刘备得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三人都未统一天下,问题在他们还存弱点。

东汉未年,百姓遭天灾人祸,加之军阀混战,他们三人在人心向背上尚缺,诸葛亮既知三分天下,却又六出祁山,蜀汉国力耗尽。

孙权虽有长江之险,却错失赤壁战后联刘攻曹,杀关羽引发夷陵之战,两败俱伤;曹操虽雄据北方,几图大业,却忌贤妒能,杀孔融,诛弥衡,害杨修,尽失人心。



扩展资料: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的愿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百度网友f3200a4
高粉答主

2020-12-27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1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6.8万
展开全部

读了《三国演义》,个人觉得堂堂男子汉生于天地间,应顶天立地当自强!男子汉大丈夫应胸有大志,目光长远,能屈能伸,在世间创造一番大业,应“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直奔目标无悔燃烧自己的生命。不放弃,一步步攀登目标的高峰。

不怕困难,坚持自己心中的梦。当你站在成功的山顶,你会觉得这多么美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你回首往事时,会觉得没有什么遗憾。要学习诸葛亮这样一代贤臣“男儿到死心如铁”的精神,要朝着一个目标飞奔,坚持,不放弃,心若在,梦就在。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rPPKK
高粉答主

2020-12-07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7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396万
展开全部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59******98
2021-02-28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2.1万
展开全部
思路:根据三国演义内容展开。

收获:

三国之所以鼎立,曹操得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得地利,据长江之险;刘备得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三人都未统一天下,问题在他们还存弱点。

东汉未年,百姓遭天灾人祸,加之军阀混战,他们三人在人心向背上尚缺,诸葛亮既知三分天下,却又六出祁山,蜀汉国力耗尽。

孙权虽有长江之险,却错失赤壁战后联刘攻曹,杀关羽引发夷陵之战,两败俱伤;曹操虽雄据北方,几图大业,却忌贤妒能,杀孔融,诛弥衡,害杨修,尽失人心。

扩展资料:

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作为蜀汉对立面的一个典型形象,就是曹操:小说中的曹操既是奸雄的典型,也是暴君的象征,作品正是通过对这一人物的针砭,体现了人民群众憎恶暴君的愿望。

但是,作品中曹操是一位“奸雄”,而不是奸臣。所以,他虽然时常被对手称为“汉贼”,却仍然是文有谋臣,武有勇将,仍然有不少人死心塌地地捍卫他。与吴、蜀相比,曹魏反而有着不可思议的优势。

正因为如此,小说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汉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全国。这是三国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也体现了作品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支竹青於鸾
2020-03-08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875万
展开全部
为我们刻画了性情各异的历史人物:神勇无比的赵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诡诈多疑的曹操,粗中有细的张飞,情深义重的关羽,以及谦逊亲民的刘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