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是真实事件吗
电影最让人难过的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八佰》的真实历史有多悲壮?各位, 这个话题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历史类的话题,属于社会热点话题,比较接地气,也比较能引起大伙儿的共鸣。其次,这个问题具有科普的性质。我们知道,作为文字工作者,其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阐述事实,澄清谬误,引领社会舆论,起到为大众发声,为正义呐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字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具有传道、解惑的职责,为百姓做好科普工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今天的话题,正是具有科普价值的,所以是个好问题。小编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虽然《八佰》是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有些情节也让人看得热血澎湃,但与真实历史相去甚远。可能是导演和编剧为了渲染剧情的需要,添加了许多与历史不符的故事:首先,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电影中打得那么激烈,日军是小股部队骚扰,遭到痛击后撤退,双方激战四昼夜死伤并不多,日军伤亡百余人;中方阵亡九人,伤二十余人。电影中日军晚间水道偷袭、用梯子爬墙强攻都是历史上不存在的剧情。其次,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最感人的,其实也是最荒谬的。日军组成“盾牌阵”跑到墙边爆破,敢死队队员陈树生身上缚满手榴弹,拉响了导火索,从六楼窗口跳下与“盾牌”阵中的日军同归于尽。
真实的历史是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冲近墙体准备爆破,才引起了这一壮举的发生。冷兵器时代的盾阵,被用来防热兵器时代的枪炮,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大开!还有,楼顶上壮烈的“护旗”战,也是不存在的。电影中,中国军人组成“人盾”保护国旗,用步枪和机枪打日军飞机的场景,虽然悲壮,但并不符合军事逻辑。想一想,日军已经占领制空权,为何不派轰炸机一枚炸弹就能解决的事,派了两架战斗机,只用机枪扫射打了半天,还被中国军队击落一架呢?
最后的冲桥战是不存在的,真实的历史是在午夜,趁日军防备松懈之时,用三挺机枪作掩护,打灭了敌军的探照灯,全营400余人有秩序地通过新垃圾桥撤入了租界,几乎无伤亡。只看电影的话,会觉得异常惨烈,中国军人最终活着过桥的应该没几个了。最让人无语的是,电影中中国军队冲桥时,租界的英国士兵不知是何原因开枪射击日军的情节。导演和编剧想要表达什么?是出于对中国军人的尊敬,还是同情或者只是单纯地渲染气氛?真实的历史是,谢晋元部进入租界后,立即被英军收缴武器,送胶州路关押。综上所述,《八佰》的真实历史的确很悲壮,但与电视剧演的不一样。
《八佰》是真实事件。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
当时的战争很激烈,中国正处于低谷时期,淞沪会战进行到最后阶段,为了掩护中国军队撤退,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共400余人。
在副团长谢晋元领导和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阻击敌人,多次打退了数倍于己的日军顽强地进攻,取得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胜利。
扩展资料;
电影《八佰》就取材于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成为电影之后对真实事件也有所改编,所以也不能完全根据电影去判断真实情况。从已经流传下来的各类消息来看,八百壮士真实历史更为感人。
历史上的“八百壮士”,实际上只有420人左右。这个事情比较广为人知,毕竟为了迷惑敌人,必要的虚张声势也必不可少。
这四百多名官兵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在四行仓库苦守了四天,中国军队得以从容撤退,并且完成了重新部署。
这支孤军之所以能够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固然与他们的浴血奋战分不开,但是,更重要的原因与四行仓库的位置有关。总之,结果是好的,这场战役算是获得了胜利。
电影《八佰》一直非常受期待,在导演管虎心中,《八佰》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
对于《八佰》,导演管虎此前表示,影片有许多大牌演员,但剧组阵容没有番位,只有番号:“《八佰》被视为代号,它应该不是一群人的故事,它应该和一个民族有关。”
是,《八佰》改编自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八百壮士”誓死抵抗日军的故事。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之内占领全中国,他们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就将目标转移到上海。
淞沪会战就此爆发,只是在会战中,中方节节溃败,已无力再与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实力。留下来一个加强营掩护大部队西撤,这个加强营便是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
留守四行仓库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谢晋元团长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800人,他们要正面对抗的却是五千到三万的日军。数十倍的兵力悬殊,让这一场战斗变成有去无回的困兽之斗,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对决如同蚍蜉撼树,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视死如归的场面。
影评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
《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