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对中国的影响力有多大呢?
第一,统一中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纷争、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第二,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了加强封建统治,秦王嬴政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王嬴政作为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并将地方治理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的一大创举。
第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差别很大,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打破原有各国的封闭状态,对以后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秦始皇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政策,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修筑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同时,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南疆地区,兴修灵渠,发展经济,为中原与南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上述几点中,如果说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政治制度,这也成了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的政治制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如何巩固这个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是摆在新兴王朝面前的重大课题。
周朝以来,一直推行以分封制作为国家的主要政治制度。《左转》记载:“昔武王克周,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以亲属关系、血缘关系作为政治的维系纽带,这是分封制的最大特点。
分封制在周朝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起到了维护国家安定的作用,但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天子式微,周朝开始分崩离析。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战乱不断,周王朝更是形同虚设。
分封制后期的弊端,秦始皇看的一清二楚。为了解决这个国家治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就在秦灭掉六国的公元前221年,他召集文武群臣,亲自主持一场“辩论会”。一方是以丞相王绾为首的大多数官员,他们坚持按照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分封子弟同姓,建立诸侯国的办法统治全国,这样做有利于加强对燕、齐、荆这些边缘地区的控制。一方是以廷尉李斯为代表的少数派,痛陈周王朝分封制的弊端,力主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废除分封,以彻底消除战祸根源,巩固全国统一局面。
最后,秦始皇拍板,他果断支持李斯的观点,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设县,郡设置郡守,县设置县令,负责治理郡县事务。郡守、县令全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都由皇帝决断。每个官员与分封的诸侯不同,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便确立起来。
然而,中央集权制度的执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隔八年之后,围绕着是否继续实行郡县制,还是倒退实行周朝的分封制,在秦王朝内部又掀起了一场“大辩论”。丞相李斯,仆射周青臣等人肯定秦朝统一以来推行的郡县制度,认为它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局面,使得“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
而以博士淳于越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实行分封制。淳于越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他以“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的说辞,反对秦始皇不效法古法。
兵马俑
最后,秦始皇再次肯定了李斯等人的意见,义无反顾地废除分封制,坚决将郡县制度推行到底。
综上所述,秦始皇一生功绩卓著,但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推行。秦王朝关于郡县制度的两次辩论,以及由此而推行的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革旧鼎新,极大地巩固和维护了全国稳定统一的局面。这一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虽然后世有所改进和发展,却一直为历代封建帝王所推崇和奉行,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它在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不可估量。当然,在这方面,秦始皇的革新勇气和伟大功勋,也必将永远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