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在古代,皇帝衣服上绣的是龙,亲王衣服上绣的是蟒,龙和蟒有什么区别呢?
在世界各国,像中国一样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皇权统治的国家实在为数不多。在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封建帝王,运用其手中的权力,对中国服饰施加的彩响是十分巨大的。史料中的许多服饰规定,都是帝王们下达的。
我们都知道古代官员,特别是明清两代,不同品级,其官服上的图案也是不一样的。官员等级分明如此,帝王们就更加的讲究了。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皇帝的龙袍、衮服上都绣着龙。除了帝王之外,其他人不得“僭用”,即便是亲王、王爷等皇室人员,在衣服上也只能绣蟒。
其实,皇帝的衣服上除了绣上龙,还有其他十一件东西,分别是:日、月、星、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加上龙,合称“十二章”,每一章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是等级的标志。
这种“十二章”,据考证约源于西周及更早的年代,一直沿用了二千余年,到近代对明定陵的考古发据中,还有出土的“十二章”衣。帝王们对自己的帽子也有规定,汉刘邦登基时戴用了一种竹皮冠,称为高冠,也叫刘氏冠。后末规定爵公乘以上官员方得服用。
帝王后妃的服饰也有严格规定,早在周代就规定了后妃的六服,如周代规定祎衣为黑色,以彩绘雉图案镶缀,伴随皇帝祭祀先王时服用,这项规定,一直廷续至后代,只是形制略有些变化。
隋代皇后的衣为深青色,用五彩翚翟纹饰,服用于各重大场合;到了宋代,对后妃衣虽仍用深青色底子,赤质纹,但已分为十二等,进一步规定了宫中的尊卑。
帝王们不仅规定了尊卑有序的服饰规定,还对不符合冠服制度的服装出现,认为是“服妖”,是大至亡国丧邦,小至变节易度的预兆,对这种奇装异服的出现,政府和官员都会加以干预,下令加以禁断。
这种体现了皇权文化的服饰,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象征权力,而且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