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学升初中后,在学习方面都有哪些变化?
别人都在预科我也应该,因为别人都在提前学习,所以我的孩子不能落后。初高中衔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前学习吗?其实习惯的养成才是最重要的。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还需要关心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变化。进入初中,我们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内容的改变。小学学习科目少,学习任务不太重。进入中学,课程多,学习任务重。语文、数学、政治、外语、历史、地理、生物,一下子增加了几门,难度加大了。学科内容的常识越来越少,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所以刚进中学的同学觉得新鲜不舒服。
随着学科的多样化和深入化,中学生比小学生更自觉、更独立、更活跃。中学老师多,每个老师教的学生多,一节课一节课,一个老师一个老师,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他们不能像打篮球那样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中学教师更注重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强调“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五个环节。孩子上小学,父母下班回家第一句话就是问孩子作业做完了没有。如果孩子回答“是”,家长就放心了。这种只在课后完成作业的学习方法,不能满足中学学习的要求。大部分小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相信自己的讲课。一方面,中学生重视并信任老师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增强了自信心和自主性,有一定的评价能力,而不仅仅是“打收据”。
小学阶段孩子身体发育一般。进入中学后,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体发育越来越成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他们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整个人格特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小学相比,中学生的集体关系和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也有很大不同。在学校和班级集体中,班主任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具体细致,实施方法也不再是“班级捆绑制”,班主任也不一定是主要老师。这样,让孩子照顾事情,多花时间。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12岁的孩子难免不贪玩。如果我们观察这些贪玩的学生,会发现他们在自己的时间里进行的活动都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加强学习计划的最好方法是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和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设定目标,并根据目标的要求选择方法和途径,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复杂的学习任务时,不至于不知所措,反而比小学更加积极主动。如果你按时完成作业,无论老师检查与否,你都要按计划“每天清理”和“时不时清理”,也就是说,你今天做完就永远不会“欠钱”。在复习中,力求牢牢把握。当他们按计划做好的时候,家长要总结表扬。当他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他应该帮助找出原因,鼓励他努力按照计划去做。久而久之,养成了按计划学习的习惯,自学能力提高。
引导孩子学会遵循学习规律,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光靠努力和磨时间是学不好功课的。“得法者事半功倍,未得法者事半功倍。”举个例子,一个一个时期班里排名第一的优秀学生,谈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三先三后’。即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先想后问。”先预习,可以了解每节课和单元的具体要求和重点,让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这样才能顺着老师的思路走。做作业前,先看一本书,回忆一下老师上课说的话,理解了再做作业。当你遇到难题时,你应该在征求老师意见之前尽力思考。这个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