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作为防御性建筑,在中国历史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在古代,中国最常用的防御手段就是城墙,毕竟那时候中国的火器并不是很发达,两国在打仗的时候往往是依靠城池作战,只要城墙修建的牢固一些,就可以有效的抵挡敌人的进攻。不过,古代城墙的修建也是很讲究的,起码城墙的质量要过硬,不能属于一碰就碎的豆腐渣工程,不然的话,全城的老百姓都会跟着遭殃,而且,城墙外面往往会修建一个护城河。那么,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讲一讲中国城墙的发展历史。
大家现在能够看到的城墙大多都是由土或者砖头制作而成,这种城墙是比较坚固的,敌人要是想攻破的话,必须下一番功夫才行,它在御敌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要是追根溯源的话,可能会追溯到几千年前。
城墙在我国已经发展了长达上千年的历史了,经过考古学家的挖掘,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发现了三十座以上的新石器时代的城墙遗址,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腐蚀和风化,这些城墙还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可见人们对于城墙的重视程度有多高。
商朝统治了中国长达六百年的时间,光是迁都就发生了六次,现在已经挖掘出来的帝都和遗址不在少数,这时候在建筑工艺方面已经有所进步了。
进入到周朝之后,城墙的建筑工艺有了较大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各国都在修建防御工事,不是在修建新城墙的路上,就是在修补城墙的路上,这时候的建筑出现了等级的差别。
等到了汉朝的时候,因为长期的修生养息和抵御匈奴的进攻,汉朝在修建城墙方面还是很出色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长安城和洛阳城。到了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为此各地又开始大兴土木,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修建城墙,这时候修建城墙的材料中出现了三合土,而且修建的规模也有所扩大。
到了宋朝的时候,城墙结构中出现了马面,大大增强了城墙的防御力,让金兵感到束手无策,等到了,明朝的时候,只有个别的城墙上会出现马面,主要还是为了防御使用,这个时期更加注重护城河的修建。好了,今天的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在下方积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