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个格格是谁?
爱新觉罗·韫欢。
爱新觉罗·韫欢(又称金志坚)是最后出生的皇族成员,是溥仪的七妹。2004年8月9日,随着金志坚的去世,中国数千年皇室的最后一位皇姑也走向了天国。
金志坚的出身是贵族,职业是园丁。半个世纪以来,她在精忠街小学任教,还先后在二二七中、区教育局教育培训班等执教过。
她勤勤恳恳,精通业务,其敬业精神更被同事们称道,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她20世纪60年代就出席过全国群英会,而各种“模范教师”的头衔也得了许多。
扩展资料: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告着溥仪退位,延续两百多年的清帝国走向灭亡。而在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仍居于紫禁城,在小朝廷内继续担任起了“皇帝”。
与此同时,载沣生下最后的女儿,也就是溥仪最年幼的妹妹爱新觉罗·韫欢。1921年,爱新觉罗·韫欢出生在醇亲王府北府,姐妹中排行第七,王府内上下都称“七格格”。
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室正统的格格。虽然在当时溥仪已经退位,但却仍居住在紫禁城中,拿着民国政府巨额的优厚待遇过着皇帝般的生活,连带着韫欢一家子都过得豪华。
由于,韫欢在当时尚且年幼,加之溥仪身上还留有“皇帝”的威严,以至于韫欢没叫过溥仪一声大哥。而1960年,在周总理特意安排下,韫欢与溥仪以及其他兄弟姐妹们有了团聚的机会。
在宴会上,韫欢看着饱经沧桑的溥仪,终于喊出生平第一次大哥,含着眼泪。相比于大哥溥仪,韫欢有过辛酸,也有过艰辛,但一切还算得上比较顺利。
韫欢出身贵族,有着性格善良,知书达理的气质。她不眷恋奢华,从事园艺劳作,甘愿隐于市,过着平凡生活而又不平凡人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物。
1947年,韫欢改变了生活方式,她走出花园到一所兢业学校工作,从此开启教育事业。在往后两三年时间内,韫欢和朋友李淑芬一起开办了女子职业学校“坚志女子职业学校”。
还经过李淑芬介绍,认识了一位叫乔宏志的人,并相亲相爱到结婚。1950年,韫欢以金志坚之名被政府吸收为公办小学的教员,成为兄弟姐妹中第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人。
这一年,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20世纪60年代,韫欢就出席过全国群英会,而她各种的“模范教师”的头衔奖项也是多不胜数。
2004年,初夏时韫欢重病住院,不久后不治去世,享年83岁。在临终之际,韫欢留下一句:“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便逝世而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韫欢
肃亲王家的十七格格
金默玉的父亲是爱新觉罗·善耆,清朝八大世袭亲王之一的第十世肃亲王。肃亲王有一个正妃、四个侧妃,一共生有38个子女,其中21个儿子、17个女儿。年龄最小的四侧妃,生了3个女儿,最大的叫显秊,汉化姓名叫金璧辉,后来,她有了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芳子。而最小的就是在旅顺出生的金默玉,满族姓名为爱新觉罗·显琦。
1918年金默玉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在东北流亡6年了。虽然是流亡,但王室的生活与作派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改变。刚满19岁,金默玉就对未来有了自己的打算,她希望能成为一名四处采访的女记者,或者歌唱演员。王府里的长辈们被她的想法吓坏了:一个王府格格,怎么能出去抛头露面做职业妇女呢?但这个十七格格显示出了和父亲一样的固执。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默玉被迫中断了在日本的学业回到北京。她终于瞒着家人找到一个职位:“在一家日本人开的公司当顾问,薪水很高,又不用坐班。”
赊账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1949年,金默玉看到了解放军进城。进城的那一天,在租来的东单四合院外面,她靠着砖墙,看一队队士兵打着绑腿,身板笔直地从街上走过,心里特别欢喜。她想,以后街上再也看不到挎着舞女、酒气熏天的那种大兵了。
她的哥哥们早就离开了北京城,但她没有跟着去。
肃亲王的产业在这些哥哥们手中败落下来,东四十四条的房产、旅顺的房产、大连的房产都一点一点被变卖了。他们把卖房子的事情托给川岛芳子的养父川岛浪速,这个日本人却私吞了一半财产。到1949年哥哥们去了香港,留给金默玉的全部财产就100块钱。
为了维持生计,金默玉开始变卖家中的物品:钢琴、地毯、沙发、皮大衣、留声机……由于根本不懂市价,一大堆皮衣她用不到一件衣服的价钱就全给卖了。昔日的十七格格还织起了毛衣出售,3天织1件,但仍不够一家人的买菜钱。此后,她还开过洗衣坊,用上好的肥皂,一个月下来,买肥皂的钱比挣的还多。赊账成了每天的必修课,胡同口杂货铺的老太太看到她就追着问:“钱什么时候给啊?”
这样的日子一直熬到1952年,金默玉开起了饭店。两年后,饭店被公私合营,她成为中央编译局的一名职员,每月拿60元工资。
二次婚姻一次牢狱
1954年,36岁的金默玉结婚了。丈夫马万里是当时国内极负盛名的花鸟画家,他曾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个妻子难产而死;第二个妻子因感情不合与他离婚。他也因此心灰意冷,一意自杀。金默玉的出现让他重新有了作画的地方,也有了一个家。但没想到,风暴那么快就到来了。
1958年2月,离当年的春节还有5天,金默玉突然从家中被带走,开始了她15年的牢狱生活。唯一的罪名,就是她的出身:“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在那个年代,这足以让我致命。”为了不连累丈夫,监狱中的金默玉申请了离婚,她决定独自度过漫长的刑期。1973年,刑满释放的金默玉来到天津茶淀农场,成为一名农场工人。
此时,一位讲北方话的上海人,闯进了金默玉的生活。他将一把自制的小铁锹、一本日语版的《人民中国》,送给了手掌流着血的金默玉。金默玉很快答应了他的求婚。
生平只求过一次人
1976年跟丈夫回上海探亲时,金默玉病倒了。X光片显示,她的脊椎有9节都坏了。生平第一次,金默玉想到了求人。按照她的性子,她是死也不求人的。随后,她写了生平第一封求人的信,收信人是邓小平。在信里,金默玉不是要求平反,而是要求一份工作,她还记得信里的内容:“我如今已经干不了体力劳动了,但是还干得了脑力劳动,请给我工作。”信回得很快。告别北京40年后,金默玉终于成为北京最普通的一分子。
之后的十几年,她有了收获。金默玉一直就想办一所学校。1992年初,金默玉与丈夫将家中所有的存款全部拿出来,购买了书桌、教材等学习用品,开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
1996年5月,位于河北廊坊市开发区的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据有关部门确认,该校是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是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建起
中国最后一位格格金默玉 她是末代皇帝的侄女、川岛芳子的亲妹妹,留过洋、享过福,也坐过牢、吃过苦。当这一切过去后,她说:“人一辈子喜怒哀乐,哀啊怒啊,都应该搁到自己心里,但是喜和乐可以和很多人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