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曲赏析:
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1、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
2、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3、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扩展资料: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品第314号(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作品。此曲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创作背景:
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
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是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在1867年的作品。都说时代造就英雄,其实,时代还能造就伟大的艺术作品。1866年,结束奥地利和普鲁士多年来争夺德意志统治权的争斗和决定以容克地主资产阶级的普鲁士作为盟主统一德国的普奥战争以奥地利的失败而告终。毫无疑问地,整个奥地利充满了失落、绝望的情绪。而这时,一首能够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音乐作品的诞生就显得格外重要。德国诗人卡尔"贝克题献给维也纳城的诗句——“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正好启发了小约翰·施特劳斯。他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创作出了这首名扬世界的曲子。
《蓝色多瑙河》是一首典型的奥地利圆舞曲结构的曲子。由序奏、五首圆舞曲、尾声组成。
长长的序奏是使用小提琴的颤音来开始的。音量并不高,仿佛是清晨在白雾笼罩下的多瑙河泛着细微的涟漪,又仿佛是朝阳划破地平线,向世界贡献新一天的温暖与和煦,一切都是那么的安宁。接下来就是五首圆舞曲了。第一首音乐十分地明快,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一下让人感觉到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第二支圆舞曲具有明显的回旋感, 犹如起伏的波浪, 层层推进,节奏感十分的强烈。第三支圆舞曲,由对比鲜明的两种音乐素材构成。一种是优雅,另一种奔放,两者犹如冰与火的交融。在第四支圆舞曲中,同样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两种不同感情的融合表达了一种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愉快心情。第五支圆舞曲是整部乐曲的高潮。它采用顿挫跳跃的节奏, 炽热欢腾, 华丽辉煌, 进一步表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最后在“暴风骤雨”般的音响中结束整首作品,让人意犹未尽。
这首作品如果不知道创作背景的话,我们绝对不会想到这样一首热情、优雅的作品是在战败后大多数人对国家前途命运感到悲观的时候创作的。但也正是这个原因,《蓝色多瑙河》一经问世,就让全体奥地利人的精神为之振奋。这种强心剂太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了。写于民族危亡时刻的《蓝色的多瑙河》,充满爱国之情,浸透着奥地利人民对祖国河山的敬仰之情。每当远离家国的维也纳人听到这支撼动心灵的旋律时,总禁不住热泪盈眶。正如有位名叫汉斯立克的音乐评论家说的那样:“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什么地方,这首歌,就是他们的无形身份证。” 所以,整个奥地利对之如痴如狂,将它作为“第二国歌”。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歌曲虽然在风格、体裁上和《蓝色多瑙河》有很大区别,但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让整个民族从低沉的情绪中解放出来,重新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一个乐观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无国界”这句话实在是太正确了。
现在,《蓝色多瑙河》已经是公认的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精品了。相信它的旋律将永远的回响在人们的心中。
此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
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
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拓展资料: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品第314号(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Walzer,op.314),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作品。此曲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蓝色多瑙河
序奏:音乐以A大调徐缓奏起,好似黎明曙光拨开河面薄雾,唤醒沉睡大地,翻起多瑙河水波,连贯优美、活泼轻盈,象征黎明的到来。
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人们在多瑙河畔翩翩起舞,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主题B轻松明快,让人们感到春天来了。
第二小圆舞曲:描写阿尔卑斯山下的姑娘们欢快起舞,色彩动人。 D大调的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感觉; 转为降B大调后,优美委婉,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呈现狂欢的舞蹈场面。主题A优美典雅、端庄稳重,主题B具有流动性,加强了舞蹈性,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
第五小圆舞曲: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温情,主题B则炽热欢腾,形成全曲高潮。
尾声:分为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迅速在热烈气氛中结束; 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依次再现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主题,最后在疾风骤雨的狂欢气氛中结束。
拓展资料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The
Blue
Danube),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将该曲被作为保留曲目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