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荬菜(学名:Sonchus arvensis L.)是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高可达150厘米,有细条纹,基生叶多数,叶片偏斜半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角形、半圆形或耳状,顶裂片稍大,长卵形、椭圆形或长卵状椭圆形;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苞片外层披针形,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冠毛白色,1-9月开花结果。
苣荬菜几遍全球分布。中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辽宁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
苣荬菜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溼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1])
中文名
苣荬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科
舌状花亚科
族
菊苣族
亚族
莴苣亚族
属
苦苣菜属
种
苣荬菜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中文学名
Sonchus arvensis L.
一分钟了解苣荬菜100.4万 52"
苣荬菜 [qǔ mǎi cài]
- 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苣荬菜几遍全球分布。中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辽宁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
苣荬菜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溼排脓,凉血止血之功效。
中文名
苣荬菜
界
植物界
门
纲
亚纲
目
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
种
苣荬菜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中文学名
Sonchus arvensis L.
苣荬菜
苣荬菜又名败酱草,在黑龙江地区又名小蓟,山东地区称作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为桔梗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 苣荬菜全株有乳汁,茎直立,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著生,能食用,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具有耐盐碱的特性,在滨海及内陆盐碱地区均有大规模的栽培。
中文学名
苣荬菜
目
桔梗目
拉丁学名
Sonchus arvensis Linn.
别称
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苣菜、曲麻菜
科
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