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为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最后是什么结局?
嵇康最后是被司马昭处死的。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一员,他虽学识渊博却志不在朝野,是以一直不愿出仕。众所周知,曹魏这一政权虽是曹家人所建,但是在它统治后期掌权的一直都是司马氏。如此一来,嵇康便更加不愿入朝为官。
其中在司马昭掌权的时候,此人曾慕名邀请嵇康出任幕府属官,但是嵇康并没有答应。后来,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也曾推举嵇康出任选官一职,而嵇康依旧没有答应。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并在文章中以“七不堪、二不可”来表达自己坚决不出仕的决心。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可知,当时司马昭对这些内容的反应是“闻而怒焉”。由此可见,嵇康的这一行为已经彻底惹恼司马昭。
后来在263年的时候,身为嵇康好友的吕安因妻子遭到兄长吕巽的欺辱而欲上官府状告吕巽。而嵇康由于与吕巽同样交情不浅,是以便劝吕安不要这样做,以免家丑进一步外扬。在嵇康的劝阻之下,吕安最终没再状告吕巽。不曾想,吕巽后来却反过来状告吕安不守孝道,从而致使吕安被捕入狱。
嵇康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非常着急与气恼,于是他出面为吕安作了证。由于当初将吕安下狱的人是司马昭,所以嵇康的这一行为在他看来俨然就是忤逆,是以他越发不喜嵇康。与嵇康本就存有嫌隙的钟会见状便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中伤嵇康,从而导致司马昭越发厌恶嵇康。不久之后,嵇康与吕安一同被下令处死。待到了行刑那天,有三千名太学生曾集体上书请愿,希望朝廷能够释放嵇康,但是最后却还是没能救下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