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美

 我来答
天然槑17
2022-06-26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26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6.8万
展开全部
在读《汪曾褀的写作课》时,还未深入本书的内容,先折服于书中提到的沈从文的文字。

边城、凤凰、沈从文、文学大家……这些标签很早就知晓的,但真正读沈从文的作品还是第一次。

习惯了简洁、直白、随性的文字,突然发现文字中可表达色、香、味直击感官的意境,“文字之美”四个字跃然于脑。

沈从文在《渔》一文中写夜——“长空无云,天作深蓝,星月嵌天空如宝石,水边流萤来去如仙人引路的灯,荒滩上蟋蟀三两嚖嚖作声,清越沉郁……”

“月亮的光照到滩上,大石的一面为月光所不及,如躲有鬼魔。水虫在月光下各处飞动,振翅发微声,从头上飞过时,俨然如虫背上骑有小仙女,鼻中常嗅着无端而来的一种香气……”

文字中有光、有色、有声、有味,仿若身临其境,如梦如幻,无限美好。

在《边城》一文中写人——”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一个美丽、朴实、纯净、善良的女孩跃然而出。

被优美文字所触动,不由为自己文字的苍白无趣而汗颜。

我也喜欢那些平铺直叙、简洁流畅的文章,但相比较而言,当文字变成画、变成声,如影片放映,呈现了一段鲜活的景象或人生,直击心灵,引无限遐想。

小时候读很多大部头的文学作品,近几年读的少了,更多的是看一些历史、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书,明显理性多于感性,实用多于好奇。

是因为越大越成熟,更愿意探究形而上的东西,更倾向于弄清所谓的“本质”,更务实?

韩寒有句名言“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在我们追寻所谓的人生真谛之时,其实已经错过了眼前的一花一木,许多风景,许多人。

人生的美好,也许只在发现当下里的每一分美,每一个善念,而不是源于那些“因果”。

并非因为有什么,所以才幸福。

不否认生命的残酷,但因为希望,因为勇气,生命生生不息,生命也无时不呈现纷繁的精彩和美丽。

放下烦恼,走出去,看天、看地、看山,看水,看人,安静地、耐心的感受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美我们了解多少?

《失乐园》的作者约翰·弥尔顿说:“心灵自主,天堂地狱皆其定。”

秉持初心,发现美好,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此时风已全息了。山上的木鱼声亦已寂然无闻。虽远处的鸡与近身的荒滩上的虫,声音皆无一时停止,但因此并不显出这世界醒着。一切光景只能说如梦如幻尚仿佛可得其一二,其他刻画皆近于词费了。”(《渔》沈从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