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新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喜欢苏轼,最先是因为他的词。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蕴含着满满的旷达与洒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对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哲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种豪迈,适合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来吟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那份恣意与潇洒,盛满了生命的活力。
当然,男儿的心中也不是没有软肋。情到深处,总难自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沉痛哀婉的词,看哭了多少人。
因为苏轼的词,慢慢的有了了解他生平的愿望。林语堂版的《苏东坡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的苏东坡。他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当然也是大文豪、大书法家、画家,还是月夜的徘徊者。
苏东坡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但在林语堂的笔下,却云淡风轻。我们读的,更像是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唯美,却总有不甚真实的感觉。
直到遇到了李一冰先生所著的《苏东坡新传》,我们似乎触摸到了苏轼清晰的生命脉络。给人的感觉是:更具有生命的张力,真实而深沉。
李一冰先生,他的一生同样充满了坎坷与崎岖。他曾经因为蒙冤而身陷囹圄,在无边暗沉的黑夜里,在不被理解、遭受不公时,支撑他走下去的,就是苏轼的人格魅力。也可以说,这位千年前的伟人,是照进作者生命中的一束光。
所以,他写作这本书,完全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只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只为了“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的相知相遇。这部70万字的长篇传记,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成果。
这本书,如同被埋在沙土里的珍珠,若干年后,终于有了重见天日之时。这是作者之幸,更是读者之幸。
苏轼是个才学卓绝的文人。所以,在诗词书画等方面,他的天赋,让他如同天上的明星一样,光芒四射。
苏轼的文字,自言“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所以能随物赋形,从心所欲,说一件事,理直气壮,描写一个物,维妙维肖,用最简单最少的字眼,表达人间万象。
这样的才华,怎能不令人倾倒。胸中有丘壑,下笔自成章。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清雄横放,气象万千。
苏轼是个胸怀家国天下的仕人。无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他总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为老百姓谋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是他毕生的修行。
所以,每到一地,他兴水利,除蝗灾,收弃婴,抗洪水,驱瘴疠,兴教育。哪怕自己居无屋、食无肉,也初心不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苏轼,偏偏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文人气质,注定了他要直抒胸臆,直陈时弊,口无遮拦。也因此,他得罪了一大批的当政者。
在王安石,司马光为相时,这些正人君子,只是不欣赏他,让他靠边站而已。而当政权落入小人之手中时,这些人难免嫉恨,非得拔去这根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他的光芒会令人不安。于是,便有了乌台诗案,有了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的经历。
但无论生活给予的是什么,苏轼都坦然面对,淡然一笑。
在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涯后,他最大的愿望,或许就是归隐山林,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吧。
可惜,这样的愿望,最终也未能实现。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如果,你也是苏轼的粉丝,一定要读一读李一冰先生所著的这本《苏东坡新传》,强烈推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蕴含着满满的旷达与洒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对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哲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种豪迈,适合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来吟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那份恣意与潇洒,盛满了生命的活力。
当然,男儿的心中也不是没有软肋。情到深处,总难自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沉痛哀婉的词,看哭了多少人。
因为苏轼的词,慢慢的有了了解他生平的愿望。林语堂版的《苏东坡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的苏东坡。他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当然也是大文豪、大书法家、画家,还是月夜的徘徊者。
苏东坡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但在林语堂的笔下,却云淡风轻。我们读的,更像是一个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唯美,却总有不甚真实的感觉。
直到遇到了李一冰先生所著的《苏东坡新传》,我们似乎触摸到了苏轼清晰的生命脉络。给人的感觉是:更具有生命的张力,真实而深沉。
李一冰先生,他的一生同样充满了坎坷与崎岖。他曾经因为蒙冤而身陷囹圄,在无边暗沉的黑夜里,在不被理解、遭受不公时,支撑他走下去的,就是苏轼的人格魅力。也可以说,这位千年前的伟人,是照进作者生命中的一束光。
所以,他写作这本书,完全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只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只为了“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的相知相遇。这部70万字的长篇传记,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成果。
这本书,如同被埋在沙土里的珍珠,若干年后,终于有了重见天日之时。这是作者之幸,更是读者之幸。
苏轼是个才学卓绝的文人。所以,在诗词书画等方面,他的天赋,让他如同天上的明星一样,光芒四射。
苏轼的文字,自言“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所以能随物赋形,从心所欲,说一件事,理直气壮,描写一个物,维妙维肖,用最简单最少的字眼,表达人间万象。
这样的才华,怎能不令人倾倒。胸中有丘壑,下笔自成章。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清雄横放,气象万千。
苏轼是个胸怀家国天下的仕人。无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他总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为老百姓谋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是他毕生的修行。
所以,每到一地,他兴水利,除蝗灾,收弃婴,抗洪水,驱瘴疠,兴教育。哪怕自己居无屋、食无肉,也初心不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苏轼,偏偏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文人气质,注定了他要直抒胸臆,直陈时弊,口无遮拦。也因此,他得罪了一大批的当政者。
在王安石,司马光为相时,这些正人君子,只是不欣赏他,让他靠边站而已。而当政权落入小人之手中时,这些人难免嫉恨,非得拔去这根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他的光芒会令人不安。于是,便有了乌台诗案,有了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的经历。
但无论生活给予的是什么,苏轼都坦然面对,淡然一笑。
在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涯后,他最大的愿望,或许就是归隐山林,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吧。
可惜,这样的愿望,最终也未能实现。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如果,你也是苏轼的粉丝,一定要读一读李一冰先生所著的这本《苏东坡新传》,强烈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