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台湾称作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秦朝称“瀛州”; 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与唐朝时称“流求”;宋朝时称“流求”或“琉求”;元朝时名“琉求”或“瑠求”;明朝洪迅察败武年间称“小琉球”。
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山”(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而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神宗实录》中称台湾为“东番”。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
扩展资料
琉球乡原名为沙马基,依据史籍记载,元朝时代台湾与琉球列岛合称琉球或嵧球。到了明朝改称琉球列岛为大琉球,台湾为小琉球。到了明朝初为台员、大员。到了明朝万历末年,荷兰据台后设市,制若崇台,海滨沙环水曲曰湾,又泊舟处概谓湾,于是称为台湾。而人们就将原来的小琉球名称转到台湾南部的沙马基。
“台湾”(汉语拼音:Táiwān)一名源于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台窝湾”社的社名,意为滨海之地,开发台湾的福建省移民依闽南语将此名译写为“大员”“台员”等,后定名为“台湾”。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启用“台湾”一词,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没谨方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亩颤府”,在光绪年代之前是台湾唯一的“府”,1885年设台湾省。台湾省的简称取省份名首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