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很多人觉得学好数学很难,其实如果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学好数学。如果你能真正做到以下三点,学好数学不是梦。
首先,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
盲目地练习,用题海术来学习数学,是学不好数学的,即使短期你的数学成绩提升了,但从长期来看,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仅仅是记住了部分的答题技巧和做题方法。
每个人的资质是不同的,学习相同的知识就会有快慢之分。那怎么办呢?
除了练习还是练习,中庸中写道:“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它的大意是:别人一遍能做好的,我做一百遍也一定能做好;别人十遍能做好的,我做一千遍也一定能做好。“
不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决心去学习数学,没有学不好的。
我曾带过一位学生,她在做“520/5=104”这类题时,总是做错成“14”,中间的零总是会漏掉。我当时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连续练习了七天,每天都错,但是到第八天,她全对了,以后再也没错。当时我突然悟到了《中庸》中提到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后来,我又遇到了一位学生,三升四的孩子,做2+2=4这类的题也能出错,我不知道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学好数学。
她本是思维非常活跃的孩子,学习新知识很快,也能做到举一反三,但她的数学成绩总是不太理想。我和她一起分析过很多次她的问题,她也都知道,但每次依然会出错,在我们看来的“粗心”其实是致命的。
我无奈地什么也没有说,只能每次给她指出错误,不停地重复练习她犯错的同类型的题,奇迹还是出现了,两周后,她克服了这毛病,每次能全做对。
为人师者,其实挺不容易的,需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才能等来开花和结果。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够坚持的你。
接着,一定要学会思考。
《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大意是: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详尽细密地探究事物的原理,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要谨慎思考,辨清是非,当获得了真知后,就要坚决地去实践它。
古人早已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学好数学和其它知识的学习方法。不是我们学不好,而是我们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要想学好数学,不能只学习表面粗浅的知识,只满足于会写作业上的题,而要深入地去探究。
不明白的地方要追问到底,多问几个为什么,深挖原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知道它是这样的,而且要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只学到表面的内容。
思考的过程很烧脑,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放弃。一面想学好,一面又不想动脑筋,数学脑又怎么能开启呢?
学好数学,我们更多地需要思考:这道是否有多种解题方法?最佳解题方法是什么?我们是否知道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它的逆运用.?....简而言之,就是能否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最后,一定善于总结,及时复习。
我反复强调,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一定要善于去做总结,将好的解题思路写下来;分析错题原因写在错题本上;将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公式,定理等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做好笔记整理。
再好用的大脑,也记不住所学的全部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渐渐忘记越来越多的知识,所以经常翻翻笔记,每天做3-5道练习题,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巩固。
《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己。”
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知识和感悟,我们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了。
学好数学,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练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我们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在结束前,我要送给想学好数学的同学们一句话:“你都没坚持,还谈什么未来!”
对于新学的知识,要做大量的基础题来巩固;这里的大量,我认为应因人而异,如果本人确实感觉已经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了,那么“大量”就已经达到了。
对于自己有漏洞的知识点,要像学新知识一样对待,甚至不惜将自己的脑子“格式化”,切不可认为自己好歹学过就掉以轻心。
综合卷不是万能卷。有些同学喜欢做综合卷,认为综合卷全部都顾及到了,不会使知识留下漏洞。其实不然,知识多而杂同样是综合卷的弱点。因为要包含太多内容,所以每块内容只是蜻蜓点水般涉及一点,想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是很困难的。综合卷只适合考前找感觉用,如果作为复习手段,强度不够。最好还是要分块复习巩固。
做完题后最重要的是及时总结,看哪些题考到了相同的知识点,用到了相同的方法,然后自己想想这些知识点还有哪些考法,这些方法还能解决哪一类的题目。这样,一类题可以扩展到更多类的题,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方法的运用。毫无疑问,这也就提高了自己解题的能力。
不要忘了老师。很多人不愿问老师,但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在所难免。对于自己确实无能为力的题目耗太多时间不值得。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问老师。老师毕竟有丰富的经验,他在帮你解答时,也许你能发现自己哪方面知识还不够牢固,需要弥补和帮助。这不是比独自埋头苦干要好得多吗?
发言人:王 聪(四川成都石室中学 数学单科成绩:149分 录取院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我在数学上面确实下的功夫很多。我不喜欢看课外的书,却喜欢看教材,把教材吃得很透,但我会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总结方法。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借鉴——
一、学习数学千万不要害怕。很多人因为数学不好,起先失掉兴趣,然后失掉信心,最后便讨厌数学了,结果导致数学更差了。其实这些环节是相关的,只要改好了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也就跟着好起来。当然,学数学需要一定的天分,这是肯定的,但在高考中数学得个110分左右可以说与天分无关,只需努力,各位同学只要端正心态去努力,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二、要有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不然很难对数字敏感。数学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如果平时没怎么动手练习,即使明白思路也不一定能正确计算,所以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提高做题的熟练度、速度和正确率。另外,做一定量的题,会使你更熟悉考点,明白出题者想考你什么,便于你更快地解题。比如说,你每种题型只做过一次,那么每道题你都会花很多时间且不一定做得对。但假如每种题型你做了3~5道,那么再遇到这类题时,你就会知道方向,该采用哪种方法。
三、学到每章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章节的典型习题。因为那样一是易考,二是能让你熟悉本章考点及“陷阱”,比如集合这章,如果考大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考空集的这种特殊情况,我就会特别小心它。
四、学会整理易错的题。我这段话的对象不包括数学天才。我们不是天才,不可能对做错的题过目不忘,不再犯错。因而,你需要一个笔记本将做错的题定期整理,定期复习,特别是高三的学生,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学了又忘,反反复复犯错。所以,一本错题笔记是必需品。
数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基础,应该以审慎、科学的态度来面对。数学的特点就是极度抽象化,概念化,对理性逻辑思维要求极高。于是,我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概念,某一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都研究得很细。可是,毕竟要进行考试,就必须对考题有简单且行之有效的解法,我就只好牺牲大量的时间去做,搞题海战术。但不敢取舍地陷在题海中就会把人累得狼狈不堪,必须能进得去,出得来,拿得起,放得下。因此,我做题的原则就是:做一道题,要会十道题或几十道题。因为每一道数学题(母题)都会涵盖几方面的数学问题(子题)。做出母题,由它繁衍出来的每一道子题也就会了,那么,凡是属于母题这一类型的题就不必一一去做而浪费有限的宝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