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就要开学了,孩子入园后,父母该关注些什么?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 社会 对教育事业逐渐重视起来,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教育风气却变得越来越不堪。不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疯狂地为他们报各种补习班,就连幼儿园的孩子也是如此。可是幼儿园孩子真的只注重学习就能赢在起跑线吗?
邻居小雅有一个三岁的男孩子,已经到了入园的年龄,但是每天都会吵着让妈妈抱。小雅说:“你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总不能还这样吧,要学会自己独立了。”看到这里,我们随便聊了几句,她说孩子到九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虽然自己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了,但是新的烦恼却来了。她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适应,毕竟是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自己也害怕不能很快接受这个改变。
随着8月马上结束,我想与这位妈妈心情一样的家长是很多的。我们期待着他们上学,但同时又有许多担忧,担心他们在学校会吃不好、睡不好,会不会与其他小朋友闹矛盾,会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
当孩子快要入园时,家长都会对他们做一系列生活准备和心理建设。尽管如此,当孩子踏入校园后依然会有诸多担心。这时候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安慰自己孩子大了,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在学校会出现各种状况和问题。
有些孩子适应能力比较慢,每次上学前又哭又闹,父母心里虽然心疼,但没办法,孩子必须要适应这一关,这样才能学会独立。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说:
于是不少家长就会狠下心,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将他们强行送入园内。
此时的家长会格外重视孩子们的生活,一点都不会在乎孩子是否学到了很多知识,只要他们在学校内不受欺负,与同学、老师可以和谐相处就行。
因为升学的压力,不少家长当孩子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后,便将关注点由孩子的生活逐渐转移到了学习上,希望他们可以在这里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其实这就是人类的正常情绪转变,当我们在现实的焦虑和压力面前,思想上不得不做出改变。从现实角度出发,孩子是否能够学到知识好像成为幼儿园存在的最大意义。
因为在很多家长心里,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为了能够上一所好的小学。但幼儿园的存在确实是在为小学做准备吗,等大家了解了它的初衷就知道了。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在1837年成立的,当时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登堡大胆招收了第一批儿童。他的教育方式很特别,既不是操练,也不是体罚,而是将孩子都带到大自然中,与他们一起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的动手和集体活动能力。经过多年的实验,该学园被命名为了“幼儿园”,然后就传遍了世界各地。
最初创办幼儿园的时候,其初衷并非是希望孩子们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以及三观。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幼儿园三年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三年。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等孩子满三岁以后,就要学会去独立,而这种独立就是试着走出家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与老师同学进行相处。我们都知道很多孩子在家里都被当成了宝贝,因此他们会感觉自己是一个中心角色。但是来到幼儿园就不一样了,他们要适应自己成为若干孩子中的一员,既能保持自我,还要懂得与小伙伴们和谐相处,发展出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同时还要学会与不同的老师相处。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大的,他们最初的心理冲突是很强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会逐渐发展到青春期的成熟度。
同时对世界还保持着主观性的认知。如当面临一些突发情况时,又回到了幼儿时期,此时的依赖性会很强。因此这个时期他们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有时候会显得很成熟,但有时候又如婴儿般。
也许我们会感觉孩子上幼儿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点都不轻松的。幼儿园失去了原有的本质,成为了小学“向下”的延伸。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及时改变这种想法,时刻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如通过一些 游戏 、语言等各种鲜活的体验,让孩子在宽容而又而稳固的环境中成长。此时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建立人际关系,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心发育。
特别是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要认真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孩子才会从内部慢慢整合,逐渐将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类孩子不管是在身心发育上,还是人格塑造方面,都是十分 健康 和完善的,而且抗压能力也会很强。
但若是我们对孩子一直没有耐心的话,只会用机械化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孩子就会表现的很叛逆,而且还无法与其他人乃至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由此可见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如果幼儿园老师显得很热情,那孩子将会十分信任你。这样你才会很快发现孩子的需求,分辨他们的快乐与悲伤。当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我们要有一定的包容心,帮助他们渡过这个时期。
如今生压力逐渐变大,大多数家长都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于是不少幼儿园都设有预科班,不断为孩子灌输一些所谓的知识,一点都不注重孩子的人格教育和心理 健康 。
其实,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所谓有用的知识只是智商中很小的一部分,虽然在短时间会与其他孩子有很大差距,但是长时间下去,这种差距是会越来越小的。我遇到过许多孩子,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十分好,但是慢慢长大后,成绩却一塌糊涂。
曾经有心理专家做过对比实验,证明大脑发育比较晚的孩子反而以后会特别聪明,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笨鸟先飞吧。
其实智商方面的差异只是一时的,真正拉开孩子间差距的是人格和见识,这才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 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
当孩子在幼儿园时期,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人格的培养和三观塑造,这样才能与同龄人拉开差距。家长们要试着改变自己的思想,将 幼儿园当做是一个多元化的大家庭,比孩子原来的家庭更复杂、更丰富、也更有趣,让孩子在这个大家庭中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生命, 试着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